•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民政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民政局> 规划计划>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426F/202105-00028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宣州区民政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名称: 宣州区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安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5-06 发布日期: 2021-05-06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426F/202105-00028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宣州区民政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名称: 宣州区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安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5-06
发布日期: 2021-05-06
宣州区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1-05-06 15:00 来源:宣州区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现将“十三五”时期我区民政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十四五”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成效、举措及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成效、举措

1、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一是逐年提高低保保障标准。全区城市低保标准由十二五”末的450元/人•月提高到2020年的640/人•月,农村低保标准由“十二五”末的210元/人•月提高到2020年的640/人•月,全面实现城乡低保统筹。二是科学确定特困供养标准。2020年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基本生活标准由2018年的不低于550元/月•人提高到850/月•人。三是提高临时救助水平。2019年在全省率先完成政务网上适时办理临时救助业务,同年将小额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

2、完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实施高龄津贴、低收入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十三五”期间全区共有23749人享受每月30元的高龄津贴补助,5119人享受低收入居家养老服务每月120元补贴。截至2020年底,全区己建成民办养老机构达10家,每年支付民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约300多万元。城乡养老三级服务中心建设覆盖率达100%。全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内设医务室比例100%,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比例达到30%,医养结合发展。2020年底全区农村特困失能半失能人员集中供养率为52%。

3、完善基层社区治理体系。我区2018年8月底完成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登记选民69万,参加选举约64万人,参选率92.7%。截至2020年,全区城乡社区219个,其中村186个城市社区33个。33个城市社区实现标准化社区全覆盖其中达到精品社区标准17个,示范社区标准7个。全区登记社会工作师(助理)120人。注册社会志愿者总人数119390人。

4、完善社会事务管理体系。“十三五”期间,登记结婚34224对(含补领补发登记14996对)、登记离婚13704对登记合格率为100%。2019年多部门联合设立“婚姻调解室”。“十三五”期间,市区两级财政共发放惠民殡葬补贴资金1662余万元,惠及2.3万余名群众。

5、完善社会组织服务体系。“十三五”以来,全区新增登记各类社会组织共45个,我区社会组织登记数量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截至2020年底,市区民政机关登记已达到585家(区级登记275家,市级登记310家)。每万人拥有的社会组织数量为6.80%。

6、扛起民政兜底脱贫责任。2016年至2017年12月,区民政局扶贫办肩负全区脱贫攻坚指导和协调等重要任务。2018年1月至今,区民政局承担区委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一批的”重要职责。同时区民政局50名干部职工参与扶贫包保工作,帮扶220户贫困家庭。帮扶贫困村为溪口镇东溪村,该村已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目标。县域结对帮扶舒城县民政局,帮扶任务和项目已落地见效。

7、“十三五”时期取得的国家级、省级荣誉。2019年3月区民政局被表彰为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20197月宣州区被表彰为大力培育发展养老、健康产业,产业特色优秀明显、产业基础雄厚的市、县(区);2020年6月区民政局荣获第十二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2020年12月区民政局荣获第四批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

 (二)存在的问题:1、老城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比较弱;2、我区社会工作者人数较多、质量不高,如持证社会工作者人数较少,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作用发挥还不够。

二、“十四五”时期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1、不断完善兜底型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加大各级政府对民生保障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统筹标准和临时救助力度,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持续改善我区困难群众的生活。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低保等社会救助审核审批程序,探索申请审核审批层级下移,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效率。发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和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作用。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地区、多层次、信息共享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度。强化救助队伍稳定性、专业性建设,提高基层服务人员经办服务能力。科学整合管理机构及人力资源,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充实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力量。

2、健全养老服务和儿童关爱体系。“十四五”期间,不断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医养结合、康养结合项目谋划和编制,助推我区养老产业向着提供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养生理疗等高端服务迈进。做好承接长三角养老客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加强开放宣州区的优质养老资源,促进长三角区域产业资本和品牌机构进入宣州养老市场,共同优化宣州区养老产业发展环境,发展特色生态有温度的养老产业。拓展养老服务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应用,加快建设全区智慧养老产业,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智慧化水平。会同有关单位,探索建立完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教育培训制度,不断增强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吸引力和社会认同度。加强多部门联合参与和协调,加强对孤儿、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关爱与保护工作。

3、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体系。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考评与激励机制。大力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平台支撑,加快数字赋能社会治理体系,推进以智慧社区等为手段的社区服务创新。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程序和机制,积极探索中等城市社工组织在城乡服务体系建设的作用,不断推进“三社联动”发展,用社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满足社会需求。

4、增强社会组织综合服务能力。加大对社会组织执法力度,建立与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相适应的综合监管制度。加强社会组织等级评估,落实评估经费,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继续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社会组织诚信体系建设。做好社会组织培育工作,积极推进社区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脱贫攻坚等核心工作的作用以及解决群众民生、健康、养老等焦点问题的重要力量。

5、提升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升级提升婚姻登记信息系统,不断加强婚姻登记领域行风建设。进一步推进惠民殡葬改革,实施节地生态殡葬,加强基本殡葬服务供给,强化公益性质。持续加大乡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乡村公益性公墓布点规划,建立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维护“以奖代补”长效管理机制。

 

 

 宣城市宣州区民政局

                                                                                                                                          2021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