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科技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科技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23M/202101-00008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州区科技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区科技局(科协)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安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1-04 发布日期: 2021-01-04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23M/202101-00008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州区科技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区科技局(科协)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安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1-04
发布日期: 2021-01-04
区科技局(科协)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1-01-04 17:04 来源:宣州区科技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2020年度工作总结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24.8%;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3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4家;认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23家,有效期高新技术培育企业36家;企业技术合同交易额达9.9亿元,登记科技成果245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9家;2019年度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1.7%。

(二)工作举措

1、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壮大创新主体。一是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按照“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的工作机制,指导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全年认定23家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完成“十三五”科技创新目标,占全市14%。二是做好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申报工作,23家企业认定为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占全市20%。三是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工作,全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家59,占全市入库总数22%。

2、持续开展“四送一服”活动,服务经济实体。一是召开政策宣讲会。深入宣州园区举办了政策宣讲会,为企业送新发展理念、送创新政策。今年共43家企业申领科技创新券,申领额度达166万元。科技创新券支持24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金额60万元。二是开展常态化“四送一服”活动。截至目前,共走访企业150余家,引导企业用好政策。三是加强宣传,营造“四送一服”浓厚氛围。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报纸等多种媒体形式,加强对“四送一服”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提高了“四送一服”活动的知晓率。

3、持续开展科技项目申报,争取资金支持。围绕我区产业发展解决的关键技术,组织企业申报科技项目。一是做好省重点研发项目的申报工作。2020年我区3个项目获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项目,占全市立项数的三分之一。二是做好省重大科技专项申报和验收工作。组织推荐立讯精密工业公司申报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精方药业公司、博瑞特热能设备公司承担的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通过验收。三是组织企业申报省支持科技创新有关政策项目。1家企业获批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励;1家企业省申报科技保险补助。四是组织申报宣城市科技计划项目。组织亚邦化工等7家企业获批2020年度宣城市科技计划项目。

4、持续精准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突出合作实效。根据我区产业发展情况,针对性组织开展产学研专项对接活动。组织7家碳酸钙企业参加合肥工业大学专项产学研合作对接会,着力解决碳酸钙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提升碳酸钙产业层次。组织安徽工程大学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产学研对接会,引导农业园区及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和农业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5、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制定了《宣州区结对服务贫困村科技特派员考核办法》,全区13个贫困村结对服务科技特派员,围绕产业和就业开展科技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服务,促进科技扶贫与贫困村贫困群众有效对接,不断提高“造血”功能,助推贫困村及贫困户依靠科技脱贫致富。二是积极发挥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作用。皖南食用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推广种植食用菌新品种两个,建立示范基地面积30亩;南湖虾业青虾良种选育及健康养殖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了太湖2号青虾新品种引进与保种,开展了南漪湖青虾良种选育。宣州中药材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皖东南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及产化应用》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是提升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宣晟众创孵化能力逐步增强,新增入驻企业5家,创业团队8个,举办宣城市第二届农村创业创新大赛,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级农村创业孵化基地。园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入,与上海海洋大学共建科研基地投入使用、与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共建的科研基地合作事项已基本达成协议、与安徽工程大学产学研合作方案正在洽谈。

6、持续开展科学普及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一是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区科协立即行动,深入街道社区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发放中国科协所编的《科学防“疫”,战“疫”必胜》宣传册,并在公交车多媒体开展宣传。二是组织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科普活动。三是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参加安徽省2020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区22名选手13个作品分别获奖。成功举办第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来自全区131名选手参加。四是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科普惠民乡村行活动,组织相关部门赴五星乡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后在10个乡镇、办事处开展蔬菜、水果、中药材以及特种水产技术培训和服务。五是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纪念活动。召开2020年宣州区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代表座谈会,表彰了宋宣等10名科技工作者。

7、持续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提升震害防范能力。一是完善监测预报体系。进一步加强对观测网点的日常监管,及时上报观测信息。二是加强震害防御工作。开展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核定工作,今年以来已经核定建设工程项目29项。三是创新宣传方式,不断扩大防震减灾宣传覆盖面。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 “10.13国际减灾日”、“全国科普日”等重大节点开展线下 “七进”科普宣传活动。

(三)存在的问题

今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速预计低于全年目标水平;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队伍力量不足;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较低。

二、2021年工作思路、预期目标、重点任务及推进措施

(一)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实施园区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加快宣城高新区“以升促建”步伐;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深入融入G60科创走廊;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补短板、强弱项工作,为建设现代化强区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目标

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5%以上、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

(三)推进措施

1、突出“一个重点”,提升创新能力。大力实施宣城高新区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宣城高新区“以升促建”工作,将宣城高新区打造成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力争获批国家级高新区。

2狠抓“两大关键”,强化重点引导。一是狠抓研发经费投入攻坚行动。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补助、科技创新券等政策实施,发挥税收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二是强化科技合作提质增效。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围绕我区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鼓励企业与省内外优势科技资源合作,重点引导企业与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

3、实施“三大行动”,聚焦创新引领。一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壮大行动。全面开展企业调查摸底,从研发机构、专利培育、研发成果等必备条件入手,“点对点”辅导,争取更多的企业达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条件。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4家以上。二是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增效行动。积极做好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技术中心、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我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做实做优高层次研发机构。三是实施科技服务提质行动。做优科技服务职能,为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项目申报等提供优质服务。

4、推进“四项工作”,持续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一是完善科技创新政策,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发挥更有效的激励作用。二是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三是全力争取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政策资金支持,助推我区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四是持续开展“四送一服”活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