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城市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城管局> 政策解读> 部门解读
索引号: 11341703050165997X/202012-00029 组配分类: 部门解读
发布机构: 宣州区城管执法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部门解读】宣州区城管局开展“强转树”专项活动实施方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20-12-10 发布日期: 2020-12-10
索引号: 11341703050165997X/202012-00029
组配分类: 部门解读
发布机构: 宣州区城管执法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部门解读】宣州区城管局开展“强转树”专项活动实施方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20-12-10
发布日期: 2020-12-10
【部门解读】宣州区城管局开展“强转树”专项活动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0-12-10 14:54 来源:宣州区城管执法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姚卫华对“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的实施方案的解读:

一、决策背景及总体考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2018年至2020年,结合年度行动主题,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执法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依法履职、人民满意的新时代城市管理执法队伍。
规范执法行为年(2018年):严肃执法纪律,强化队伍管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制度化法治化建设年(2019年):推动开展城市管理地方立法工作。推进执法工作流程及规范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城管执法人员常态化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政治素质、法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执法服务水平提升年(2020年):畅通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渠道,汇聚民意、集中诉求;从面到点,逐项推进,力争依法妥善化解突出矛盾,在全社会树立文明规范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形象。


二、工作内容及主要目标
(一)加强队伍管理,提升执法形象
  1.加强执法队伍管理。按照《安徽省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和《安徽省城市建设监察条例》的规定,严格执行城市管理执法人员(以下简称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依据机构编制部门的实名制系统数据库或者机构编制部门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审核确认全区申请城管执法证件人员在编情况,组织在编在岗执法人员参加执法资格认证培训,并进行通用法律知识考试和专门法律知识考试。
  2.规范执法人员行为。制定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在执法过程中做到着装、用语、行为、程序规范,依法规范行使行政检查权和行政强制权。
    3.严守执法工作纪律。执法人员要严守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严禁滥用职权、超越职权执法,严禁不履行、拖延履行行政执法职责。
 (二)加强制度化法治化建设
  1.加强制度机制建设。认真做好《宣城市城市管理条例》等的贯彻实施。
  2.完善工作标准流程。完善执法工作规程、现场办案流程、案卷评查标准等流程标准建设,组织对城管职能、执法程序、文书制作、案卷管理、审批程序等进行详细阐述,并收录常用的、主要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为执法人员办理行政执法案件提供具体操作准则,进一步增加行政执法环节的透明度。
  3.加强业务教育培训。加大一线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拓展培训渠道和培训科目,依托教育机构探索体验式、实操式培训模式,逐步构建我区城市管理执法培训体系。
  4.维护执法人员合法权益。要从工作上、生活上、心理上关心爱护一线执法人员,及时化解执法人员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执法队员维权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有条件的,要为执法人员建立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5.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制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与安监、公安等有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妥善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做到事前有预防、事中有制止、事后有惩处。建立健全执法舆情监测、研判和应对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增强新形势下的媒体应对能力。发生执法冲突事件的,要认真调查核实有关情况,依法依规处理。
 (三)提升执法服务水平
  1.推动服务便民。充分践行“共同缔造”理念,深入辖区开展大调研、大走访等主题活动,建立健全群众意见建议收集、梳理、办理、反馈机制。探索“城管+物管”、“第三方管理”等创新管理模式,引入物业单位或第三方机构,按照市容管理标准和城管部门的要求,开展日常劝导、规范;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前置服务和过程监管,主动引导市民,提升自主规范意识。注重源头管理,规范便民服务摊点和季节性瓜果销售、早点夜市等市场管理,加强科学规范设置和日常监管,不断推进自治管理。开展志愿服务、法律宣传、文明劝导、监督检查活动,拓展群众性城市管理渠道,增强基层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2.强化补齐治理短板。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推行“721”工作法,结合“城市双修”、“两治三改”等专项工作,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着力补齐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治理短板。继续加大违法建设治理力度,加快消除历史存量、实现新增违法建设“零增长”。对矛盾问题集中、社会反响强烈的重点区域、重点问题,有计划地实施集中整治。
3.主动接受公众舆论监督。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群众、新闻媒体的监督和评议。开展行风效能评议,接受群众监督。开展“城管体验日”活动,邀请媒体、公众全程参与观摩现场执法活动,适当开展网络直播,促进队伍规范执法、高效服务。


  三、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8年6月)。各部门根据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及时开展动员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深入宣传发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二)行动实施阶段(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各部门根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年度行动主题,有所侧重地部署安排各项工作。
(三)经验总结阶段(2020年12月)。各部门对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自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方案,持续提升执法队伍素质。

 四、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一)坚持党建引领。各部门要坚持以党建引领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强化基层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党建打造过硬城市管理执法队伍。要找准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自觉把党建工作贯穿于管理服务执法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基层执法队伍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推动党建工作阵地前移。
(二)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考核。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根据“强转树”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统筹安排部署,并纳入绩效考核。要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将三年行动落到实处。每年12月1日前将各部门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及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名单及推荐材料书面上报“强转树”办公室。“强转树”办公室将适时对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察指导,对工作积极、成效突出的予以表扬,对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予以批评。
(三)加大保障力度。各部门将学习培训、装备配备、宣传教育等费用列入预算,保障三年行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要及时研究解决三年行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加强舆论宣传。各部门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用足用好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开展广泛沟通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讲好城管故事、发出城管声音、传播城管文化、打造城管品牌形象。


五、创新举措

坚持以人为本,柔性执法,开展“征求意见”活动,并对征集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梳理,建立台帐,逐一销号,提升城管主动作为能力。以重要节点为契机,向广大商户发放“文明经商公约书”,通过宣传引导加强规范管理,服务手段强化执法理论,创树城管执法队伍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