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教体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教体局> 监督保障> 专项工作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5656/202006-00086 组配分类: 专项工作
发布机构: 宣州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精准控辍保学 播撒助学阳光 文号:
生成日期: 2020-06-15 发布日期: 2020-06-15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5656/202006-00086
组配分类: 专项工作
发布机构: 宣州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精准控辍保学 播撒助学阳光
文号:
生成日期: 2020-06-15
发布日期: 2020-06-15
精准控辍保学 播撒助学阳光
发布时间:2020-06-15 20:42 来源:宣州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职业教育 点亮希望拔除穷根

    与古泉中心小学不同,在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的贫困学生们由于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和生活费用压力相对更大,为了帮助处于职业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顺利毕业就业,各项帮扶政策逐一落地见效,为贫困家庭的学生和家长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我自己是因残致贫的,孩子的母亲在他11岁那年就去世了,为了送儿子上学,以前每到开学的时候就为了学费发愁,到处去找亲戚朋友借钱。”来自郎溪县的贫困户管有启将儿子送到市信息工程学校后,发现上学不再是一件难事,“把儿子送到学校后,不仅免除了我们的学费,每个学期还有国家助学金,刚刚校长还告诉我,儿子成绩不错,还有申请国家奖学金的可能性,家里也不用再为孩子上学的事犯愁了。”

    和管有启家一样,家住城区的市信息工程学校高一学生孙妍也是一名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国家每年资助我们助学金3000元,另外这学期因为疫情原因进行了线上教学,我们学校还额外给我们资助了100元网上教学费用,真的减轻了我家中的负担,让我的学习没有了后顾之忧。”在孙妍看来,教育扶贫的政策真正惠及了她和她的家庭,“我学会了感恩,也会好好学习,毕业之后投身社会、报答祖国。”

    据市信息工程学校副校长裴鹏飞介绍,在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免学费和地方政府资助的基础上,该校也为贫困学生出台了帮扶政策,拿出不低于5%的纯事业收入,用于对困难学生进行助学和奖励。

    “目前我们学校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共有83人,在二年级结束的时候学校会100%安排他们进行顶岗实习,保障他们毕业后顺利就业。”裴鹏飞说道,“我们希望通过最大限度帮助学生就业,从根源上解决他们家庭的经济困难。而除了国家助学金外,对于有突发状况导致家庭困难的,我们也会使用校内资金进行救助,每年至少2000元,全力保障学生不会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辍学,在完成学业后走上社会、自力更生,真正拔除穷根。”


                                         控辍保学 应助尽助不漏一人


    让每个孩子都接受好的教育,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切实保障每一名适龄学生的受教育权利,确保每个孩子有学上、想上学、上好学,近年来,我区聚焦脱贫攻坚目标,扎实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打破贫困代际传递,拔除“穷根”。

                                           微光成炬 真情温暖贫困学子

    6月4日的清晨,古泉中心小学六年级的教室内书声琅琅,六年级2班的学生潘琦正与同学们一起跟着老师大声朗读着课文。
    作为古泉镇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庭学生,潘琦的学习生活并未受到家庭状况的影响。据校长高爱林介绍,除了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外,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会对建档立卡学生精准摸排,根据摸排结果,及时将国家贫困生资助资金通过银行以打卡的形式发放到建档立卡学生的家长手中。
    在古泉中心小学,与潘琦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生共有19人,学校不仅对19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建立台账、定期走访,还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家访、谈心、学习辅导等多种形式为贫困学生送去关爱。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少年宫活动、研学旅行、社团活动等,借此丰富贫困学生的业余生活,帮助他们拓展兴趣爱好,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学习信心。“每逢周末,少年宫都有象棋、羽毛球、足球等活动,还有信息技术和绘画课程可以学习,给我们有些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潘琦道。
    除了学校无微不至的关怀,来自社会的爱也播撒到了校园内。古泉镇商会每年举行的“情暖古泉、爱心奉献”活动已经连续8年对校内贫困生进行资金资助,而每逢“六一”,也总有一件件带着爱意的礼物飞进校园,送到贫困学生们的手中。
    “今年开学时,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每位学生都必须佩戴口罩,为了解决贫困学生购买口罩的难题,安徽一诺针织服饰有限公司和四年级3班的学生家长邵惟豪为我校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捐赠了4000只口罩,解决了今年他们特殊的‘上学难’。”高爱林说,“来自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关爱让孩子们茁壮成长,目前校内的贫困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身体健康,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了信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扶贫”让贫困家庭孩子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是深度扶贫的直接体现。为了使教育扶贫落到实处,区教体局通过落实资助政策、强化“控辍保学”、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不漏一人。

    “疫情期间,我们区教体局通过摸排贫困户家庭孩子线上教学情况,采取送书上门、捐赠电视、帮装网络等多种形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顺利接受线上教学,共计筹措资金11.42万,资助了1644名参加线上教学的贫困学生。在返校复学后,我们也及时组织统计了贫困学生返校情况,确保贫困学生无一人失学、辍学。”区教体局副局长陈玲说道。据她介绍,为帮助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我区还针对无法到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实行送教上门,确保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做到“应读尽读”。

    此外,为进一步扩大学生资助政策知晓率和覆盖率,区教体局还组织各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主题班会和家长会等手段,广泛宣传学前教育资助、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做到学生、家长、社会“三覆盖”,让教育扶贫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教育扶贫政策落地生根。
    据悉,2020年春季学期,我区各学段学校核实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736人,发放扶贫补助费和免学费共计125万余元,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学段全覆盖、对象无遗漏、标准最高档、项目可叠加、结果可查询的目标。
    (根据《今日宣州》2020-06-12 叶婷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