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杨柳镇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杨柳镇人民政府>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索引号: 11341703003250048P/202101-00030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杨柳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公民 / 其他
名称: 2021年杨柳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1-13 发布日期: 2021-01-13
索引号: 11341703003250048P/202101-00030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杨柳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公民 / 其他
名称: 2021年杨柳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1-13
发布日期: 2021-01-13
2021年杨柳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1-01-13 15:03 来源:杨柳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招商引资。

着力推动工业突破。千方百计集聚要素、集成政策、集合服务,举全镇之力建设国家级返乡入乡创业园。挖空心思引进全产业链,采取多种合作方式,积极推动集镇小微企业园建设。推动中科环保项目尽快落地,加快与深圳绿盾集团、杭州乐思达投资项目的洽谈和签约,努力增添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如期完成,做好宣泾高速房屋和土地征迁工作,保障城区活水工程项目施工环境。加强协调力度,争取投入2250万元实施1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投入60万元改建为民服务中心,力争3月底前投入使用。全力保障民间投资项目建设环境,加快推进三九茶机技改、远方农业生物颗粒等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致力强化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大项目信息收集,全力做好项目前期服务,争取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持续配强驻外驻点招商队伍,继续抽调精干力量外出驻点招商,充分发挥已落户企业家项目信息来源广的优势,大力实施以商招商、行业协会招商、延链招商,力争吸引民间投资2.5亿元,确保完成区下达任务。深化与周王茶厂合作开发,借力发展实现共赢。

二、现代农业。

打造绿色农产品种养基地。紧紧围绕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全力支持凯兴食品做大做强,全力扶持木子禽业产业链发展,全力培植华卫集团规范化养殖小区建设。坚持走规模化、品牌化道路,有效整合绿茶加工资源,引导组建皖南茶叶发展有限公司,注册统一商标,支持盛茗茶业等提档升级。加强绿色优势农产品监管,不断壮大优质粮油、特色蔬果、健康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

建设绿色农产品加工聚集区。“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有效落实科创园体制改革,加快推动产镇融合发展步伐,深度对接沪苏浙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推动农产品带标带码入市。

加快物流供应平台建设。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围绕水果、蔬菜、水产等鲜活农产品开展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加强与沪苏浙电商企业、连锁超市等合作,开展直销连锁配送。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主动与寻梦网络科技公司对接,推广“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培育本土电商,做强江南禾苗家等电商企业。

三、乡村振兴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分层分类做好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的动态监测,对因病因灾因意外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而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等低收入人群的救助帮扶,及时将困难对象纳入帮扶政策范围。

切实加强规划引领。有效落实“多规合一”,规范用地现状、规划差异处理,不断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结合实施新增耕地、土地增减挂项目,科学编制能用、管用、好用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围绕《杨柳镇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推介好天龙湖国际旅游度假中心、杨柳飞机场康养、杨柳滨河生态公园、柿木古铺天然温泉、杨柳文化礼堂等项目。利用好毗邻上海军天湖农场的地缘优势,编制“借船出海”发展规划,积极融入“一地六县”合作区发展。

开展强村富民行动。不断巩固和扩大农村“三变”改革成果,强化“三资”管理的同时稳步释放“三资”红利。开展集体资产、闲置农房和存量建设用地摸底,通过共建、合营、入股等方式做好盘活文章。出台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奖扶办法,充分调动村干部积极性,积极争取省农担项目,支持通过抱团发展的方式引导鼓励村(社区)开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倡村集体经济收益部分让村民共享,努力增加群众的获得感。

四、生态环保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政治担当,把扬子鳄保护区监管摆上特殊位置,落实常态化工作机制。狠抓环境保护源头预防,落实生态环保网格化包保责任,驰而不息狠抓秸秆禁烧,加大黑臭水体、散乱污等易发领域的巡查力度,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发挥季度考评指挥棒作用,有效开展清洁村庄创建。积极申报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确保兴洋行政村汪村中心村高水平通过验收。

不断完善集镇功能。完成污水处理厂入户配套支管建设,确保6月底前投入运营。加快推进大兴路商品房和安置小区建设,进一步盘活春归路沿线存量商业用地,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通过农村土地增减挂等项目,盘活闲置存量土地,解决集镇建设用地指标。积极争取项目投入,激活周寒河镇区段沿河旅游资源,建设法治文化广场。加强常态管护,提升集镇绿化、亮化、美化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