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0032492668/202012-00019 | 组配分类: | 制度安排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水利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其他 / 其他 |
名称: | 宣城广播电台“百姓热线”节目工作预案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0-12-24 | 发布日期: | 2020-12-24 |
索引号: | 113417030032492668/202012-00019 |
组配分类: | 制度安排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水利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其他 / 其他 |
名称: | 宣城广播电台“百姓热线”节目工作预案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0-12-24 |
发布日期: | 2020-12-24 |
宣城广播电台“百姓热线”节目工作预案
上线单位:宣城市宣州区水利局
上线嘉宾:宣州区水利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治平
(2020年9月30日)
【主持人】 关注市民生活,倾听百姓呼声
这里是宣城广播电台百姓热线,直播时间FM100.6综合频率7:20,重播时间:FM106.1交通文艺频率上午9:30分,FM100.6综合频率晚上17:30分。
今天是9月30日星期三,首先为大家介绍今天的天气情况,
(天气预报)
为大家安排的是职能部门上线时间,今天的上线单位是:宣城市宣州区水利局,热线电话3020650、3020660,欢迎大家进行参与。
(片花)
【主持人】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的上线嘉宾:
宣州区水利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治平
【陈局长】: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们好!今天是9月30日,中秋、国庆“双节”即将来临。在此,我代表宣州区水利局向各位听众朋友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宣州水利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听众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今天,应邀参加宣城广播电台百姓热线栏目的有区防办(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区水利工程建设所、区水政执法大队、区农饮办、区河长办等相关科室负责同志,我们将根据听众朋友们的热心来电,安排相关科室负责同志逐一进行解答;同时,欢迎广大听众朋友对宣州的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提出积极建议。
区防办(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副主任) 付丽红
区水利工程建设所副所长 王琴
区水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 颜平均
区水利局工管所副所长、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管处主任 姚捷
区水利局河长办副主任 孙伟
【主持人】 今天的上线内容:就今年的防汛抢险、灾后恢复重建以及项目谋划、河道砂石资源管理、贫困群众饮水安全、河湖长制等方面工作与广大听众朋友们进行互动交流。热线电话3020650、3020660,欢迎大家就自己身边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咨询。
【主持人】 今年汛期,全国多个省份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我市也先后遭遇10轮次强降雨。请问,宣州区今年的汛情有哪些明显特点,灾后恢复重建情况如何?
付丽红,区防办(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副主任):今年宣州区的汛情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入梅时间早,出梅晚。今年6月10日入梅,比历史平均值(6月16日)早6天;7月31日出梅,比历史平均值(7月11日)晚20天,梅雨期长达51天,是历史平均值(25天)的2倍,超过历史极值(1996年50天)。二是降雨量明显偏多。6月9日20时至7月31日8时,全区平均降雨量为866毫米,是历史平均值(325毫米)的2.9倍, 为我区有完整气象记录(1961年)以来第2多(1999年944毫米、1996年778毫米)。宣城站最高水位18.16米(有观测记录以来第4位),新河庄水文站最高水位13.70米(有观测记录以来第3位),南漪湖最高水位14.10米(有观测记录以来第3位)。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宣州区防指于7月3日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7月5日,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提升到Ⅲ级;7月6日,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7月7日,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到I级。本次洪涝灾害共造成长兴圩、景塘圩、周村圩、四合圩、宝圩、金山圩6个千亩圩口漫溢,受淹耕地面积3.32万亩;受灾人口11.61万人,转移安置群众1.37万人,全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6.96亿元,其中农业损失4.16亿元,水利设施损失1.34亿元。汛后,区水利局在前期广泛调研基础上,印发了《全区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实施意见》,区财政安排了5600万元专项资金,全力支持各地抓好灾后水毁修复工作。截至目前,已修复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3处,受水毁影响的10.31万人已全部恢复正常供水;完成重要河道护岸河堤应急修复5.19公里;周村圩、金山圩等圩口已完成应急堵口复堤和抢排涝水工作。
【主持人】 2020年洪涝灾害之后,根据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四启动一建设”工作部署,区水利局作为区政府组成部门,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王琴(区水利工程建设所副所长):按照省、市、区“四启动一建设”工作部署,区水利局在加快重点项目推进同时,目前谋划了两大类水利建设项目。一是灾后应急水毁修复项目。包含在册千亩圩口堵口复堤、农村饮水设施、小水库、排涝泵站、山丘区河堤(护岸、拦河坝)、万亩圩口堤防、城市防洪、重点灌区等9类53批次项目,总投资约1.19亿元。二是灾后薄弱环节治理项目。结合“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我区精心编制堤防除险加固、新建排涝泵站、移民安置(平垸行洪)、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智慧水利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正在谋划落实灾后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有关具体项目的前期工作。
【主持人】 目前,宣州区有哪些在建重点水利项目,进展情况如何?
王琴(区水利工程建设所副所长):我区目前在建的重点水利项目分两个方面:一是续建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国家172项重点工程之一--安徽省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以及金宝圩凤联排涝站、仙人桥排涝站、仁义排涝站、隆兴排涝站、杨滩排涝站、双桥河五星庆丰段防洪治理工程等6个灾后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项目正在全力加快推进之中,年底前确保按期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建设任务,确保明年汛期发挥效益。另一方面,抓好下半年新开工建设项目的推进工作。谢村排涝站、双桥河朱桥段防洪治理工程、新郎川河北山河浑水河治理工程等6个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正在陆续挂网招标,即将全面开工建设,批复投资21815万元。通过抓好安徽省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等13个重点水利项目建设,结合全区面上灾后恢复重建,重点水利建设对于促进全区“六稳”、“六保”工作将起着关键性的杠杆作用。
【主持人】 近年来,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备受社会关注,请问,宣州区是如何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抓好河道砂石资源管理工作的?
颜平均(区水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们好!2018年以来,我区按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部署,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抓好非法采砂打击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一是坚持属地管理和依法打击相结合。2018年以来,由区政府牵头,区水利局联合有关乡镇街道办加大节假日、双休日期间夜间执法巡查力度,对易发、频发区域采取设卡、安装监控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非法偷采、盗采现象发生。期间,累计开展日常(夜间)巡查516次,行政处罚88人,行政处罚149万元;开展专项联合执法行动74次,依法代履行挖掘机26台、装载机3台、运输车辆73辆;拆卸、割沉和捣毁各类非法采砂机具106台(套)。二是坚持专项整治和清零行动相结合。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部署,依法拆除水阳江河道内非法石粉筛洗场7处、非法砂石加工点2处、非法砂石购销点7处。依法拆除水阳江河道管理范围内13家到期砂场的生产和管理设施;撤离和拆除扒砂船只37艘、运砂船70艘。拆除青弋江非法扒砂船只16艘、吸砂船3艘、运砂船23艘。对南漪湖宣州区区域非法采砂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拆卸捣毁采砂船28艘次、吊杆机1座、非法码头6处,代履行砂石运输车5辆;拆除采砂船只2艘;完成南漪湖宣州区水域9艘无主采砂船只的代履行工作,正在实施集中拍卖处置工作。三是坚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2018年2月,我局向区公安机关移交了水阳江黄渡乡安莲村前山组段非法采砂案件,公安机关及时侦办查结,余某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至四年不等。会同公安机关侦办了青弋江李某某等10人非法开采和收购砂石案件,10名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至三年六个月不等;会同公安机关全力侦办南漪湖非法采砂案件,38名涉案人员先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分批审判之中。四是坚持规范管理河道砂石资源。今年3月26日,区国资集团完成水阳江干流宣州区高梅采区开采权公开转让工作,竞得人正在按照要求编制办理开采方案、生态环境保护评价、采砂许可证等相关前期准备工作,即将进行规范开采。同时,将沙河宣州区洪林镇上游段、石家河黄渡乡段通过EPC模式进行清淤疏浚整治,对疏浚整治产生的砂石予以公开拍卖,缓解市场砂石需求。会同溪口镇、新田镇编制了宣州区东溪河清淤疏浚整治工程项目,现已完成工程项目建议书、勘探测量、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及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土保持方案工作,初步设计正在修改待批;正在编制朝阳河、华阳河上半段、周寒河、高扎河、柿木河等5条河流疏浚整治规划。通过一系列强有力举措,宣州区砂石资源管理工作正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轨道迈进。
【主持人】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中央、省、市、区对此高度重视,请问宣州区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确保贫困户的饮水安全?
姚捷(区水利局工管所副所长、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管处主任):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们好!非常感谢大家对宣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关心和支持。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有关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抓好各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全区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饮水安全,今年我局着重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逐户摸排核实。联合扶贫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区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再排查和动态清零的通知》,督促指导26个乡镇办事处围绕饮用水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4项指标是否达标开展专项排查,全面掌握贫困户供水方式(已通自来水或自备井水、引泉水)以及饮水是否安全等。经全面摸排,全区已通自来水贫困户12940户,使用自备井或饮用山泉水等分散式供水贫困户833户。二是全力整改推进。按照“应装尽装、应通尽通”的整改工作目标,我区对符合安装自来水条件的贫困户逐户上门安装自来水,确保贫困群众饮水安全。区水利局同时成立了5个复核工作组和9个指导组,对未通自来水的贫困户逐一上门调查核实,并拟定“一户一方案”,全力加大问题整改推进力度。截至目前,全区共有533户贫困户告别了自备井(或山泉水),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2020年开工建设的22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已于5月底全面完工,进一步改善了约2万农村群众(其中贫困人口4232人)的饮水质量。三是加密水质检测。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配合区水质检测中心对所有集中式水厂,以及因客观原因未安装自来水的300户分散式供水贫困户,每月开展1次常规水质巡检,确保水质安全达标。截至目前,共检测水样1693份,检测样本均为合格。此外,公开采购了32台9项指标水质检测设备,统一配发到各规模水厂,全面提升规模水厂的水质自检能力。针对单村供水工程,集中购置了71台套净化消毒设备,并采购漂粉清片,免费配发给分散式供水贫困群众,强化饮用水日常消毒净化处理,多措并举,确保全区特别是13773户贫困户饮水安全。
【主持人】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请问宣州区是如何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的?
孙伟(区水利局河长办副主任):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们好!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强化河湖监管的关键之年。按照区委、区政府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宣州样板的决策部署,2020年,我区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建设美丽河湖示范点、开展护河专项行动,不断夯实河湖管理工作基础,推动河湖面貌持续好转,努力让每条河湖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具体来说,一是完善规章制度,推进河湖管理。及时调整河湖长设置,对相应河湖长公示牌进行更新,明确工作职责。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河长湖长履职尽责的指导意见》,印发了《宣州区进一步强化河湖长履职尽责的实施意见》,着力解决河湖长制工作“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干不好怎么办”的问题;印发了《宣州区实施“河湖警长责任制”工作方案》,探索设立河长制警务办公室,指导全区各派出所对河湖涉水违法犯罪线索进行摸排,依法打击侵占河湖岸线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印发《宣州区河湖保洁长效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全区河道湖泊等水体保洁工作。二是抓好美丽河湖示范引领。结合年度水利项目实施,统筹抓好年度市级河长制示范点创建验收工作。2019年以来,先后在周寒河溪口段、周王段、寒亭段、水阳江水阳镇防洪墙段精心打造了4处市级河(湖)长制示范点、7处区级示范点、24处乡村级示范点,通过抓好示范引领,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区河湖治理工作成效。其中,周寒河等3处示范点通过市级河长制示范点验收,各示范点现已成为周边群众茶余饭后休闲散步健身的好去处。三是开展专项护河行动,清理河湖管理顽疾。为集中解决河湖管理范围内非法养殖及河湖“四乱”问题,重点实施以下二项行动。一方面,在河(湖、库)管理范围内开展禁止饲养家禽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加大巡查力度,全面摸清和清理整治河湖库管理范围内的饲养家禽等违法行为。另一方面,继续实施南漪湖流域河湖长专项巡查行动,重点抓好影响南漪湖水质的内源、外源污染排查,全面推进南漪湖水环境治理工作。四是加大问题处置和督办力度。通过积极整改,先后完成水阳江水东段、孙埠段、狸桥段“四乱”问题整改,完成水利部暗访狸桥镇百亩塘水库非法养殖问题整改。开展了24个乡镇办事处年中河长制暗访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交办。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区级河长共巡河(湖)102次,乡级河长巡河(湖)1344次,村级河长巡河9174次;各级河湖长下发河湖长制问题整改工作清单30起,一批河湖管理顽疾问题得到有效快速解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河湖管理保护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百姓热线活动到此就要结束了,如听众朋友们还有问题需要解答的,可以通过线下方式与宣州区水利局进行互动交流。在此,顺祝广大热心听众朋友们中秋、国庆节日快乐!感谢宣州区水利局对本栏目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热心听众朋友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再见!
© 2025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