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背景
1、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
“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期。安徽省在2015年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2015 年底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0% 。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要以城乡统筹、 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新型城镇化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旋律,未来的城镇化发展更加以人为本、关注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四化同步、发挥市场机制等,新型城镇化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发展、深化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在现实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基础上的再提升。
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打造美丽周王的重要支撑。
2、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周王镇应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积极推动产城融合。
3、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升,旅游消费需求正在转型,中国旅游正在进入以“3N”(自然Nature、怀旧”Nostolgia、天堂 Nirvana)深度休闲游憩为特征的后旅游时代,旅游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以国发〔2009〕41号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并就新时期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具体的发展目标。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安徽省旅游将发力供给侧改革,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发展老年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实施“后备箱工程”,鼓励农副产品土特产品通过旅游渠道销售。
宣城市实施“5个1工程”,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将宣城打造成为面向长三角地区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和苏浙皖交汇区域重要中心城市。
周王镇应抓住旅游发展的新机遇,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把握旅游市场走向,加快旅游产业升级。
4、资源型城镇面临转型
资源型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城市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见》,指出应加快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着力解决就业等突出社会问题等意见。周王镇应努力摆脱自然资源约束,大胆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发展新兴产业和替代产业。
5、特色小镇的新发展
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2016]147号,提出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创新建设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探索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之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周王镇应基于个性化、主题化、特色化的地域要素,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的美丽城镇。以文化魅力吸引人,以文化创业集聚人,以创意生活愉悦人,以宜居环境留住人。
二、规划理念
1、区域融合,协调联动
加强与黄山国际旅游线协调发展,积极融入宣城市,充分利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在旅游、交通、功能、空间等方面实现联动发展。
2、绿色低碳、底线约束
推进集约节约用地和功能适度混合,提升土地利用绩效,锚固城镇生态基底,实现生态空间的保育、修复;加强水资源、能源、生态等重大基础设施支撑保障。
3、整合资源、内涵发展
推动城镇更新,转向存量规划,促进存量挖潜,促进空间利用向集约紧凑、功能复合、低碳高效转变;实施创新驱动,激发城镇活力,以规划创新引领城镇发展方式转型,提升发展效益。
4、品质提升,城乡统筹
提升城镇品质,塑造城市精神,创造多元包容的城市公共空间,以社区生活圈组织构筑民生网络;促进空间布局、产业经济、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城乡协调发展。
5、创新发展、特色彰显
充分利用现状丰富的自然与历史人文资源,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历史底蕴和时代特征兼容并蓄的风貌特色。
三、规划重点
——“一个探寻、三个统筹、四个构建”
1、一个探寻
探索周王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与路径。作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宣城市,肩负落实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使命,周王镇未来的发展要妥善落实好新型城镇化战略及契机,发挥内部生态资源、历史文化的潜力,因地制宜统筹周王城镇化进程,探寻一条能够真正实现绿色高效发展、具有引领示范意义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三个统筹
(1)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作发展
落实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发展要求,将周王镇的发展放在区域范围、区域背景下,按照区域统筹发展要求明确周王镇职能定位与分工,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利用外部市场协作发展,强化大旅游、大产业、大生态的整体战略,在凸出周王自身发展特色的同时形成区域发展合力。
(2)统筹镇村发展,促进镇村特色发展
统筹镇、村发展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立足周王乡村特色、挖掘资源优势,在政府引导下、结合村民意愿、引入开发要素,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乡村崛起、一村一品战略。
(3)统筹要素资源,促进发展效益提升
转变对传统文化资源、产业资源、景观资源的低效利用模式,强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横向、纵向联系,依托区域强大的消费人群及市场进行要素统筹,提升利用效率。
3、四个构建
(1)构建彰显特色的城镇空间布局与景观体系
以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空间格局保护为基础,结合城镇发展需求,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构建适应城乡居民使用、游客观赏、生态保育与文化传承的特色空间景观体系。
(2)构建绿色高效的新型产业发展体系
突破个体化、低效益、低端环节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及深化转型要求,充分挖掘周王产业基础及发展优势,按照绿色、富民、强镇、可持续发展原则,构建符合未来发展需求的产业体系。
(3)构建满足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统筹城乡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品质,促进镇区扩能、乡村提质,引导居民向镇区、保留村庄居民点集聚,让生活在城乡的不同人群都能享受均等的公共设施服务,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发展。
(4)构建适应旅游发展需求的综合交通系统
加强区域公路、旅游专线、水上交通、慢行交通等内外交通及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完善城乡路网,构建绿色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推动“交通+生态旅游”、“交通+特色产业”、“交通+电商快递”等扶贫模式,形成与旅游发展相适应的交通设施布局。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2011);
4、《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5、《宣州区“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5-2020)》;
6、《宣城市宣州区村庄布点规划(2013-2020)》;
7、《宣州区周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8、《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标准》(2015)
9、安徽省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
五、规划范围
镇域:周王镇行政范围,总面积111.12平方公里。
镇区:规划范围63.75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