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水利局2020年上半年绿色发展工作情况报告
根据要求,现将区水利局2020年上半年绿色发展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实施南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新郎川河沙河洪林镇段、新郎川河北山河段、双桥河五星金滩段等防洪治理工程建设,治理双桥河、北山河、沙河长度分别为29km、7.8km、3.3km;正在实施双桥河五星庆丰段、双桥河朱桥段、新郎川河北山河浑水河等防洪治理工程,治理双桥河、北山河长度分别为15km、3.5km。继续实施南漪湖流域专项巡查,重点抓好影响南漪湖水质的内源、外源污染排查,全面推进南漪湖水环境治理工作。
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针对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已与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接,并完成工程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一是突出水资源监管。完成长江流域148个取水工程核查登记整治提升工作,实施用水统计调查制度。持续推进宣州区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验收工作,正在开展6个省级节水型企业创建和1个省级节水型教育基地创建工作。二是突出水土保持监管。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对2018年长江经济带63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补缺补差;完成2019年99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的复核、整改工作。
继续推深做实河(湖)长制。一是抓好河湖长履职尽责。印发了《宣州区进一步强化河湖长履职尽责的实施意见》,1-7月份,区级河长巡河(湖)91次,乡级河长巡河(湖)1190次,村级河长巡河8929次。印发了《宣州区实施“河湖警长责任制”工作方案》,设立河长制警务办公室,指导全区各派出所对河湖涉水违法犯罪线索进行摸排,依法打击污染环境、非法采砂、非法捕捞、侵占河湖岸线等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管水护水的利剑作用。二是印发了《2020年宣州区河湖长制工作要点》,完成水阳江、青弋江、南漪湖、宛溪河等18条重要河湖管理范围划定,科学编制“一河一策”方案并组织实施。借助河道采砂常态化监管和行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后实施了清河行动、南漪湖河湖长制专项巡查行动、清网行动等,集中解决了一批河湖管理范围内“乱采、乱占、乱建、乱排、乱捕、非法养殖”等影响河湖环境问题,并按期完成水利部、省河长办暗访督查“水阳江庙埠村河堤内建有民房”等河湖问题整改提升。完成水阳江孙埠段、狸桥段等省河长办暗访“四乱”问题整改。三是共聘请了195名生态扶贫巡河员和247名社会监督员,全面加大河湖日常巡查监管;在周寒河溪口段、周王段、寒亭段、水阳江水阳镇防洪墙段精心打造了4处市级河(湖)长制示范点、7处区级示范点、24处乡村级示范点,通过示范引领,进一步巩固、提升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推动实现河湖长制工作从“有名”到“有实”转变。
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自2017年开始,宣州区开始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目前已完成治理面积4976亩,正在实施3000亩;开展清洁型小流域治理4,3km2。此外,对建设项目、生产建设项目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水土流失强度逐年降低。
持续开展“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1)开展了水阳江、青弋江流域固废排放及“四乱”等生态环境问题调查、排查工作,已开展业务培训,完成排查工作,其中,固废排放整治工作已完成,“南漪湖光伏发电、商合杭高铁工程清四乱”已整改完毕。(2)对排查的固废排放点及“四乱”点建立了台账,制定了整改方案,限期整改,适时销号。94个固废点已清理完毕,4处“四乱”点清已全部完成。(3)完成水阳江、青弋江宣州段所有入河排污口整治,全区53个入河排污口全部实行“一口一档”,对25个封堵或纳管的排污口,已上报宣城市水务局转报省水利厅销号。(4)持续推进以金宝圩为试点的补水活水、污泥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方案编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开展污泥清理。(5)已试点开展金宝圩水环境治理前期工作,适时推进全区水环境治理工作,到2020年底全面完成任务。(6)完成全区规模工业企业用水计量,严格按照取水许可实行计划用水,到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2%以上。(7)已完成水电站排查、综合评估,“一站一策”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并通过审查,2019年工程已完成。(8)建立市、区联动机制,保障水阳江枯水期3m3/s生态基流供给,未发生生态环境用水事故;完善南漪湖丰、枯水期运行调度机制。(9)开展了水阳江、青弋江、南漪湖岸线违法违规岸线利用项目调查,确保在规定时间完成清理整治。(10)已对自然保护区内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开展检查,严格按要求实施环境保护与水利工程建设。
2020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