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MB1632202E/201902-00003 | 组配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扶贫局 | 主题分类: | 民政、扶贫、救灾 |
名称: | 宣州区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19-02-07 | 发布日期: | 2019-02-07 |
索引号: | 11341703MB1632202E/201902-00003 |
组配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扶贫局 |
主题分类: | 民政、扶贫、救灾 |
名称: | 宣州区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19-02-07 |
发布日期: | 2019-02-07 |
2018年,全区上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深入贯彻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始终把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坚持区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面推进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取得明显成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坚持高位推动,全面落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调整了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七大行动小组”成员,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19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推进调度、现场会40次,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开展脱贫攻坚调研57次,走访调研贫困户505户,其中,9月份三级书记遍访工作以来,走访贫困村13个、贫困户75户。区扶贫办由原独立设置隶属民政局管理的副科级事业单位,调整为区委直接管理的正科级单位,工作人员由16人增至32人。除13个贫困村派驻扶贫工作队、191个非贫困村下派3人扶贫工作小组外,204个有扶贫任务的村(社区)均配备专职扶贫专干。
(二)始终突出精准导向。开展精准识别,解决“扶持谁”的问题,严格按照程序清退不符合建档立卡条件户83户167人,新识别贫困户1户3人;规范工作体系,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建立区乡村三级扶贫工作网络,乡级以上干部全部落实包保帮扶贫困户,每人最多帮扶5户;完善政策体系,解决“怎么扶”的问题,制定了产业、就业、健康、教育、金融扶贫等各项政策和措施,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严格退出机制,解决“如何退”的问题,全区151人贫困人口经省第三方评估如期按程序实现脱贫(省下达脱贫任务150人)。
(三)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在推进产业就业扶贫上,建立了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周末现场会”和工作调度机制;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上,建立了由区领导、区扶贫办干部、乡级分管干部、村级专干构建的“1+1+1+1”责任捆绑机制;在工作过程管理上,建立每日工作快报机制,每天“晾晒”各地各部门工作动态;在管理工作体系上,探索建立区乡村网格管理模式;在督查暗访整改上,建立常态化暗访或乡际交叉暗访机制,用最严的标准排查整改问题。
(四)持续深化遍访行动。把区乡村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延伸到各级领导干部,通过以上率下、身先士卒,在一般党员干部中产生脱贫攻坚工作不能松劲、不敢懈怠、不走捷径的倒逼效应,在全区上下掀起全面跟进、积极参与、有力推进的遍访行动高潮。截至目前,区乡村三级书记遍访贫困户11734户。
(五)强化问题排查整改。结合省脱贫攻坚“四季攻势”方案,开展了“大学习、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五大专项行动,分阶段开展问题整改“突击月”活动,扎实开展“七个不落、一个不少”脱贫攻坚大排查。狠抓扶贫开发系统数据质量提升,完成国办和省办系统数据核对、完善、修改、录入及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对历次自查发现的问题和省市督查暗访反馈的问题,采取下发交办单与点对点召开交办会相结合的方式交办整改,全年共排查整改问题5万多个。
二、聚焦重点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年度战役
(一)推动产业扶贫全覆盖。2018年完成产业扶贫项目27726个,其中,到村产业项目14个(含1个少数民族村),到户产业项目27712个,项目覆盖13个贫困村和14103户贫困户,分别投入到村到户产业扶贫资金478.3万元、18634万元(含扶贫小额信贷)。13个贫困村建立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15个,打造全区现代农业示范园、青虾养殖示范区、稻渔种养扶贫示范区3个产业扶贫示范带。开展乡村旅游农家乐和旅游商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加大资产收益扶贫力度。电商扶贫“两中心一站点”全面通过省级验收。
(二)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坚决贯彻落实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要求,严格把握“户贷户用户还”原则,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按照“一自三合”模式发放扶贫小额信贷,今年实际发放贷款总量5937户15729.78 万元,本年新增扶贫小额贷款6921.92万元,占任务数(6786万元)的102%,贫困户户贷户用率100%。
(三)推进“三业一岗”就业扶贫。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人数12781人,其中16至59周岁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者3792人,实现就业3773人,就业率99.5%,2018年帮扶就业480人,占省任务(111 人)的432.4%。全区建成全功能就业扶贫驿站18个,扶贫驿站务工人数360人,其中困人口113人。开展技能脱贫培训244人。建立就业扶贫基地41家,开发居家就业岗位111个,开发辅助性岗位38个。13个贫困村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 66 名。安排贫困人口“四员”岗位984个。
(四)认真落实健康扶贫各项政策。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加新农合,自2016年开始,贫困人口新农合资金由区财政代缴。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制度,截至目前,兑现“351”政策报销15170人次,其中政府兜底补偿金额321.93万元,兑现“180”政策报销22525人次,其中“180”补偿金额293.85万元。出台了《宣州区农村贫困人口重大疾病住院补充医疗保障“5090”工程实施办法》和《宣州区农村人口健康脱贫大病医疗再救助实施办法》(即“1579”实施办法),有力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完成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17910人,安排签约医生333人。
(五)全面完成教育扶贫任务。全区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学生2177户2488人。春季、秋季分别为2135名、1972名区内在校在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发放教育扶贫补助费和减免学费199.015万元、180.5425万元;分别为114名、117名区外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发放补助资金7.56万元、8.52万元。春季、秋季分别为381名、438名学生发放“雨露计划”补助57.15万元、65.7万元。全年为262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发放补贴78.6万元,发放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扶贫助学贷款33人25.78万元。全区无因贫辍学现象。
(六)加快实施到村到户扶贫项目。建立区级扶贫项目库,制定和完善到村到户扶贫项目清单,明确项目补助标准,规范项目申报、审批和实施程序。2018年全区扶贫项目计划数119个,其中到村项目16个、到户项目103个(类型),已全部实施完成。
(七)规范使用扶贫项目资金。全区共安排财政扶贫资金5721.499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55万元、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96.85万元、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95.35万元、区本级预算安排扶贫资金2486万元,当年新增338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0.16%。清理收回财政存量可统筹的资金1511.33万元,其中用于脱贫攻坚988.2995万元,占存量资金的65.39%。扶贫资金全部落实扶贫项目,实际支出5717.3995万元,支出进度99.93%。
(八)完善政府兜底和“双基”建设。7月起,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20元提高到560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享受低保9192户11900人;发放贫困残疾人各类补助478.7万元;全面完成4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贫困户已全部入住,发放补助资金379.4万元;2018年完成基础设施类项目105个,投入资金4992.26万元;投入329.49万元为贫困人口代缴新农合;投入290.47万元为所有贫困人口购买扶贫小额保险;法治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区司法局等六部门联合开展督促赡养义务人依法履行赡养义务行动,有效制止贫困户“等靠要”现象。
(九)加强社会扶贫工作。严格实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制度,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安排64个区直单位和40家企业(商会)包保帮扶贫困村,安排帮扶贫困户责任人 4630人,逐户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落实社会帮扶资金618.94万元。贫困户注册实现全覆盖,爱心人士注册13877人,贫困户网上发布物品需求并对接成功764个,发布资金需求并对接成功25个,捐赠资金54369元。扎实开展以“不忘扶贫初心、共圆小康梦想”为主题的扶贫日系列活动。
(十)做好县域结对帮扶工作。不定期召开结对帮扶舒城县推进会,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到舒城县开展调研、座谈交流2次,区分管负责人及区人社局、农委、民政局、扶贫办等单位到舒城县开展结对帮扶活动20余次。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拨付舒城县帮扶资金1000万元,帮助建立芦笋和稻渔综合种养两个扶贫基地。开展干部双向挂职交流。编印县域结对帮扶专报16期。
三、创新思路举措,着力打造脱贫攻坚特色亮点
(一)建设“爱心超市”,在激发内生动力上打造亮点。在13个贫困村建立“爱心超市”,将爱心企业和帮扶干部捐赠的农资、米油等生产生活用品,全部集中到“爱心超市”,采取“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方式,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苦干实干,激励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勤劳致富,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在产业扶贫上打造亮点。出台了《宣州区2018年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实施办法》,重点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市场+基地+贫困户”“致富带头人+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充分发挥带动效应,通过稻渔综合种养实现稳定增收的贫困户达851户。(三)开发“四员”公益岗位,在就业扶贫上打造亮点。积极开发生态护林巡查员、城乡保洁巡查员、“四好农村路”护路员、扶贫巡河员等“四员”扶贫公益岗位,为60岁以上身体健康、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增加收入,安排岗位984个,区财政每人每月补助300元。(四)实施园区带动资产收益,在稳定增收上打造亮点。针对无生产要素、无劳动能力且不符合其他扶贫增收模式的“三无”贫困户,区财政每户安排扶贫资金不低于5000元、最高不超过1万元投入园区,贫困户享受稳定资产收益不低于8%,享受的贫困对象每年实行动态调整,今年享受园区带动资产收益的贫困户1784户。(五)开展企业大户带动,在“四带一自”上打造亮点。安徽华卫集团与皖南农商行联结,开展产业金融扶贫,采取肉鸡基地笼养改造升级,带动662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安徽棋盘塔公司以“稻虾轮作”模式,与309户贫困户开展合作经营;宣城木子禽业为贫困户解决服务、销售、培训,带动2100多户农民发家致富。(六)改进工作队考核模式,在帮扶成效上打造亮点。区委组织部和区扶贫办按照三个环节,每月组织开展对驻村工作队考核。第一环节工作汇报,采取图文并茂方式现场汇报当月工作实绩,成立专家评委组现场打分;第二环节现场答题,建立脱贫攻坚政策和业务试题库,由驻村工作队队长、副队长和专干分别从试题库随机抽题,现场解答,并予以评分;第三环节综合评分,根据前两个环节的得分情况进行汇总,评选出前三名优秀工作队和后三名后进工作队,有力推进驻村帮扶成效。
四、强化工作保障,不断汇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一)加强扶贫干部教育培训。把扶贫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提高脱贫攻坚工作质量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增强全区各级干部参与打赢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今年全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80余场,其中,区级层面举办各类培训班44期,印发学习教材7000余册。
(二)狠抓基层党建助力脱贫攻坚。以村和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级特别是贫困村党组织“带头人”,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注重在扶贫开发一线发展党员,加大党员干部帮扶工作力度,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考核述职重要内容。
(三)深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出台《宣州区脱贫攻坚责任追究实施办法》,明确了追责内容、追究形式、追究对象和追究线索来源等,实行乡际交叉暗访“加减分”追责法和问题排查人、整改人和扶贫办“三斩”追责法。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督查3次。加大脱贫攻坚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立行立改工作力度,对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明确的整改措施。2018年发现脱贫攻坚领域违规违纪违法问题58条,问责处理干部共80人。
(四)营造脱贫攻坚浓厚舆论氛围。印发了《宣州区进一步加强扶贫宣传工作指导意见》,宣传栏和宣传板块覆盖乡村和区直各单位,每个贫困户家中张贴政策明白卡,各级干部反复开展与贫困户面对面政策宣传,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和扶贫典型事迹宣传力度,在各级新闻媒体发表宣传稿件725篇,其中国家级80篇、省级78篇。
虽然我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贫困户脱贫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持续执行优惠政策,导致部分非建档立卡户满意度下降;二是虽然建立了农业保险机制,但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农业产业项目仍存在较大风险,贫困户稳定增收存在压力;三是社会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新的一年,我区将继续严肃政治规矩、严格目标标准、坚持精准方略、全面压实责任,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根据省级行业部门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针对中央巡视组对我省脱贫攻坚专项巡视需立行立改的问题,结合我区实际,对区级已经出台的相关扶贫政策进行修订完善,做到既不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二是扎实做好新识别工作。严格按照贫困户识别程序,重点规范识别的调查环节和审查环节,对符合条件的户一律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对不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户,收集完善资料,认真履行告知程序,杜绝“两该两不该”现象发生。三是超前谋划好扶贫项目。对符合“四带一自”条件的贫困户至少落实1个产业扶贫项目,补齐电商、乡村旅游扶贫到户项目短板,“三无”贫困户全部纳入园区带动资产收益扶贫范围,每个贫困村至少完成1个村级产业扶贫项目,每个乡镇至少建立1个非贫困村“爱心超市”。四是坚持扶贫扶志相结合。发展生态友好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公益岗位开发,吸纳更多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开展好行业部门技能培训,注重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开展教育引导等精神扶贫活动,进一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五是进一步打造扶贫亮点。建立稳定长效脱贫工作机制,提升脱贫质量,用足用活产业扶贫政策,力争新增产业扶贫基地12个,培育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先进典型村10个,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先进典型3个以上。
© 2025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