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0032496887/202003-00098 | 组配分类: |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运营 |
发布机构: | 寒亭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公民 / 通知 |
名称: | 关于印发宣州区2018~2019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0-03-27 | 发布日期: | 2020-03-27 |
索引号: | 113417030032496887/202003-00098 |
组配分类: |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运营 |
发布机构: | 寒亭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公民 / 通知 |
名称: | 关于印发宣州区2018~2019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0-03-27 |
发布日期: | 2020-03-27 |
宣城市宣州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文件
关于印发宣州区2018~2019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宣州区2018~2019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意见》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宣州区2018~2019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加快水利工程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的决策部署,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水利支撑,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践行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以提高防洪安全和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为目标,以民生水利工程和重点水利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统筹,创新体制机制,保障资金投入,规范建设管理,注重运行管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1.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通过对已建工程进行配套、改造、升级、联网,和适当新建供水工程,以及水源保护、水质保障、健全完善工程良性运行体制机制等,着力解决好我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
2.全力加快重点工程和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基本完成城市防洪圈达标建设,其余万亩圩口所在乡镇要高度重视堤防建设,逐年对薄弱堤段进行除险加固,消除安全隐患;有关乡镇和单位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加快推进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港口湾水库灌区建设;继续推进汤村水库开工建设的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快实施《安徽省加快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项目,细化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和问责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及早发挥效益。按照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方式,压茬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3.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紧紧围绕稳定提高粮食产能,加快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因地制宜发展节水灌溉,大力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千亿斤粮食、美丽乡村建设等各级各类支农涉水项目,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投其资,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建设标准高、配套完善、效益显著的示范区、示范片,着力打造核心区、精品区。红旗水库、佟公坝、青弋江东干渠北分干渠受益乡镇要对渠道重点“肠梗阻” 进行清淤,确保输水通畅。
4.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管理河湖水域岸线、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在全区江河湖库深入推行河(湖)长制,逐步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积极实施坡耕地和清洁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
(二)主要效益
计划恢复、改善防洪面积26万亩,改善排涝面积5.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8.3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5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72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8平方km2,解决0.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
(三)计划任务
1.总体计划
全区计划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6处(项、个),完成土石方470.6万方,总投资8.9亿元。其中民生水利有: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1项,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工程4项,重点易涝区泵站建设3项,小水库除险加固5座;重点水利项目有:城市防洪工程2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1项,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项,高效节水灌溉项目1项,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1项,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1项;涉水工程有:整合财政、农业、土地等支农涉水项目7项;区级农建专项奖补项目:堤防除险加固4项,水系连通1项,山丘区乡镇河堤水毁修复4项等。
2.分项工程
(1)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水厂管网延伸、老旧管网改造、水源工程改造、自动化监控建设以及新建引水工程等,解决我区3000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建设各类供水工程15处,计划完成土石方6.1万m3,总投资1100万元。
(2)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项目:继续实施新郎川河北山河段防洪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双桥河五星金滩段、沙河洪林集镇段、裘公河东门渡养贤联圩段防洪治理工程,共治理河道长 26.3 KM;拆除重建杨家嘴排涝站,新建金宝圩凤联站、养贤仙人桥站,总装机9015KW;完成管塘、狮子头、中村、油坊、伙房水库等5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计划完成土方180.03万方,总投资约34608万元。
(3)重点水利项目: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对敬亭圩(北门—河上滩段)堤防进行除险加固,继续实施双桥联圩防洪工程(水阳江干流段),加固治理堤防长度19.7km;积极实施佟公坝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在朱桥乡和洪林镇实施1000亩高效节水灌溉;率先在溪口镇、周王镇、金坝办事处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改善灌溉面积5.27万亩;在水东镇开展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治理面积2.8km2;对杨柳镇、周王镇、洪林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治理面积1.32km2。计划完成土石方187.32万方,总投资约41556.51万元。
(4)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在溪口、水阳、五星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2018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生态治理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共计2.44万亩;在杨柳镇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实施沈村镇丁店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240亩;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施土地流转,新建配套工程,覆盖面积约0.4万亩。计划完成土石方45.65万方,总投资7234万元。
(5)区级农建专项奖补项目:水阳镇、养贤乡、五星乡、狸桥镇等地重点实施万亩圩口堤防除险加固,新田镇、溪口镇、黄渡乡、周王镇等地重点实施山丘区河堤及农村饮水工程水毁修复,实施养贤联圩东门渡河水系连通工程,计划完成土方28.23万方,总投资2705.25万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区级成立由区委书记任政委、区长任指挥长的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区四大班子领导按照"修、防、管"连贯责任制的要求具体分工到重点建设工程。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成员单位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主动地履行部门职责,密切协调配合;联系乡镇的区直单位要积极帮助乡镇解决实际困难,形成推动水利建设合力。各地要层层成立相应的指挥机构,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政府领导负责、部门分工协作的联动、监督检查、考核评估、问责问效、工作成效与项目和资金安排挂钩奖惩等工作机制,将责任落实到岗位、环节和步骤。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工作局面,及时把年度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建设内容、质量标准等逐级分解落实到村组和具体项目,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各地要精心谋划、优化好年度实施方案,尽早安排部署,全力组织实施。抓住有利天气和施工条件,打好“大会战”、“突击战”,确保各类工程及时完工并验收。区委、区政府将继续开展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考核评比工作。
(二)广泛宣传,营造声势。各地要利用多种方式和新老媒体,全方位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进展和新成效。层层召开动员会、现场会,客观分析防汛抗旱排涝工作中的依然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通过正面宣传、引导,在全区树立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防汛抗旱的思想意识,广泛组织动员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参与"夏汛冬防"的水利建设,充分唤醒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各地要通过印发简报、通报、组织现场观摩等方式,把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及时发布农田水利建设的动态、进展等,做到电视上有画面、广播上有声音、报纸上有文章、工地上有标语、简报上有信息、网站上有新闻,营造全社会关心、各部门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调动各方面的投入积极性,加快建立健全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机制和稳定增长机制。一是争取项目、整合资金。充分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要用足用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更多的资金投入。同时积极整合财政、水利、农业、国土等部门的涉水项目,集中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成投资合力。二是区、乡两级要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机制,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切实保障重点项目地方配套,持续加大财政对圩堤、水库等工程建设和管护的投入,继续实施区级农田水利建设专项奖补项目,重点用于万亩圩口堤防除险加固和山丘区河堤水毁修复,资金使用管理按宣区财农﹝2018﹞25号文件规定执行(山丘区河堤水毁修复按审计结果,区财政补助50%)。三是积极吸引社会资金。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水利,重点水利工程可尝试利用PPP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等项目和经营模式,解决地方水利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引导和鼓励受益群众、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以及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投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通过项目带动,财政专项补助,调动村集体、群众自筹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小型水利工程建设。
(四)加强管理,确保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思想,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管理规定及我区建设项目交易管理办法,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和标后管理,严防质量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建立完善政府监督下的项目法人负责、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的质量安全管理体制,严格落实质量安全终身负责制。强化水利建设市场主体责任,全面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规范工程建设过程,建前有方案,建中有控制,建后严格验收,层层把关,环环相扣,做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监督。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健全水利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建立事故风险和隐患双重预防机制,推进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坚决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分类出台工程验收管理办法,严格验收程序,及时组织验收,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不得进行后续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五)大力创新,加强管护。全面总结推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进一步探索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全面加强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区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投资来源的工程,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健全管护制度,保障管护经费。按照"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要求,全面建立权属明晰化、投入多元化、服务社会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的新型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用好来之不易的各级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补助经费,切实把水利工程管理好、效益发挥好。积极培育防汛抗旱、灌溉排水、农村供水等专业化服务队伍,通过财政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引导社会力量管护工程,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管护水平。
(六)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快明晰农业水权,稳步开展农业水权确权登记,积极探索和规范农业节余水量交易转让和回购。合理制定农业水价并适时调整,探索实行农业用水分类定价,逐步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加强农业用水计量设施配套建设,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增效减排和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 2025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