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358579360M/201905-00003 | 组配分类: | 政府购买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文旅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报告 |
名称: | 宣州区2018年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 文号: | |
生成日期: | 2019-05-09 | 发布日期: | 2019-05-09 |
索引号: | 11341703358579360M/201905-00003 |
组配分类: | 政府购买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文旅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报告 |
名称: | 宣州区2018年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
文号: | |
生成日期: | 2019-05-09 |
发布日期: | 2019-05-09 |
2018年宣州区农家书屋运行维护
工作绩效自评报告
根据宣城市文广新局《关于开展2018年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宣文广新办〔2018〕161号)的文件要求,宣州区文旅委对照《安徽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办法》,认真进行自查考评,自评得分100分。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保障机制
1、组织协调。及时调整农家书屋运行维护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农家书屋运行维护工作的统一领导。各级落实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区文旅委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宣州区农家书屋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并联合区教体局、区财政局制定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实施办法、资金管理办法等,加强制度保障。
2、宣传推动。宣州区文旅委注重宣传,印制宣传册、制作宣传展板、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组织集中宣传活动,在省、市、区各级各类媒体进行报道宣传。并通过张贴农家书屋宣传画、横幅、标语、板报等积极开展农家书屋宣传工作。
3、目标确立。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农家书屋运行维护纳入对各乡镇、办事处的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当中,制定宣州区2018年文化民生工程考核办法,督促各乡镇、办事处做好农家书屋运行维护工作。
4、资金落实。根据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对农家书屋运行维护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做到专款专用,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二、项目落实
1、活动开展。优化农家书屋布局,以农民文化乐园为主,以方便群众阅读。全年农家书屋开展2次出版物流转,每次流转图书160种。并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活动主要有:春节期间免费送春联等活动,元宵节为农家书屋读者送元宵活动,开展亲子阅读、“大手拉小手,一起来阅读”、未成年人快乐阅读、绘画活动等,组织动手益智游戏比赛、家政培训班、老年人象棋赛活动、农家书屋“雷锋月”献血知识宣传活动、暑期安全教育及禁毒宣传讲座、“我的书屋•我的梦”少年儿童绘画活动,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选送31篇征文参加比赛。
2、图书更新。农家书屋配有固定的专职或兼职管理员,工作日志规范填写,按要求进行出版物登记、上架等工作。保证每周不少于5天的开放时间。2018年宣州区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包含194个行政村(社区),每个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图书75册,共计14550册。宣州区文旅委严格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制定的推荐目录及配备比例要求,同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应图书流转需要,最终拟定宣州区农家书屋2018年补充更新图书目录A、B,种类涉及政经类、科技类、文化类、医卫生活类、少儿类、其他类。按程序于2018年9月完成农家书屋图书更新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工作,宣城新华书店有限公司中标。14550册图书全部进行分类编目,于11月23日完成全面配送。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两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并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3、数字书屋。2018年完成59家数字农家书屋建设。6月21日在向阳街道双河社区举办宣州区2018年数字农家书屋业务培训会议。截至今年,数字农家书屋建设三年计划全面完成,全区建成194家数字农家书屋。并全部完成数字农家书屋平台注册认证,12月开始实行签到管理。
宣州区“送戏进万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
工作绩效自评报告
2018年,宣州区提前谋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精心组织实施民生“送戏进万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等工程。现将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服务点共建),每年补助2000元/村,各村级服务点以网络设施为基础,做好宽带接入、运行维护及开展各类培训及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等活动;农村文化活动即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形式确定演出服务单位,中标单位为宣城市玉屏皖南花鼓戏剧团、绩溪县戏曲艺术团、宣城市青年花鼓戏剧团,中标价4200元/场,截至5月底,已全面完成演出任务194场,10月底前已拨付全部演出费用81.48万元。同时,认真做好“送戏进万村”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按时按质上传现场演出微视频、演出计划、演出信息等,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监管演出的力度,保障了演出质量和效果。
二、工作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委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工作,早谋划,早部署,及时成立了民生工程领导小组,3月29日召开了全区民生工程动员会暨文化站长培训会,了解民生工作的进展和困难,明确各联络员职责,布署下一阶段民生工作。
(二)加大保障机制。出台了《宣州区“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制定了《2018年宣州区农村文化专项补助实施办法》,明确目标任务、实施内容、资金筹措和保障措施等,扎实推进民生工作深入开展。同时与财政局共同印发了《宣州区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专项资金专项使用。
(三)健全日常管理。要求各综合文化站要定期积极组织指导辖区内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文化活动,确保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运行正常,积极开展宣传文化、科技培训等活动;各文化站(村)要认真履行“送戏进万村”演出现场监督职责,与演出服务单位加强配合,及时沟通,安排好演出场地,做好演出前的宣传,组织观众等,完成辖区内演出任务,确保演出效果较好,演出服务回执单存档完整。
(四)加强民生宣传。我委充分利用“送文化下乡”、“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载体,通过宣传栏、微信、微博、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民生工程宣传;印制民生工程政策宣传册2000余份; 5月31日在杨柳街道参加全区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活动;6月19日参加了全市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活动; 8月初,开展了宣州区文旅委2018年民生工程工作推进会议;9月初,联合区民生办开展了民生工程工作督查,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和满意度,充分发挥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惠民利民功能。
三、工作亮点
2018年我区将廉政文化建设和“送戏进万村”活动有效融合,开展了宣州区“廉政文化进百村”活动,演出了现实题材反腐倡廉小戏《金剪刀》,深受老百姓的肯定和欢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
(一)“送戏进万村”受众群单一。送戏演出一直受戏曲爱好者及老年人的欢迎,但是难以吸引多数年轻人,受众群比较单一
(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利用率不高。
五、下一步打算
(一)是建议在演出传统剧目基础上,再增加一些贴近生活的现实题材作品,进一步扩大受众群体,提高群众的观赏热情。
(二)是在确保“送戏进万村”活动优质、高效、全面完成的同时,注重结合脱贫攻坚、民生工程、法治文化、廉政文化、文明创建、美丽乡村、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充分发挥“送戏+”作用,力求惠民实效。
(三)是扩大“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的服务范围和内容,将其做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文化活动室、党员教育室等。组织辖区党员观看廉政题材的警示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讲座、农业培训等;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安全讲座并播放安全宣传警示片等。
宣州区2018年农村公益性电影工作
工作绩效自评报告
一、保障机制
1、规划编制:我区拟定194个村(社区)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象,与农家书屋、送戏下乡完全一致,严格按照服务对象开展工作。
2、组织协调:我委成立了以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组开展工作,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督查,制定了《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管理办法》。
3、宣传推动:我区通过宣传栏、微信、告示牌、喇叭进行宣传。我区在各乡镇主要路口安装了80块农村公益性电影告示牌,通过告示牌进行宣传的做法得到了省局的肯定,在九月份的省局通报中表扬。
4、目标确定:我区依据《宣州区农村公益性电影活动管理办法》、安徽省数字电影平台对电影放映活动进行监管,有可量化的标准,年终组织乡镇文化站对电影放映进行考核。
二、资金落实
专项资金及时到位,我委与中标的电影公司年初签订协议,上半年完成任务60%,拨付补贴金50%,年底前全部完成,经考核付清补贴,现已付清补贴。
三、项目管理
我区年初进行招标,签订协议,年终进行验收,资料齐全,每月报送进度,完整、准确。我委每月对电影放映进行一次现场检查。
四、项目产出
按规定架设影架,每场传送3张照片。新片率达80%,超出60%的标准,观影人数全年94万人次。总资金45.56万(194个村,2328场,每场200元,全部付给电影公司),拨付率100%。
五、项目效率
一是通过项目实施,满足了群众对电影的要求,特别是遍布各乡镇的 80块告示牌,群众直接拨打放映员的电话,红白喜事“点播”,群众欢迎。二是主题放映活动,《新春电影活动》、《纪念三八妇女节》,每月一个主题,《森林防火》、《文明创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主题放映活动推动了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
宣州区公共文化场馆工作绩效自评报告
2018年,“两馆一站”不断创新和提升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内容和形式,普之于民,惠之于民,积极开展“宣传十九大·文艺进基层”、乡村春晚、公益性培训,阅读活动、群众性文艺活动等服务项目。现将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
区文化馆、图书馆及2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正常开放。截至日前,区文化馆深入到养贤、文昌、杨柳、孙埠等基层开展宣传十九大、送文化下乡等演出20余场;区图书馆克服困难坚持每天开放,阅览室、借阅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截至日前共接待读者约14000人次;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开放情况正常,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特点积极推广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活动,并在春节、元宵等传统节庆日开展龙灯、马灯、旱船、八仙灯等民俗展演活动。成功举办了“2018中国·水东蜜枣文化旅游系列活动”、“2018年溪口·茶文化旅游节”、花园村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三变”改革分红大会演出活动及“生态田园•美好朱桥文化节暨皖南花鼓戏(恢复古装戏)40周年庆典活动”等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活动。
二、工作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委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工作,早谋划,早部署,及时成立了民生工程领导小组,3月29日召开了全区民生工程动员会暨文化站长培训会,了解民生工作的进展和困难,明确各联络员职责,布署下一阶段民生工作。
(二)加大保障机制。出台了《宣州区“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制定了《2018年宣州区公共文化场馆开放实施办法》,明确目标任务、实施内容、资金筹措和保障措施等,扎实推进民生工作深入开展。同时与财政局共同印发了《宣州区公共文化场馆开放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专项资金专项使用。
(三)健全日常管理。要求各综合文化站一定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管理员,确保正常开放,并公示服务内容和开放时间,提升为民惠民的服务质量。依托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民文化乐园)等文化阵地,加强与农业、民政、计生、妇联、普法等部门的配合,结合重要节庆日,开展农业技术培训、阅读演讲、读书心得、知识讲座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加强效能建设。宣州区文旅委成立了由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效能检查工作领导组,定期重点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场所的开放、使用、标识、工作人员在编在岗、设施配置、功能室有无挤占或挪用、活动开展和服务效能等方面开展检查和自查,并针对问题抓好整改落实。8月份,区文旅委联合区民生办组建工作小组对周王、杨柳、古泉、寒亭等综合文化站进行了实地督查,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和限时整改。10月份,文旅委组建检查组对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含向阳)开展了全区乡镇综合文化站专项治理工作,对照16项检查内容和相关标准,逐项梳理排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五)组织开展培训。区文旅委分别于2018年3月29日,8月2日-3日,组织召开全区文化站长会议暨文化辅导员(协管员)培训班,要求各公共文化场馆要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加强效能建设,积极组织开展群文活动,组建文艺队伍等。组织区文化馆、图书馆业务骨干参加省、市各类业务培训班,进一步提升文化工作者(管理员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力,切实推进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六)加强民生宣传。我委充分利用“送文化下乡”、“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多种形式开展民生工程宣传,印制民生工程政策宣传册2000份,发放至全区各乡镇、街道进行宣传,5月31日在杨柳街道参加全区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活动;6月19日参加了全市民生工程集中宣传;8月初,开展了宣州区文旅委2018年民生工程工作推进会议;9月初,联合区民生办开展了民生工程工作督查,提高群众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知晓度和满意度,充分发挥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惠民利民功能。
三、存在的问题
(一)区文化馆、图书馆场地问题。宣州区文化馆现位于锦城北路50号,办公场所面积狭小,室内群众文化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宣州区图书馆目前处于南市路老五小拆迁范围内,长期断水断电影响正常开放,同时大型作业工程车来往施工对读者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存在的开放问题。在市区两级工作检查和暗访中,少数存在墙体屋顶漏水、服务内容未公示、缺乏专职开放人员等现象。
四、下一步措施
1、现区文旅委已就两馆场地问题向宣州区人民政府提交了《关于请求解决宣州区文化馆、图书馆场馆的请示》(宣区文旅字〔2018〕148号),现就“两馆”场馆问题,区政府正在安排。
2、加强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服务效能检查,督促乡镇综合文化站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日常管理,配齐配好乡镇专职文化工作人员,公示服务内容,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管养修缮等,充分发挥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基层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 2025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