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0032500210/201811-00001 | 组配分类: | 专项规划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交通局 | 主题分类: | 工业、交通 |
名称: | 宣州区县道公路网规划(2017-2030年) | 文号: | |
生成日期: | 2018-11-08 | 发布日期: | 2018-11-08 |
索引号: | 113417030032500210/201811-00001 |
组配分类: | 专项规划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交通局 |
主题分类: | 工业、交通 |
名称: | 宣州区县道公路网规划(2017-2030年) |
文号: | |
生成日期: | 2018-11-08 |
发布日期: | 2018-11-08 |
宣州区县道公路网规划(2017-2030年)研究报告
宣州区交通运输局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四月
单 位 负 责 人 |
李大鹏 |
技 术 负 责 人 |
钱 滨 |
项 目 负 责 人 |
韦 达 |
编 制 单 位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编 制 日 期 |
二○一八年四月 |
主要编制人员:
顾叶华 (高级工程师、所长)
万宏雷 (高级工程师)
韦 达 (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
王心磊 (高级工程师)
宋卫斌 (工程师)
陈田星 (工程师)
魏文彬 (工程师)
李 亮 (工程师)
王 晨 (工程师)
王永辉 (助理工程师)
朱颜卿 (助理工程师)
吴举芹 (助理工程师)
附表: 表1宣城市宣州区县道公路网规划线路统计表
附图: 图1 宣州区县道公路网现状图
图2 宣州区县道公路网规划节点分布图
图3 宣州区2017-2030年县道公路网规划方案图
(3)物流设施
双桥物流园(宣城物流园)于2010年10月经宣城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总规划研究范围21.2平方公里,一期10.9平方公里,起步区4.9平方公里。园区位于宣城市东部,是宣城东出口的交通节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基础设计完善,功能布局合理,具有打造皖东南重要物流集散地之一,成为长三角重要物流节点之一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双桥物流园(宣城物流园)致力发展内外贸物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立足宣城,面向长三角,打造成为以物流产业为主导的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的新城区,为宣城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塑造宣城“三基地一枢纽”的产业城市形象。首期规划功能区域划分:公共服务中心和商贸服务区、生产加工服务区、农副农资产品服务区等“一核三区”。重点培养家居、建材、茶叶、农资、农副、轻纺织品等各类市场。
1、总体规模
根据宣州区公路台账,截止2016年底,宣州区现有县道18条,里程约293.207公里,县道线路明细如下表和图所示。
2016年宣州县道公路网基本情况一览表 表2-6
线路
编号 |
线路
名称 |
线路
起点 |
线路
终点 |
里程
(公里) |
技术
等级 |
X001 |
宣港路 |
与宁港路
(分界山) |
宜港路口 |
28.663 |
二级 |
X002 |
宣向路 |
向阳镇 |
九州市场 |
12.221 |
三级 |
X003 |
狸宣路 |
金山口 |
东溪桥 |
42.884 |
三级 |
X004 |
杨华路 |
华阳 |
杨柳镇 |
31.615 |
二级、三级 |
X005 |
峄宝路 |
宝峰 |
峄山 |
18.449 |
三级 |
X006 |
新大路 |
建国 |
新河桥 |
4.103 |
三级 |
X007 |
沈新路 |
沈村 |
新河桥 |
10.708 |
三级 |
X008 |
龙水路 |
龙泉洞 |
水东 |
5.835 |
三级 |
X009 |
南月路 |
南湖 |
月九 |
9.043 |
三级 |
X010 |
昝狸路 |
昝村 |
狸桥 |
10.213 |
三级 |
X011 |
狸小路 |
小河口 |
狸桥 |
20.607 |
三级 |
X012 |
环圩路 |
东门渡桥 |
水阳镇 |
39.223 |
三级 |
X013 |
新仙路 |
新河庄 |
仙人桥 |
3.818 |
三级 |
X014 |
仁刘路 |
仁村湾 |
刘村 |
4.033 |
三级 |
X015 |
棋汪路 |
汪家山 |
棋盘街道 |
12.941 |
三级 |
X016 |
周高路 |
周王 |
高桥 |
15.859 |
三级 |
X017 |
宣南路 |
高速交叉口 |
宣城市区 |
10.679 |
二级 |
X019 |
宣古路 |
宣南交叉路口 |
古泉镇 |
12.803 |
二级 |
合计 |
293.207 |
|
注:数据来自《2016年宣城市交通统计资料汇编》
图2-9 宣州区县道公路网现状图
2、技术等级
近年来,宣州区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有了较大的提高,县道公路中技术等级以三级公路为主。其中二级公路63.760公里,所占比重为21.75%;三级公路229.447公里,所占比重为78.25%。
图2-10 宣州区县道网技术等级构成图
3、路面宽度
宣州区现有县道中,路面宽度以5.0-6.5米为主,达到183.630公里,占比62.63%;宽度为7.0-8.5米的县道里程为18.29公里,占比12.65%;宽度为9.0-11.0米的县道里程为32.481公里,占比11.08%;宽度为12米及以上的县道里程为23.482公里,仅占8.01%。
2016年宣州区县道路面宽度一览表 表2-7
路面宽度(m) |
5.0-6.5 |
7.0-8.5 |
9.0-11.0 |
≥12.0 |
合计 |
里程(公里) |
183.630 |
53.614 |
32.481 |
23.482 |
293.207 |
占比(%) |
62.63 |
18.29 |
11.08 |
8.01 |
100 |
4、铺装材料
宣州区现有县道中,路面铺装材料以沥青混凝土为主,路面铺装率达到100%。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里程为289.104公里,占比约98.64%;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里程为4.103公里,占比约1.36%。
2016年宣州区县道路面铺装材料分类一览表 表2-8
车道数 |
沥青混凝土 |
水泥混凝土 |
合计 |
乡道(km) |
289.104 |
4.103 |
293.207 |
占比(%) |
98.64 |
1.36 |
100 |
1、路网覆盖性评价
(1)路网密度
公路网密度的大小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路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路网结构规模的合理性,它是公路交通宏观规划的重要指标之一。具体指标有面积密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等形式。
Ø 面积密度(km/km2)指单位面积拥有的公路里程长度,计算公式为:
Ø 人口密度(km/万人)指单位人口拥有的公路里程长度,计算公式为:
Ø 经济密度(km/亿元)指单位经济产值拥有的公路里程长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区域内公路总长度,km;
为区域国土面积,km2;
为区域总人口,万人;
——区域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经计算,宣州区县道公路网的面积密度为0.14km/km2、人口密度为3.30km/万人、经济密度为1.01km/亿元。宣州区周边县市区县道公路路网密度计算值如下表所示。
宣州区及周边县市区县道网密度统计表 表2-9
县(市、区) |
经济密度
(公里/亿元) |
面积密度
(公里/平方公里) |
人口密度
(公里/万人) |
宣州区 |
1.01 |
0.14 |
3.30 |
广德县 |
1.44 |
0.14 |
5.64 |
郎溪县 |
1.17 |
0.13 |
3.95 |
宁国市 |
0.96 |
0.10 |
6.17 |
泾县 |
3.35 |
0.15 |
8.24 |
高淳区 |
0.35 |
0.25 |
4.64 |
宣城市 |
1.40 |
0.12 |
5.28 |
由上表可知,宣州区县道公路网面积密度尚可,高于宣城市平均水平,但远低于高淳区,略低于泾县,与广德县持平;人口密度远低于广德县、宁国市、泾县和高淳区等周边县市。这表明宣州区县道网规模尚有不足,规划期需适当增加县道规模。
(2)区域网值评价
区域网值是评价公路网覆盖所在地区的均匀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区域的县道公路长度;
为区域人口;
为区域面积。
经计算,宣州区县道公路网区域网值为0.67。宣城市及宣州区周边县市区县道公路区域网值计算值如下表所示。
宣州区及周边县市县道网区域网值统计表 表2-10
县(市、区) |
区域网值 |
宣州区 |
0.67 |
广德县 |
0.87 |
郎溪县 |
0.71 |
宁国市 |
0.78 |
泾县 |
1.10 |
高淳区 |
1.08 |
宣城市 |
0.80 |
由上表可知,宣州区县道公路网区域网值较低,低于宣城市平均水平,且低于广德县、郎溪县、宁国市、泾县和高淳等周边地区。
2、等级水平评价
(1)路面铺装率
公路网铺装率与路网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相关,它既直接影响到行车质量,诸如行车的全天候性和舒适性等,又直接影响公路运输经济效益,现行的铺装率定义为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占全路网里程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式中:——公路网平均铺装率;
——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km;
——路网总里程,km。
根据2016年宣州区农村公路台账,宣州区县道公路网高等级路面铺装率为100%。
(2)路网等级水平
路网等级水平指数是评价区域路网服务水平的技术特性指标。公路网等级水平指数越低表明路网中高等级公路所占比重越大,计算公式为:
式中:——路网的等级水平指数;
——第i条公路(或路段)的里程;
——第i条公路(或路段)的等级换算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等外公路分别取0、1、2、3、4、5。
经计算,2016年底宣州区县道公路网路网等级水平指数为2.78,表明宣州区县道公路网技术等级介于二级与三级公路之间,以三级公路为主,县道公路整体等级水平较低,与宣州区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不相适应。
3、路网连通性评价
公路结点连通度是通过考察网络交通结点(公路交叉口或城镇交通枢纽)的连通情况,从路网布局方面反映公路网的结构特点,其定义为规划区域内各结点间依照公路交通相互连同的强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区域内公路网总里程,km;
—规划区域面积,km2;
—规划区域应连接的结点数;
——路网曲折系数,其值与路线的弯曲情况及节点分布的几何形状有关,一般取值范围为1.1-1.3,线路越弯曲,
取值越大。由于宣州区低山和丘陵较多,地形起伏,故县道公路路网曲折系数取值为1.20。
当结点连通度值接近1.0时,路网布局为树状,各结点之间多为两路连通;
值为2.0时,路网布局为方格网状,结点多为四路连通;当
值略大于3.0时,路网布局为三角网状,结点多为六路连通,这种情况是最理想的状态。
图2-11结点连接模型示意图
宣州区公路网连通度计算表 表2-11
地区 |
节点数目(个) |
国土面积(km) |
县道网总里程(km) |
县道网连通度 |
宣州区 |
30 |
2612 |
293.207 |
0.96 |
经计算,宣州区现状县道公路连通度为0.96,可知县道公路网布局为树形,路网整体连通水平较差。
通过梳理和分析宣州区现有县道公路发展现状,宣州区县道公路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县道公路等级较低,无法为宣州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总体来说,宣州区县道公路网发展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县道公路网总体规模仍然不足
对比宣州区与周边县市县道公路网面积密度和区域网值两大指标,宣州区县道公路网面积密度较小,仅为0.14km/km2;区域网值为0.67,区域网值较低,远低于广德县、郎溪县、宁国市和泾县等周边地区。这表明,宣州区现有县道公路网规模不足,就路网规模而言与周边县市差距较大。
同时,根据安徽省新一轮省道网规划,宣州区域内多条现有县道被规划省道线位占用,县道里程进一步降低。另外,随着县域城乡一体化深入发展,以及乡镇企业、工业集中区、农村现代产业园、农村物流点等新型经济和交通节点的快速发展,需要发挥县道公路网“上承国省干线,下接乡村公路”的重要作用,宣州区目前县道公路网总体规模不足问题已经凸显。
2、县道公路网布局需进一步完善
通过近几年农村公路大发展,宣州区县道公路网布局日趋合理,通达深度不断提高,现状县道网连通度约1.0,节点基本为两路连通,路网呈树状结构,部分乡镇与县城及乡镇与乡镇之间联系不便,例如周王镇、溪口镇、古泉镇至宣州城区尚没有县道及以上等级直达道路,沈村镇与朱桥乡、五星乡、洪林镇、养贤乡之间的联系不便,乡镇间联系绕行距离长。
此外,随着宣州区经济社会和综合交通的快速发展,宣州区境内涌现大量的新型节点,例如狸桥经济开发区、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区、峄山省级森林公园、宣城汽运联邦物流园、新河庄港区等,部分经济节点和交通节点联系仍然不足,区域内县道断头路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进一步完善县道网布局,加强县道公路与各类节点之间的便捷联系。
3、县道公路网技术等级有待提高
宣州区县道公路网框架已经形成,城区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已经基本实现互联互通。目前宣州区县道公路网路网等级水平指数为2.78,表明县道多为二、三级公路,以三级公路为主。然而,宣州区现有县道路面宽度仅有5.0-6.5米的公路里程达到183.630公里,占县道总里程的62.63%,具体为X002、X003、X006、X007、X008、X009、X010、X011、X012、X014、X015、X016等部分路段,路面状况较差,与其他高等级道路衔接不畅。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私家车保有量逐年增大,县道公路交通量日益攀升,县道公路技术等级不高,对于道路行车安全存在一定隐患,不利于城乡公交、校车、私家车行车安全。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县道公路进行改造非常有必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对连通县域内各乡镇、产业园、工业集中区及旅游景点的道路技术等级进行提升,提升其通行能力,改善通行条件,保障出行安全。
4、县道公路网发展制约因素凸显
随着宣州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用地紧张已逐渐成为宣州区公路交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部分城镇路段两侧已无改扩建条件,征地难、拆迁难,已成为县道公路建设的主要瓶颈。今后宣州区的县道公路发展建设要落实节约优先战略,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降低公路建设对土地资源的消耗。
此外,为方便居民交通出行,保障镇村公交、校车以及城乡客运班车等的安全通行,宣州区交通运输局积极推进辖区内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虽然省厅对提档升级项目的补助标准做了详细规定,但由于公路建设的投资较大,宣州区地方财政补助资金有限,县道公路建设资金仍存在不足。在县道公路管理养护方面,由于部分沥青路建设年限长久和长期遭到重车碾压,部分县道公路破损严重,此外公路里程碑、百米桩、安保设施和公路两侧绿化和美化都需要大量资金。
1、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1)城市功能定位
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长三角重要的工贸基地、旅游胜地、交通物流枢纽,历史文化和山水生态名城。
(2)城镇空间结构
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指导,通过分区引导,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规划市域空间形成“三区两廊”空间结构。
三区即三个主体功能分区,为“中心城区、宣州区综合功能提升区”、“北部宁郎广产业发展优先区”和“南部泾旌绩生态保育重点区”,两个廊道即宣郎广宁智创走廊、宣泾旌绩文旅走廊。
规划形成“两层四级”等级规模结构,即城市和乡镇两个层级,一级城镇、二级城镇、三级城镇、四级城镇层四个层级城镇体系,其中,一级城镇1个,即宣城中心城区,为100万人大城市;二级城镇6个,即6个县(市)域中心城区,其中宁国中心城区、广德县(市)城区、郎溪县城为20-50万人Ⅰ型小城市,泾县县城、绩溪县城、旌德县城为20万人以下Ⅱ型小城市;三级城镇24个,即24个中心镇;四级城镇50个,其中建制镇(街道)28个,乡集镇22个。
(3)中心城区规划空间布局结构
根据《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宣城市规划形成“双城双片、内核外圈;双源双廊、山水相嵌”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双城双片、内核外圈:综合功能的中部主城和西部新城,产业功能主导的东部片区和北部片区,形成内核外圈的形态格局。中部主城作为内核,外围的西部新城和产业片区形成圈层分布格局。中部主城承担城市和区域层面的各项主要职能,以公共服务、居住、商业、商务为主,工业为辅;西部新城形成公共服务、居住、商业、商务、工业等多元功能复合的综合新城;北部片区形成以高新产业为主,居住为辅的发展片区;东部片区形成以专业市场、物流、加工业为主,居住为辅的发展片区。
双源双廊、山水相嵌:以北部的敬亭山风景名胜区和南部的夏渡森林公园作为生态绿源,以东侧的水阳江和西侧的连续开放空间作为生态绿廊,形成山、水、城、林有机相嵌的空间格局。
图3-2 宣城市中心城区土地使用规划图
(4)经济指标预测
经预测,至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9%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750美元,财政总收入45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亿元,进出口总额2.2亿美元。至203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0亿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化农业稳定发展,工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强,产业层次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逐步兴起,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的42%,三产结构优化调整为9:49:42。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成效明显,研发经费支出占区属生产总值比重达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基本形成。
(5)人口指标预测
经预测,至2020年,全区总人口达到89万人,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万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0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00元;至2030年,全区总人口达到98-1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5.5-82.5万,城镇化率80%。
2、宣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城市空间结构
《宣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主城区空间布局:形成“双城双片、内核外圈;双源双廊、山水相嵌”的布局结构。其中,“双城双片、内核外圈”为综合功能的中部主城和西部新城,产业功能主导的东部片区和北部片区;“双源双廊、山水相嵌”为以北部的敬亭山风景名胜区和南部的夏渡森林公园作为生态绿源,以东侧的水阳江和西侧的连续开放空间作为生态绿廊。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加强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优化城镇绿地与广场建设,改善城镇道路排水,建设建筑与小区海绵体,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构建健康完善的城镇水生态系统。
美好乡村建设工程: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要求,尊重农民意愿,科学规划建设农村住宅和居民点。提升自然村落功能,保持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保护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民居。
(2)农业产业布局
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按照“规模、结构、转化、合作”的总体思路,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创建有机稻米和酒用糯稻生产示范区。以生产精细蔬菜、反季节蔬菜和加工型蔬菜为重点,提升宣州蔬菜品牌美誉度。加快建设以“优质、安全、高效、环保”为特征的现代畜牧业,打造畜牧业强区。促进全区水产养殖由传统产量型向高效集约经营型转化,积极发展烟叶、有机茶、宣木瓜、水东蜜枣、优质葡萄、太子参、中药材、水产品等高效特色农业。
重点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分步推进建设,打造8万亩的国家级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园,重点发展畜禽、粮油、蔬菜及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联合皖南烟叶公司,做大做强3万亩的黄渡“四化同步实验区”。依托皖南特色烟叶品牌,打造1万亩的杨柳国家级沪皖现代烟草高科技示范园。依托湖北中烟黄鹤楼烟叶品牌,打造1万亩的狸桥鄂皖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全力推介“生态宣州·绿色产品”大品牌,积极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化联合体等经营主体发展,探索发展农业股份合作社等新型主体,积极推动各类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到2020年,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到200家,农民合作社达到570家,家庭农场总数达到800家,各类产业化联合体50家。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以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为契机,着力健全农产品标准、质量追溯和风险评估体系,健全依法监管的体制机制,建立以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农户主动的农业标准化运行机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到2020年,主要农产品中无公害及绿色产品比重达到90%以上。
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站建设,加快建设体系完善、队伍稳定、充满活力的农技服务队伍,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优化农业装备结构,完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加强三农网、农业信息中心等建设,推广应用互联网,建立农产品营销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进农村金融、农业保险创新,完善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
(3)旅游发展规划
规划指出: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发展工程》。紧抓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契机,打响“诗山鳄湖、醉美宣州”品牌,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区。到2020年,年接待旅游总人次突破800万,旅游总收入突破60亿元。
构建“三区一带”文化旅游新格局。依托“水东景区”建设,争创融景观、人文为一体的国家级历史文化旅游名镇,打造东部古镇皖南民俗文化集聚区。依托“溪口景区”建设,突出皖南山区“田园”休闲慢生活特色,着力打造南部山区休闲文化集聚区。依托北部水乡风光和红色文化内涵,突出养生度假、文化传扬等主题,着力打造北部水乡休闲养生度假集聚区。依托敬亭山、鳄鱼湖、金梅岭等景区,突出山水生态,打造环城娱乐带。
促进文化旅游新业态发展。扶持文化创意、出版印刷,引进培育影视基地等新业态加快发展。积极推动旅游业与文化、农业、林业、体育、养老养生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高起点、高规格地建设一批乡村体验旅游、文化体验旅游、运动休闲旅游、养生养老旅游、医疗旅游、研学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产品由大众观光型向个性化深度体验型转变,把宣州建设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健康旅游目的地。
完善旅游基础公共设施。加快推进景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景区“最后一公里”问题。建设完善停车场、自驾游服务营地等,加快旅游交通标识牌、卫生设施的改造和建设。规划建设溪口、水东、狸桥等旅游集散中心。全面启动智慧旅游工程建设,实现主要旅游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积极建设景区公众服务平台,争创智慧旅游试点县(区)。
实施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进文化创意设计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城南“0563创客空间”、“创意设计中心”以及“大学生创意园”等一批品牌孵化器。大力促进文化产业重大项目招商和投资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集聚度和效益不断增强,为城乡居民提供多元化的精神文化产品,拉动文化消费。“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新增规上文化企业20家。
提升文化旅游品牌。完善区域旅游宣传推广体系,深度合作开发旅游市场。重点培育“三区一带”精品旅游路线,打造龙头型景区。开发升级宣酒、水东蜜枣、宣木瓜等旅游商品知名品牌,到2020年,新创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3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以上知名旅游商品品牌达10个以上,着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区。
(4)经济社会发展
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方面,根据《宣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个五年规划纲要》,2020年,区属生产总值实现35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努力向400亿元迈进;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750美元,力争达到1万美元;财政收入45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力争达到50亿元;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亿元;进出口总额2.2亿美元。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9:49:42,工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新亮点。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左右。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成效明显,研发经费支出占区属生产总值比重达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基本形成。
3、宣城市宣州区文化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
(1)总体空间布局
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依据旅游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整合宣城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结合城区空间布局的拓展方向,统筹谋划、重新定位,明确文化休闲旅游集聚区的总体定位、发展策略、空间结构、功能分区、项目开发引导、旅游要素统筹、公共服务体系和经营管理模式等,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和效益最大化,强势推进旅游转型升级、集聚区带动、产业融合等开发战略,构建符合现代旅游发展的产业体系与功能聚集区块。
《规划》着力优化宣州区旅游空间布局,区域内部形成以“三区一带”为主体、“一心一道”为前景展望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区域外部形成“辐射市域,拥抱皖南,承接皖江,北融南京,西进合肥,东拓上海”的战略格局。其中“三区一带”是指:南部山区休闲文化集聚区,北部水乡休闲养生度假集聚区,东部古镇皖南民俗文化集聚区和环城娱乐游憩带。
图3-3 宣州区旅游资源布局规划图
(2)旅游道路体系建设
旅游专线建设。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旅游客运专线,加快区际衔接,为旅游者在城市及周边旅游提供服务。推进主要旅游乡镇间快速通道、旅游专线建设。加快3A级以上景区和乡村旅游重点区域道路提升改造,加快提升X004(G318-寒亭-杨柳-周王-溪口-华阳-宁国方塘)和X005,联通郎溪-宗村-水东-杨林街道-柏剑山脚下-新田-周王-泾县的道路,打通南部山区旅游交通环线。提升水阳至狸桥道路等级,协助高淳建设水阳江大桥,形成水阳—高淳—狸桥旅游交通环线。
景区交通衔接。加强城市与景区之间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输组织,加快实现从车站、码头到主要景区公路交通无缝对接。加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停车位建设力度。在交通枢纽、游客集散中心、主要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集聚区之间开通旅游公交专线、旅游直通车,优先建设旅游景区、度假区连接道路。提升旅游干线交通与支线交通间的接驳能力,有效解决“大交通”与“小交通”的衔接问题。
慢行系统建设。加快特色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慢行系统的建设。以敬亭山等旅游度假区、狸桥宣州古窑址等特色旅游区、水东镇前进村等乡村旅游区为重点,推行步行系统、自行车骑行车道等慢行系统。推进自行车道建设与自行车租赁、咨询、安全保障、人员服务。倡导低碳环保,向骑行游客宣传环保知识。有效预防自然和人为破坏景观,保持骑行游线路及景观的真实性、完整性。在敬亭山、宛陵湖等环线自行车道路上铺设夜光车道,打造精致化、趣味化的慢行体系。
水上交通建设。推进沿河公共旅游码头建设,开通水阳江、宛溪河等水上旅游专线,在宛陵湖、敬亭山配置两大旅游码头,并在宛溪河、水阳江重要节点设置小型码头和停靠点,配套滨水旅游安全保障服务,水上旅游急救中心,完善水上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特色交通建设。鼓励汽车租赁公司开展异地还车业务。鼓励景区、度假区因地制宜地发展观光小火车、滑道、大篷马车、林中栈道、森林高空栈道、人力车、水上自行车、水上索道等特色交通。
1、要求强化与区域内其它县级城市节点的交通联系,有力支撑宣州区域交通一体化。
宣州区周边有安徽省宁国市、郎溪县、广德县、泾县等城市,要求在已有国省干线公路通道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通多条县级公路通道,优化整个宣州区对外通道布局,实现和这些地区的良好交通联系。
2、要求强化与宣州区内各个行政节点、经济节点的交通联系,有力支撑宣州区城乡交通一体化。
宣州区要实现提前1至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保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350亿元,年均增长9%,努力向400亿元迈进;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750美元,力争达到1万美元;财政收入45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力争达到50亿元;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亿元;进出口总额2.2亿美元。同时积极主动融入市区一体、融入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大潮中,实现创建国家生态市、环保模范城目标,需要进一步发挥国省干线公路和县道次干线公路的支撑作用,进一步优化完善路网布局,提高路网整体运行效率对宣州提高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l 县域城市化、工业化的双快发展促使交通运输总量进入高位增长,居民的出行特点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城际交流、通勤交通等会更加频繁,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间都将大大突破现有水平,对公路交通的规模化、网络化和快速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l 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型速度加快,农业示范区和农村旅游蓬勃发展,必将产生频繁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交流。因此,需要持续提高交通运输尤其是公路运输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l 根据宣州区产业发展的方向,重点加强各产业聚集地如经济园区、产业园区等连接公路建设,为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提供货流、商流、信息流、人流快速而稳定的基础保障。
l 城镇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对各层次城镇之间的路网联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加强乡镇间的路网联系,消除孤立乡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l 宣州区范围内有多个重点旅游景区和服务节点,未来宣州区交通发展需要在路网布局上实现对这些重要节点的全覆盖,保证旅游产业在交通方面的畅行。
1、公路
(1)高速公路
根据《宣州区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宣州区继续加快国家和区域高速公路建设,以东向对接通道为重点,国家高速公路、连接长三角经济圈高速公路、支撑区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与邻区连接的出口高速公路构成全区高速公路网。续建宣狸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宣广高速拓宽改造工程,规划建设总里程46公里。
(2)国省干线
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和《安徽省普通省道网规划(2016-2030年)》,宣州区将新建和改建干线公路建设里程228.3公里,投资约42亿元。具体项目见下表3-1。
宣州区规划国省道建设项目 表3-1
项目编号 |
建设方式 |
建设年限 |
里程(km) |
技术等级 |
G318宣城至洪林改建工程 |
改建 |
2016-2017 |
15 |
一级公路 |
G329孙埠至水东段改建工程 |
改建 |
2017-2018 |
24 |
一级公路 |
G329九连山至环城大道段改建工程 |
改建 |
2018-2019 |
3 |
一级公路 |
S104宣港宁公路改建工程 |
改建 |
2017-2020 |
22.5 |
一级公路 |
S335芜宣机场路至宣城港段改建工程 |
改建 |
2019-2022 |
20 |
一级公路 |
S341宁泾路改建工程 |
改建 |
2016-2018 |
23.8 |
一级公路 |
S104养贤至朱桥段改建工程 |
改建 |
2019-2020 |
10.6 |
二级公路 |
S206水阳至雁翅改建工程 |
改建 |
2018-2019 |
12 |
二级公路 |
S207杨华路(周王-溪口)改建工程 |
改建 |
2016-2017 |
12 |
二级公路 |
S604环南漪湖公路改建工程 |
改建 |
2017-2020 |
35.6 |
二级公路 |
小河口至狸桥至汪岗改建工程 |
改建 |
2019-2020 |
33.8 |
二级公路 |
S207溪口至宁国界改建工程 |
改建 |
2018-2020 |
16 |
三级公路 |
合计 |
— |
— |
228.3 |
— |
图3-4 宣州区高速公路布局规划图 图3-5 宣州区国省干线布局规划图
2、铁路
根据《宣州区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加快以“东向”快速铁路为重点的干线铁路建设,增强既有铁路及枢纽运输能力,提升宣州在全市铁路网中的地位。一是建设以宣州枢纽为中心的快速铁路、客运铁路专线。二是建设与东部地区连接的通道,包括复线、电气化改造。三是提高铁路站场运输吞吐能力,重点扩建改造铁路客货运站场。
3、水运
继续争取国家支持,进一步改善内河航运条件,大力发展库区航运,集中力量建设“三河两港”工程。实施水阳江航道整治、汪联河航道整治工程,完善航运配套设施,提高水运通道能力,充分发挥水阳江、青弋江、汪联河黄金水道的运输优势。调整优化沿江港口结构,新建海棠湾港、新河庄港等内河重点港口,改善码头装箱、建材、矿石和大宗散货装卸条件。加快碍航闸坝复航工程建设,改善通航条件。
4、航空
积极配合芜宣机场建设,并与芜湖市对接有关机场连接公路建设事宜,尽快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1、公路交通在综合运输中的作用
公路交通作为其它运输方式联系的纽带,是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中服务范围最广、承担运量最大的地面运输方式,具有“微血管”和“大动脉”的双重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宣州区交通运输的机动性水平,还有利于推进市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2、公路交通在综合运输中的定位
公路交通是促进宣城市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不仅是中短距离客货运输的主力,同时也是综合运输体系现代化的标志、运输服务水平提高的关键,对于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3、综合运输发展对公路交通的要求
综合运输体系的构建不是要降低公路的地位,相反是对公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突出干线公路在大通道形成中所起的引导性作用,又要强化其补充和服务功能,通过衔接港口、铁路站场扩大公路网络覆盖范围,完成综合运输体系的搭建工作。
1、发展趋势
宣州区目前有公路和铁路两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班次比较少,公路是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因2015年统计口径发生改变,2015年宣州区全社会完成道路客运量1329万人,比上年减少66.46%,完成旅客周转量51544万人公里,比上年减少58.24%;全区全社会完成道路货运量1421万吨,比上年减少65.47%;货运周转量223070万吨公里,比上年减少66.81%。
宣州区历年客货运情况一览表 表3-2
指标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公路客运量(万人) |
1939 |
2821 |
3010 |
3695 |
3962 |
1329 |
旅客周转量(万人公里) |
136685 |
132200 |
136770 |
114916 |
123420 |
51544 |
公路货运量(万吨) |
860 |
2368 |
3210 |
3273 |
4115 |
1421 |
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 |
151190 |
359030 |
521340 |
601200 |
672140 |
223070 |
注:数据来源于宣州区统计年鉴(由于2015年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故客货运量有所降低)
图3-6 2010-2015年宣州区公路客货运量趋势图
从上表和上图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宣州区公路客运量处于上下波动状态,货运量保持增长势头。经计算,2010-2014年宣州区公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年均增长14.02%和10.27%(由于2015年统计口径发生变化,且数据较之前有较大下降,故计算时不考虑2015年数据)。
2、需求预测
综合考虑宣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综合运输发展趋势,本次规划采用时间序列法对宣州区特征年公路客货运量进行预测。
建立以时间为参数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客运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Y=492*X+1609R2=0.956
Y=1971*X0.436 R2=0.977
Y=-52.42X2+806.5X+1242R2=0.972
货运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Y=741.5*X+540.7 R2=0.906
Y=1912*ln(X)+933.9 R2=0.974
Y=-150.7*X2+1646*X-514.8R2=0.959
以上两式中:
Y——预测年客、货运总量(万人、万吨);
X——特征年T-2010。
根据以上模型得到宣州区特征年公路客货运量预测值如下表所示。
宣州区特征年公路客货运量预测表 表3-3
年份 |
公路客运量(万人) |
公路货运量(万吨) |
2015 |
1329 |
1421 |
2020 |
1831 |
2199 |
2025 |
2638 |
3032 |
2030 |
3095 |
4002 |
1、发展趋势
宣州区2015年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7.38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保有量为6.38万辆。2011-2015年民用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达到23.37%,私人小汽车保有量达到21.56%,具体见下表。
宣州区历年汽车保有量一览表 表3-4
年度 |
民用汽车保有量
(万辆) |
同比增长
(%) |
私人小汽车保有量
(万辆) |
同比增长
(%) |
2011 |
4.26 |
57.80% |
3.38 |
41.20% |
2012 |
4.82 |
13.16% |
3.66 |
8.31% |
2013 |
5.29 |
9.67% |
4.45 |
21.74% |
2014 |
6.27 |
18.41% |
5.28 |
18.56% |
2015 |
7.38 |
17.82% |
6.38 |
20.82% |
注:数据来源于历年宣州区统计年鉴
图3-7 宣州区历年民用汽车保有量发展趋势图
2、发展预测
根据宣州区未来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均收入情况,采用弹性系数法预测宣州区特征年汽车保有量发展水平。
对比宣州区历年GDP和汽车保有量,分析发现宣州区汽车保有量增长同该县的GDP同样有着良好的弹性关系,本次通过建立汽车保有量与GDP之间的定性关系,定量得到宣州区特征年汽车保有量值。
弹性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e——汽车保有量弹性系数;
——汽车保有量及其一定时期的增量;
——经济指标值(本次采用GDP)及其一定时期的增量。
为了便于进行幂指数回归分析,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即得:
式中:αi——回归参数;
βi——i区的交通增长弹性系数;
Ti——汽车保有量;
Ei——i区GDP。
由宣州区统计数据,计算2011—2015年汽车保有量及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并由此计算弹性系数,最终得到宣州区特征年汽车保有量预测值如下表所示。
宣州区特征年汽车保有量预测表 表3-5
年份 |
民用汽车保有量(万辆) |
私人汽车保有量(万辆) |
2015 |
7.38 |
6.38 |
2020 |
10.99 |
10.50 |
2025 |
18.83 |
17.93 |
2030 |
24.68 |
22.42 |
1、现状交通量
为做好宣州区县道公路网规划,项目组对宣州区现状县道公路网进行了OD抽样调查,综合考虑了整个县域的路网,在关键道路上总共布设了18个调查点。OD调查点的具体分布及抽样率见表3-6。
各调查点抽样情况一览表 表3-6
调查点编号 |
调查点名称 |
OD点交通量 |
OD样本数 |
抽样率(%) |
1 |
宣港路黄渡乡段 |
3852 |
542 |
14.07 |
2 |
宣向路与G318交叉口 |
3125 |
389 |
12.45 |
3 |
狸宣路朱桥乡段 |
3562 |
503 |
14.11 |
4 |
杨华路杨柳镇段 |
3854 |
569 |
14.76 |
5 |
峄宝路新田镇段 |
2651 |
384 |
14.49 |
6 |
新大路孙埠镇段 |
1254 |
185 |
14.75 |
7 |
沈新路沈村镇段 |
2135 |
347 |
16.27 |
8 |
龙水路起点 |
862 |
106 |
12.31 |
9 |
南月路南湖村段 |
1186 |
140 |
11.84 |
10 |
昝狸路金云村段 |
2935 |
295 |
10.04 |
11 |
狸小路起点 |
1986 |
322 |
16.23 |
12 |
环圩路起点 |
3215 |
313 |
9.75 |
13 |
新仙路起点 |
954 |
98 |
10.25 |
14 |
仁刘路起点 |
1063 |
121 |
11.36 |
15 |
棋汪路起点 |
2359 |
295 |
12.52 |
16 |
周高路起点 |
2685 |
278 |
10.36 |
17 |
宣南路起点 |
3256 |
600 |
18.43 |
18 |
宣古路起点 |
4032 |
662 |
16.42 |
合计 |
44966 |
6150 |
13.68 |
宣州区OD抽样点平均车型结构分别为:小客车39.84%,大客车4.92%,小货车10.45%,中货车6.72%,大货车4.23%,公交车8.01%,摩托车25.83%。
2、交通特性
按出行的起终点不同将交通分为三种:内部交通、过境交通、对外交通。内部交通是起终点都在宣州区之内的交通量;过境交通是起终点都在宣州区之外的交通量;对外交通是起点或者终点在宣州区之内的交通量。
此次OD调查的结果,宣州区的内部交通占61.18%,对外交通占18.96%,过境交通占19.86%。从总体上看,内部交通占了大部分比例,对外交通和过境交通所占比例大体相等。
在内部交通中,宣州城区与各个乡镇之间的交通量较大,而各个乡镇之间的交通量较小,体现了宣州城区作为宣州区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的重要作用。从对外交通和过境交通看,湖州、杭州方向(东)占19.2%,黄山方向(南)占16.1%,铜陵方向(西)占22.4%,芜湖方向(西北)占14.2%,南京方向(北)占28.1%。
宣州区现状内部交通、过境交通和对外交通分类情况见表3-7。
宣州区内部交通、过境交通和对外交通OD 表3-7
交通形式 |
内部交通 |
过境交通 |
对外交通 |
比例 |
51.06% |
20.52% |
28.42% |
宣州区过境交通及对外交通方向性见表3-8。
宣州区过境交通及对外交通方向性 表3-8
方向 |
比例(%) |
湖州、杭州方向 |
19.2 |
黄山方向 |
16.1 |
铜陵方向 |
22.4 |
芜湖方向 |
14.2 |
南京方向 |
28.1 |
3、预测交通量
根据现状交通量调查数据,结合特征年宣州区经济和交通相关发展指标,选用transcad软件,通过UE(用户平衡)分配模型,预测得到2030年宣州区县道公路网交通分配结果如表3-9所示。
2030年宣州区县道网交通需求分配表 表3-9
线路名称 |
2030年交通量(pcu/天) |
|
宣水(阳)方向 |
宣州—养贤 |
2864 |
养贤-水阳 |
2145 |
|
宣狸方向 |
宣州-五星 |
2636 |
五星-朱桥 |
2052 |
|
朱桥-狸桥 |
1643 |
|
养狸方向 |
养贤-狸桥 |
1639 |
宣洪方向 |
宣州-洪林 |
1843 |
宣水(东)方向 |
宣州-向阳 |
4146 |
向阳-孙埠 |
2613 |
|
孙埠-水东 |
1542 |
|
宣溪方向 |
宣州-黄渡 |
3852 |
黄渡-新田 |
2654 |
|
新田-溪口 |
1823 |
|
宣州-周王 |
2942 |
|
周王-溪口 |
2146 |
|
宣杨方向 |
宣州-金坝 |
3842 |
金坝-杨柳 |
2713 |
|
宣文方向 |
宣州-寒亭 |
2682 |
寒亭-文昌 |
1876 |
|
宣古方向 |
宣州-古泉 |
2541 |
文田方向 |
文昌-杨柳 |
1663 |
杨柳-周王 |
1426 |
|
周王-新田 |
856 |
|
黄水(东)方向 |
黄渡-水东 |
1746 |
孙古方向 |
孙埠-洪林 |
2679 |
洪林-沈村 |
2135 |
|
沈村-朱桥 |
1645 |
|
朱桥-养贤 |
1278 |
|
养贤-古泉 |
846 |
|
狸水(阳)方向 |
狸桥-水阳 |
2046 |
根据预测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2030年宣州区县道公路网的交通流总量较2016年将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县道各路段所分配的交通流量有了明显的增长,原有的公路等级已经不再适应交通需求的增长,部分路段已经形成了交通瓶颈,比如沈新路、棋汪路等都将对交通需求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
县道是指具有政治经济意义,除国道、省道以外的县际间公路以及连接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的公路。
县道公路连接县城与县内所有乡(镇)以及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高速公路互通、交通枢纽、经济开发区、港区、旅游景点、矿点等较大的交通发生吸引源。
服务于未受更高层次路网(国、省道公路网)覆盖的县际之间、县城至乡(镇)之间、相邻乡(镇)之间、县和乡(镇)至高速公路互通、其它较重要的交通产生源(工矿企业、港口、旅游景区等)的联系。
根据县道公路服务对象的不同,规划节点按其性质可分为行政类、经济类、交通类三大类型。
1、行政类节点
主要包括各县(市)所辖县城和乡镇节点。城镇节点是县道公路连接的主要节点。县城节点一般是中心城市所在地,是县(市、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乡镇节点是指县内所有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已经下放到地方进行属地管理的重要农林盐场,也视为乡镇节点。
2、经济类节点
主要包括现状和规划的重要经济开发区(市级以上)、工业产业园(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园(省级以上)、重点旅游区和景区。
3、交通类节点
主要包括现状和规划的高速公路互通出入口、重要港口、机场、汽渡等。
县道是农村公路的主骨架,在全社会公路网中起到“上承国、省道公路,下联乡、村道公路”的作用。
宣州区位于苏皖浙交界处,县道是对国、省道公路的完善和补充,具有出省通道功能;部分县道实现县际间、县城至重要乡(镇)、沿江沿海主要港口、机场、省级经济开发区、高速公路互通、省级旅游景区等的快速连接,具有干线功能;实现县城与乡(镇)、相邻乡(镇)之间的联系,承担县级市区域内主要的客货运输,具有集散功能。
在这里通过县道与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农村公路三个层次公路的关系分析,来说明和归纳县道的主要功能。
Ø 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的关系
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的主要功能是解决跨区域、中长途、大容量的快速通行需求,对于小区域诸如县域内的短途交通出行,则更多依赖于县道公路体系。因此,县道公路是干线公路在更细致区域内的一种良好补充。
Ø 与市域干线公路的关系
市域干线公路主要连接市到县、县际间以及重要的乡镇结点、经济区,一般来说,市域干线公路的最低一级大部分由县道组成,主要包括功能最为突出流量最大的一部分县道。
Ø 与农村公路的关系
县道是农村公路的主骨架,是农村公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县道公路本身也全部被包含于农村公路范围之内。
县道公路网规模研究的目的是从宏观上把握县道网的建设规模,县道公路网规模论证的方法主要有:类比法、节点连通度法、国土系数法、弹性系数法、期望密度法以及国家和地区的公路现代化标准等。本次规划采用节点连通度法、国土系数法、弹性系数法三种方法对宣州区县道公路网的规模进行研究和确定。
1、节点连通度法
公路网连通度指构成公路网的边数与节点数目的比值,它从整体上表达了路网中各节点连通和通达状况,从平均意义上反应了路网节点连通的强度。如果确定了区域面积、区域内连通节点数、区域公路网的变形系数和路网连通度期望值,则可反算出区域内要达到的连通度期望值所需的公路里程数。一般认为,当C=1.0表示为树状结构,节点间多为2路连接;当C=2.0表示为方格子网状结构,节点间多为4路连接;当C=3.14为格子加对角形结构,C=3.22为正三角形结构,节点间多为6路连接。当C≤1时,表示路网连接度较差;当1
根据公路网连通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县道公路网里程的测算公式如下:
式中:L——道路规模(km)
A——区域面积(km2)
N——区域内节点数
C——连通度(代表网络化水平)
——路网变形系数,各节点之间实际路线里程与直线里程之比。
路网规模值的推算结果反映的是服务本地区规划节点的路网里程总规模,因此是普通国道、普通省道和县道三者里程之和,故路网规模值的推算结果扣除本地区普通国道、省道里程。考虑到宣州区处于皖南山地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带,在目前连通度0.96基础上,建议规划期末县道连通度值取2.1,计算出2030年宣州区县道公路网规模如下表。
连通度法测算县道公路网规模 表4-1
年份 |
区域面积(km2) |
节点数(个) |
连通度 |
路网变形系数 |
路网规模(km) |
国省干线规模(km) |
县道网规模(km) |
2030 |
2621 |
100 |
2.1 |
1.2 |
1280 |
520 |
760 |
2、国土系数法
国土系数法是从区域面积、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经济指标来计算区域理论公路网规模。其表达式为:
式中:L——公路网总里程(km)
P——区域总人口(千人)
A——区域总面积(km2)
K——区域公路网系数
根据宣州区历年的公路里程、区域面积、人口数据,计算得到K值取值范围如表。
区域公路网系数K值计算表 表4-2
年份 |
人口(千人) |
区域面积(km2) |
公路网规模(km) |
K值 |
2009 |
858 |
2621 |
2643 |
1.76246 |
2010 |
861 |
2621 |
2643 |
1.75939 |
2011 |
866 |
2621 |
2643 |
1.75430 |
2012 |
866 |
2621 |
2649 |
1.75829 |
2013 |
868 |
2621 |
3067 |
2.03339 |
2014 |
866 |
2621 |
3089 |
2.05034 |
2015 |
868 |
2621 |
3274 |
2.17063 |
2016 |
890 |
2621 |
3318 |
2.17244 |
研究资料表明,公路网系数K和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线性关系。K的理论值与
的关系可通过数理统计回归分析各区域的实际值得出,即:
式中:——路网系数(理论值);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人。
相对于特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若路网的实际长度值大于理论长度值
,则公路网基本上能满足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公路建设经验表明,公路网规模并不是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一直增加下去,而是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公路网规模基本趋于稳定。当前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基本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公路网总规模基本不增长或增长速度极为缓慢,公路网发展进入成熟稳定期,对应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基本在1.5万至2万美元左右。
根据宣州区人口和经济指标发展预测,按照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到2030年宣州区常住人口控制在92万人,人均国内生产总产值将达到6.4万元,代入公式求得2030年宣州区公路网系数为2.90290。由公路系数计算值可知宣州区公路网总规模尚有较大的需求空间。
国土系数法测算县道公路网规模 表4-3
年份 |
区域
面积(km2) |
人口
(千人) |
公路网
系数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
公路网总规模(km) |
国省道规模(km) |
县道网规模(km) |
乡村道规模(km) |
2030年 |
2612 |
920 |
2.90290 |
64000 |
4450 |
520 |
730 |
3200 |
3、弹性系数法
弹性系数一般用预测对象和影响因素发展速度比值来计算。弹性系数法的主要步骤为:分析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历史弹性系数,总结发展规律,预测未来弹性系数。
利用宣州区的县道公路里程数据与经济指标计算相应的弹性系数,然后代入规划期的经济指标,测算县道公路网建设规模。弹性系数计算模型如下:
式中:——弹性系数;
——县道网总里程变化率;
——自变量(如人口、GDP等经济社会指标)的变化率。
弹性系数法测算县道公路网规模 表4-4
年份 |
人口(万人) |
GDP(亿元) |
弹性系数 |
县道网规模(km) |
2030年 |
92 |
593 |
0.62 |
720 |
根据《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宣州区在规划期重点加强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路网布局,增加公路里程和提高公路等级相结合,缩短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以地方干线公路建设为重点,完善重要产业节点连通的道路体系。宣州区县道网建设必须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或适度超前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的要求,盲目地增加公路里程,提高公路等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提升公路网络通行能力、降低拥挤率、提高出行效率,同时受到公路建设资金、土地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综合考虑公路建设的投资效益等问题,县道公路网的发展规模必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结合以上预测结果,按照适度超前,服务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要求,以及县道网建设资金筹措等情况,规划确定宣州区2030年县道公路网发展规模在720-760公里之间,具体见下表。
宣州区县道公路网规模预测汇总表 表4-5
年份 |
连通度法
(km) |
国土系数法(km) |
弹性系数法(km) |
推荐范围
(km) |
2030年 |
760 |
730 |
720 |
720-760 |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四个全面”总体要求,以实施国家“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建设长三角区域经济区域、安徽省实施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为契机,以解决广大农村居民出行为主要目标,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发展,按照“适应上位规划、优化现有路网、满足覆盖需求、提升服务能力”的思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构建“承上启下、内联外接”的县道公路网,加速城乡居民公路交通出行基本服务均等化进程,为宣州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本次宣州区县道公路网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上层路网相协调原则
县道网规划应服从各类上位规划,做好与普通国省道公路的衔接。对被新一轮国、省道网规划线路占用的县道,不应列入本轮县道网规划;对已由国、省道承担县道功能的,结点之间不宜再新增布设同等功能的县道;对国、省道改线后,原有线路中非城市管养路段视其在路网中功能,确定是否纳入县道网规划。
2、区域协调平衡原则
县道网规划里程规模、路网密度要与各地经济水平、区域面积、人口密度等方面相适应,以利于今后实施及管养工作;要注重相邻县(市、区)之间县道路网的衔接,保障县道网的完整性。
3、结点全覆盖原则
路网应全面覆盖辖区内的县城和乡镇,以及省级农业产业园、市级开发区、3A及以上级旅游景点;此外,对上位路网未覆盖的通用航空机场、高速公路互通、郊区铁路站场、港口和航道港区等也应有较好连接。
4、结点连接唯一性原则
两个规划结点之间原则上纳入一条里程相对短、等级相对高、连接结点相对多的线路作为规划县道;县城至中心镇、中心镇之间可按实际需求适当增设连接性的县道。
5、资源节约原则
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已有达标县道,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对现有城镇化严重、穿越环境敏感区难以实施等特殊县道路段进行局部优化,适当规划布设新线。
6、近远期结合原则
县道网规划必须满足近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并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本次规划旨在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网络更协调、结构更合理、服务更广泛”的县道网络。
网络更协调:服从新一轮国、省道路网规划,注重对上位路网的衔接和补充,促进路网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结构更合理:统筹考虑区域发展需求和实际能力,科学规划县道线路、技术等级和建设时序,至2030年,全区县道基本达到三级及以上技术等级水平;
服务更广泛:至2030年,县道网在全面覆盖县城和乡镇的基础上,实现县域内主要物流、客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全面覆盖。
宣州区现状公路网主要覆盖了宣州区域范围内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中心等结点,随着宣州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出现了一些新型结点,比如农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景点、高速公路互通、港口作业区等,需要更广泛的交通基础设施来支撑经济的发展。
按照结点的不同属性,可以将宣州区结点分为三类,分别为行政类结点(含区域外行政结点)、经济类结点和交通枢纽类结点。宣州区现状和规划结点梳理分析如下。
1、行政类结点
(1)区内行政节点
宣州共有行政结点22个,其中区级结点1个,乡镇级结点21个,行政结点如下表。
宣州区行政结点汇总表 表6-1
结点类型 |
结点数量 |
结点名称 |
县(市、区) |
1 |
宣州区 |
乡镇 |
21 |
双桥办事处、飞彩办事处、金坝办事处、向阳办事处、水阳镇、狸桥镇、杨柳镇、孙埠镇、洪林镇、沈村镇、溪口镇、周王镇、古泉镇、水东镇、新田镇、文昌镇、寒亭镇、黄渡乡、养贤乡、五星乡、朱桥乡 |
(2)区外行政节点
县级结点:7个,分别为郎溪县、广德县、宁国市、泾县、南陵县、芜湖县和高淳区;
镇级结点:12个,分别为新发镇、毕桥镇、港口镇、青龙乡、蔡村镇、昌桥乡、戈江镇、红杨镇、花桥镇、乌溪镇、砖墙镇和固城镇。
2、经济类结点
经梳理,宣州区现状和规划经济节点共43个,主要包括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园、县级及以上工业产业园、著名景区景点和物流园区。宣州区规划经济结点梳理如下表所示。
宣州区经济结点汇总表 表6-2
结点类型 |
序号 |
名称 |
级别 |
开发区 |
1 |
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2 |
宣州经济开发区 |
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
3 |
狸桥经济开发区 |
县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
农业园 |
4 |
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区 |
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
5 |
国家级现代烟草高科技示范园 |
||
6 |
狸桥鄂皖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 |
省级烟草高科技示范园 |
|
7 |
安徽宣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
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
|
8 |
新田生态农业园区 |
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
|
9 |
宣城南山生态农业示范园 |
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
|
10 |
安徽安平禽业新田生态养殖场 |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
|
工业区 |
11 |
宣州工业园 |
市级工业园 |
12 |
水阳工业园 |
县级工业园 |
|
13 |
水东工业园 |
县级工业园 |
|
14 |
寒亭工业园 |
县级工业园 |
|
15 |
向阳工业园 |
县级工业园 |
|
旅游景区 |
16 |
敬亭山景区 |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17 |
宣酒文化园 |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
18 |
金梅岭军事旅游度假区 |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
19 |
白马山庄 |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
20 |
中国鳄鱼湖 |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
21 |
龙泉洞 |
国家3A级旅游景区 |
|
22 |
白云洞 |
国家3A级旅游景区 |
|
23 |
中国•皖南木榨文化园 |
国家3A级旅游景区 |
|
24 |
红太阳博物馆 |
国家3A级旅游景区 |
|
25 |
水东老街 |
国家4A级旅游景区(规划) |
|
26 |
狸桥高立洪生态休闲度假区 |
省级旅游度假区 |
|
27 |
溪口假日营地公园 |
省级旅游度假区 |
|
28 |
陈山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29 |
水阳生态观光园 |
生态型景区(规划) |
|
30 |
白马湖景区 |
生态型景区(规划) |
|
31 |
峄山省级森林公园 |
省级森林公园(规划) |
|
32 |
陈山旧石器遗址公园 |
古色型景区(规划) |
|
33 |
官塘湖生态园 |
生态型景区(规划) |
|
34 |
安徽南漪湖昆山生态旅游 |
生态型景区(规划) |
|
35 |
夏渡省级森林公园 |
省级森林公园(规划) |
|
36 |
宛陵湖省级湿地公园 |
省级湿地公园 |
|
37 |
宣城市博物馆 |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
38 |
宣城市烈士陵园 |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
39 |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
40 |
宣城谢朓楼遗址 |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
物流园区/市场 |
41 |
宣城市双桥物流园区 |
县级物流园区 |
42 |
宣城百汇商贸物流园 |
县级物流园区 |
|
43 |
宣城汽运联邦物流园 |
县级物流园区 |
3、交通类结点
高速公路互通:共有9个。具体为沪渝高速宣城东互通、宣城西互通;宣桐高速宣城北互通、珩琅互通;宁宣高速孙埠互通、狸桥互通;芜雁高速雁翅互通;宣泾互通宣城南互通、杨柳互通。
汽车客运站:规划建设1个一级客运站,即宣城客运站。
铁路场站:共5个,分别为宣城站、桥头汪站、巷口桥站、孙家埠站和水东站。
港口作业区:共5个,分别为宣州综合码头、海棠湾港区、汇金物流码头、狸桥港区和新河庄港区。
民用机场:1个,宣城市和芜湖市规划共建一个民用机场,即芜宣机场。
宣州区交通结点汇总表 表6-3
结点类型 |
序号 |
名称 |
备注 |
高速公路互通 |
1 |
宣城东互通 |
现状 |
2 |
宣城西互通 |
现状 |
|
3 |
宣城北互通 |
现状 |
|
4 |
珩琅互通 |
现状 |
|
5 |
孙埠互通 |
现状 |
|
6 |
狸桥互通 |
规划 |
|
7 |
雁翅互通 |
现状 |
|
8 |
宣城南互通 |
规划 |
|
9 |
杨柳互通 |
规划 |
|
汽车客运站 |
10 |
宣城客运站 |
规划 |
火车站 |
11 |
宣城站 |
现状 |
12 |
桥头汪站 |
现状 |
|
13 |
巷口桥站 |
现状 |
|
14 |
孙家埠站 |
现状 |
|
15 |
水东站 |
现状 |
|
港口作业区 |
16 |
宣州综合码头 |
规划 |
17 |
海棠湾港区 |
现状 |
|
18 |
汇金物流码头 |
现状 |
|
19 |
狸桥港区 |
规划 |
|
20 |
新河庄港区 |
现状 |
|
民用机场 |
21 |
芜宣机场 |
规划 |
按照结点的规模、服务区域的大小和重要性,县道公路联系结点又分为县级结点和乡镇级结点。
县级结点包括县级行政中心所在地、省级及以上经济开发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A级及以上景区、省级工业园区、县级及以上物流基地、重要交通枢纽、高速公路互通、高铁站、主要作业区和周边相邻县(市、区)级行政中心所在地;
乡镇级结点包括镇级行政中心所在地、铁路站点、重要景区、一般作业区、区域外周边互通和区域外周边镇级行政中心所在地。宣州区各级结点如下表所示。
宣州区各级结点汇总表 表6-3
分类 |
行政类 |
经济类 |
交通类 |
县外结点 |
合计 |
县级及以上节点 |
1 |
32 |
14 |
7 |
54 |
乡镇级节点 |
21 |
11 |
7 |
12 |
51 |
合计 |
22 |
43 |
21 |
19 |
105 |
根据县道公路网功能及服务范围,本次研究县道公路网规划考虑的结点共有105个。
以规划目标为导向、以布局原则为依据、以分层展开为主线,以单因素分析为补充,结合经济和城镇布局、交通区位、地形条件、环境条件、路段重要度分析等对路线进行优化,综合确定路线方案。
1、与新一轮国省道网规划相协调
既有交通规划基于各级节点的连通要求,提出了相应方案,有较强的可行性,本次规划需要充分吸收其关于县道公路网合理的部分,并对存在一定缺陷的方案提出反馈意见。新一轮国省道规划调整已经基本完成,部分新增省道还利用了既有县道走廊资源。县道作为国省干线公路的集散公路,有与国省干线连通要求和密度要求,本次规划应充分注意与国省道网的协调,既有加强与干线网的连通,又合理对国省道网进行加密。
2、与既有县道公路网布局相协调
原有县道公路网以乡镇节点为基础开展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形成了通达各乡镇节点和县际联系的网络构架,衔接了主要国省干线,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上不对既有线路走向进行重大调整。
3、与新一轮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
随着宣州区新一轮城镇体系的完成,撤乡并镇和建镇趋势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仍将继续,将形成一批新市镇、新居民集中居住区。另外,农村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带来了集中化布局。诸多方面形成了新的出行源地和出行走廊,本次县道公路网规划注重满足并引导新出行需求,强调县道线路对城镇布局调整和城镇土地开发的引导作用,提高人口与就业岗位密集地区的出行条件,促进农村地区集约化、高效化发展。
4、与城乡统筹发展等战略相协调
县道公路网布局与城市(镇)道路有效对接,推动“路、站、运”一体化规划、建设、运营。作为农村公路主干,县道公路等级合理提升,从而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以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协调发展。
县道公路网作为区域交通流的主要承载者,为交通流服务,应与交通流协调。公路网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既要求便捷的交通做基础,又会影响交通流的强度、流向和时空分布。县道公路网布局规划既引导区域经济发展,也受经济发展的引导。故县道公路网规划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县道公路网规划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区域空间组织规划相适应、与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相适应、与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相适应。
公路网布局应以城镇空间发展格局为依据,加强“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三级城乡体系之间的交通联系,提供集散服务和相关乡镇之间转换的补充通道,对中心镇(向阳办事处、五星乡、古泉镇、孙埠镇、水阳镇、狸桥镇、水东镇)和一般乡镇(洪林镇、沈村镇、朱桥乡、养贤乡、寒亭镇、文昌镇、杨柳镇、周王镇、新田镇、黄渡乡、洪林镇)的打造服务,使城镇发展战略、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在地域空间上得到具体落实。
县道公路网布局方案需与确定的产业发展布局相一致,支撑旅游发展规划,注重对重点产业园区的配套和支撑,特别要关注工业集中区、特色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培育,搭建产业集群的串联线路,以便于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带动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县道公路网规划方案应充分发挥公路网的优势,补充水路和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主动与规划的铁路、水路配合,注重对港口和铁路站场的衔接,共同构造安全有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潜力和运输效益,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
所在地的地质地貌、地层构造,以及水文地质,也会对县道公路网的布局起重要影响。宣州区位于皖南山地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带,地貌格局比较复杂。宣州区南部多低山,中部属丘陵地形,北部以圩区为主。在南部和中部修建公路时,因有零星残丘蛰伏于宽广岗地之上,线形受到限制,公路的造价较高。另外,宣州区域内水库密布,部分线路沿圩堤布设,线形易受圩堤走向的限制。因此在布设县道公路网时需谨慎考虑各种地理地质和自然景观因素。
县道公路网规划要服从高等级公路规划,做到整体路网技术等级结构协调。本次县道网规划需要遵循的上层路网规划有《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和《安徽省普通省道网规划(2016-2030年)》。宣州区境内国省道规划情况如下图和表所示。
图6-1 宣州区国省干线公路布局图
宣州区普通国省道规划线路一览表 表6-4
序号 |
路线代码 |
路线
全称 |
路线
简称 |
路线桩号 |
管养里程
(km) |
线路里程
(km) |
起点 |
终点 |
主要控制点 |
|
起点 |
终点 |
|||||||||
1 |
G318 |
山海关-深圳 |
山深线 |
57.698 |
123.822 |
66.124 |
66.124 |
百花桥 |
文昌 |
宣城 |
2 |
G329 |
克什克腾-黄山 |
克黄线 |
66.828 |
128.278 |
61.45 |
61.45 |
大王村 |
九连山 |
宣城 |
国道合计 |
|
|
|
|
|
127.574 |
|
|
|
|
1 |
S104 |
合肥-宣城 |
合宣路 |
0 |
108.238 |
108.238 |
108.238 |
与当涂县界点 |
宣州区与宁国市交界处(港口) |
水阳、养贤、青湖(朱桥)、五星、双桥、黄渡 |
2 |
S206 |
水阳-丁家桥 |
水丁路 |
0 |
84.094 |
84.094 |
84.094 |
S239(芜太公路) |
鼓楼铺 |
水阳、养贤、杨柳、高桥 |
3 |
S207 |
文昌-岩寺 |
文岩路 |
0 |
50.539 |
50.539 |
50.539 |
文昌 |
宣州区与宁国市分界处(方塘) |
文昌、杨柳、周王、溪口 |
4 |
S335 |
青湖-麒麟 |
青麒路 |
0 |
31.41 |
31.41 |
31.41 |
青湖(狸桥) |
与芜湖S335交接点 |
青湖(狸桥、小河口) |
5 |
S341 |
卢村-泾县 |
卢泾路 |
0 |
55.595 |
55.595 |
55.595 |
老费村(宣州区与广德分界点) |
宣州区与泾县分界点(扎门) |
水东、黄渡、新田、周王 |
6 |
S465 |
杨滩-新田 |
杨新路 |
35.898 |
38.098 |
2.2 |
2.2 |
宁国市与广德县交界 |
宁国市与宣州区交界 |
杨滩、港口、新田 |
7 |
S604 |
环南漪湖公路 |
南漪湖环线 |
0 |
60.58 |
60.58 |
60.58 |
狸桥收费站 |
郎溪与宣州区交界 |
宣城、郎溪 |
省道合计 |
|
|
|
|
|
392.656 |
|
|
|
|
宣州区国省道合计 |
|
|
|
|
|
520.23 |
|
|
|
根据上层路网规划方案初步规划方案,宣州区国省干线公路将形成“三纵五横一环”国省干线布局形式,届时宣州区国省干线公路里程将达到520公里,规划实施后国省道公路网里程将增加205公里,大大增加宣州区干线公路网覆盖率。宣州区规划新增国省道占用现有县道公路情况如下表所示。
规划国省道占用县道公路里程统计表 表6-5
原编号 |
线路名称 |
国省道编号 |
线路名称 |
是否全部路段 |
里程(km) |
X003 |
狸宣路 |
S335 |
青麒路 |
否 |
4.525 |
X004 |
杨华路 |
S207 |
文岩路 |
是 |
31.615 |
X010 |
昝狸路 |
S604 |
南漪湖环线 |
否 |
7.312 |
X012 |
环圩路 |
S206 |
水丁路 |
否 |
11.123 |
X014 |
仁刘路 |
S335 |
青麒路 |
是 |
4.033 |
X017 |
宣南路 |
G318 |
山深线 |
否 |
6.532 |
X019 |
宣古路 |
G329 |
克黄线 |
否 |
5.303 |
合计 |
70.443 |
相关上位路网规划落实后,宣州区域内将有国道127.574公里,省道392.656公里,剩有县道222.764公里。本次规划在此基础上进行县道网布局研究。
采用“分层布局法”规划宣州区县道网络,共分为三个层次:主干层、联络层和路网完善线路。
1、主干层县道
结合国家公路网规划和安徽省国省道干线公路网规划,对县城——重点乡镇、重点乡镇——重点乡镇等层次的节点增加覆盖线路,兼顾对沿线的开发区、产业园区、景区、工业园区、铁路场站及高速互通的覆盖,主要作用是为县域的客、货流提供快速通道服务。一般以三级以上公路为主,其中高速公路互通连接线一般以二级公路连接。
2、联络层县道
在上述主干层县道公路网的基础上,布设联络层县道公路网,主要是增加主干层县道与未覆盖行政、经济、交通类结点之间的联络线,是主干层的必要补充,与主干层路网共同构成了县道公路网的总体结构,主要承担解决区域性交通需求和对主干层县道以及国省干线公路的分流和集散的功能。
3、路网完善线路
对上述两个层次分析确定的县道网布局进行完善,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进行线路的延伸,对穿越乡镇区域作必要的绕越处理,对路网密度偏少区域进行适当加密,以保证网络的整体均衡性和可达性。
根据宣州区现状道路网状况,结合新一轮国省道公路网规划和各类结点,经研究,到规划期末,2030年宣州区将形成“八射十纵六横十四联”的县道公路网,规划县道总里程722.296公里,扣除重复里程后共691.907公里。线路布局方案及主要功能如下。
1、八射
Ø 射一:宣狸路(X101)
线路方案:宣狸路起点为宣州城区阳德西路,终于狸桥镇604省道,线路利用现有003县道、009县道和015乡道,规划线路里程约44.617公里,其中与104省道共线3.143公里,与604省道共线1.521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一级和二级。
线路功能:一是宣州城区与五星乡,朱桥乡和狸桥镇等乡镇之间交通联系的主要道路;二是连接104省道和604省道的交通通道。
Ø 射二:宣洪路(X102)
线路方案:宣洪路起于宣州城区水阳江大道,向东至洪林镇宣州郎溪交界处,线路利用并延伸现有015县道,线路里程27.534公里,其中与318国道共线4.036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二级和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宣城城区与双桥办事处、沈村镇和洪林镇等乡镇之间联系的主要道路;二是连接318国道和604省道的交通通道。
Ø 射三:宣向路(X103)
线路方案:宣向路起点为宣州区九州市场,终点为向阳办事处,为现有线路,线路里程10.433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二级。
线路功能:一是加强宣州区与向阳办事处之间的联系;二是加强与318国道的衔接。
Ø 射四:宣港路(X104)
线路方案:宣港路起于宣州城区宁港路,向南至黄渡乡宣州宁国交界处,为现有线路,线路里程22.859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二级。
线路功能:一是宣城城区与向阳办事处、黄渡乡和宁国市港口镇等乡镇之间联系的主要道路;二是连接318国道和341省道的交通通道。
Ø 射五:金周路(X105)
线路方案:金周路起于金坝办事处318国道,终于周王镇207省道,线路里程17.338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向阳办事处和周王镇等乡镇之间交通联系的道路;二是连接318国道和207省道的交通通道。
Ø 射六:宣杨路(X106)
线路方案:宣杨路起于飞彩办事处318国道,终于杨柳镇206省道,线路里程20.837公里,其中与207省道共线0.301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宣州城区与飞彩办事处、金坝办事处和杨柳镇等乡镇之间交通联系的主要道路;二是连接318国道和206省道的交通通道。
Ø 射七:飞寒路(X107)
线路方案:飞寒路起于飞彩办事处329国道,向西终于寒亭镇宣州芜湖交界处,线路里程9.974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飞彩办事处与寒亭镇之间联系的主要交通道路;二是连接329国道和209县道的交通通道。
Ø 射八:宣养路(X108)
线路方案:宣养路起点为宣州综合码头,终于养贤乡404县道,线路里程20.846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宣州城区与养贤乡之间联系的主要交通道路;二是连接206省道、104省道和404县道的交通通道;三是宣州综合码头对外集疏运道路。
2、十纵
Ø 纵一:洪姚路(X201)
线路方案:洪姚路起于洪林镇303县道,终点为郎溪县姚村乡,线路利用并延伸现有006乡道,线路里程13.810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洪林镇与郎溪县姚村乡之间联系的主要交通道路;二是连接303县道、604省道和318国道的交通通道。
Ø 纵二:洪孙路(X202)
线路方案:洪孙路起于洪林镇102县道,终于孙埠镇329国道,线路利用现有026和044乡道,线路里程24.644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二级和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洪林镇与孙埠镇之间联系的主要交通道路;二是连接102县道、318国道和329国道的交通通道。
Ø 纵三:狸南路(X203)
线路方案:狸南路起于狸桥镇宣州高淳交界处,南至南湖村南漪湖,线路主要利用现有002乡道,线路里程20.462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加强狸桥镇对外交通联系;二是连接301县道、302县道和335省道的交通通道。
Ø 纵四:沈孙路(X204)
线路方案:沈孙路起于沈村镇604省道,向南至孙埠镇老104省道,线路利用现有006县道、007县道和005乡道,线路里程18.898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二级。
线路功能:一是沈村镇与孙埠镇之间联系的主要交通道路;二是连接604省道、318国道和老104省道的交通通道。
Ø 纵五:黄华路(X205)
线路方案:黄华路起于黄渡乡104省道,终于溪口镇207省道,线路利用现有052乡道,线路里程28.112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黄渡乡与溪口镇之间联系的主要交通道路;二是连接104省道、341省道和207省道的交通通道。
Ø 纵六:黄溪路(X206)
线路方案:黄溪路起于黄渡乡104省道,终于溪口镇宣州泾县交界处,线路利用现有005县道和045乡道,线路里程37.893公里,其中与341省道共线0.421公里,与207省道共线0.662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二级和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黄渡乡、新田镇与溪口镇等乡镇之间交通联系的主要道路;二是连接104省道、341省道和207省道的交通通道。
Ø 纵七:向周路(X207)
线路方案:向周路起于向阳办事处329国道,终于周王镇207省道,线路利用现有019乡道和005县道,线路里程27.459公里,其中与206县道共线1.672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二级。
线路功能:一是向阳办事处、新田镇与周王镇之间联系的主要交通道路;二是连接329国道、104省道和207省道的交通通道。
Ø 纵八:环圩路(X208)
线路方案:环圩路南起水阳镇335省道,向北终于雁翅互通,线路利用现有012县道,线路里程27.299公里,其中与104省道共线9.758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二级。
线路功能:一是加强水阳镇对外交通联系;二是芜雁高速公路雁翅互通的一条重要连接线。
Ø 纵九:古杨路(X209)
线路方案:古杨路起于古泉镇329国道,终于杨柳镇306县道,线路利用现有022乡道和023乡道,线路里程30.027公里,与318国道共线1.223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古泉镇、寒亭镇与杨柳镇等乡镇之间交通联系的主要道路;二是连接329国道、318国道、207省道和306县道的交通通道。
Ø 纵十:文奚路(X210)
线路方案:文奚路起点为文昌镇沿河村,终点为文昌镇福川村,线路利用现有020乡道,线路里程14.011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二级。
线路功能:一是加强文昌镇与芜湖市南陵县弋江镇以及宣城市泾县昌桥镇之间的联系;二是连接318国道和306县道的交通通道。
3、六横
Ø 横一:狸水路(X301)
线路方案:狸水路起点为狸桥镇335省道,向西终于208县道,线路利用现有007乡道、008乡道和024乡道,线路里程30.613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横向联系狸桥镇和水阳镇的主要交通道路;二是连接335省道、206省道和208县道的交通通道。
Ø 横二:狸小路(X302)
线路方案:狸小路起点为狸桥镇335省道,向西终于104省道,为现有线路,线路里程23.078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联系狸桥镇与水阳镇之间联系的主要交通道路;二是连接335省道和104省道的交通通道;三是加强景域谷景区、白马山庄和狸桥高立洪生态休闲度假区等景区对外联系。
Ø 横三:沈南路(X303)
线路方案:沈南路起于沈村镇204县道,向东终于南湖村宣州郎溪交界处,线路利用现有035乡道,线路里程20.672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沈村镇、洪林镇与飞鲤镇等乡镇之间交通联系的主要道路;二是连接204县道、604省道和201县道的交通通道。
Ø 横四:古红路(X304)
线路方案:古红路起于古泉镇麒麟大道,向西终于古泉镇宣州芜湖交界处,线路利用现有032乡道和033乡道,线路里程16.357公里,其中与329国道共线0.753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二级和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古泉镇和芜湖县红杨镇之间联系的主要道路;二是连接麒麟大道和329国道的交通通道。
Ø 横五:黄寒路(X305)
线路方案:黄寒路起于黄渡乡104县道,向西终于寒亭镇宣州芜湖交界处,线路利用现有001乡道和028乡道,线路里程45.332公里,其中与106县道共线1.312公里,与318国道共线1.281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横向联系黄渡乡、金坝办事处和寒亭镇等乡镇的主要交通道路;二是连接104省道、207县道、105县道、206省道和318国道的交通通道。
Ø 横六:文溪路(X306)
线路方案:文溪路起于文昌镇210县道,向东终于溪口镇105县道,线路利用现有016县道和017乡道,线路里程28.337公里,其中与206省道共线0.924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文昌镇、杨柳镇、周王镇和溪口镇等乡镇之间交通联系的主要道路;二是连接411县道、341省道、206省道和210县道的交通通道。
4、十四联
Ø 联一:狸砖路(X401)
线路方案:狸砖路起于狸桥镇335省道,终点为高淳区砖墙镇,线路里程5.071公里,其中与301县道共线1.011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二级。
线路功能:一是狸桥镇与高淳区砖墙镇之间联系的主要交通道路;二是加强与301县道的衔接。
Ø 联二:张吴路(X402)
线路方案:张吴路起点为水阳镇张庄,终点为水阳镇吴村村,线路里程18.645公里,其中与301县道共线0.341公里,与104省道共线0.591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加强水阳镇对外交通联系;二是加强与335省道、104省道和206省道的衔接。
Ø 联三:雁符路(X403)
线路方案:雁符路起点为水阳镇雁翅社区,终点为水阳镇符桥村,线路里程14.205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加强水阳镇对外交通联系;二是加强与208县道、104省道和206省道的衔接。
Ø 联四:新六路(X404)
线路方案:新六路起点为朱桥乡新河村,终点为朱桥乡六甲村,线路利用现有013县道,线路里程5.876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增加一条新河庄港区对外集疏运通道;二是加强与206省道的衔接。
Ø 联五:石宝路(X405)
线路方案:石宝路起于养贤乡石山村,终于养贤乡宝圩村宣州芜湖交界处,线路里程15.726公里,其中与104省道共线1.078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加强宣州经济开发区对外交通联系;二是加强与104省道和206省道的衔接。
Ø 联六:锡泥路(X406)
线路方案:锡泥路起于绕城路,终于双桥办事处老104省道,线路里程2.963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一级。
线路功能:加强与老104省道的衔接。
Ø 联七:向金路(X407)
线路方案:向金路起于向阳办事处318国道,终于金坝办事处105县道,线路里程11.262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加强与318国道和105县道的衔接。
Ø 联八:杨周路(X408)
线路方案:杨周路起于杨柳镇206省道,终于周王镇341省道,线路利用现有048乡道,线路里程11.612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加强杨柳镇和周王镇之间的联系;二是加强与206省道和341省道的衔接。
Ø 联九:水龙路(X409)
线路方案:水龙路起于水东镇329国道,终点为龙泉洞景区,线路利用现有008县道,线路里程5.852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二级。
线路功能:一是加强龙泉洞景区对外交通联系;二是加强与329国道的衔接。
Ø 联十:水姚路(X410)
线路方案:水姚路起于水东镇329国道,终点为水东镇宣州郎溪交界处,线路里程10.107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水东镇与郎溪县姚村乡之间的联系的主要道路;二是加强与329国道和341省道的衔接。
Ø 联十一:溪爱路(X411)
线路方案:溪爱路起于溪口镇207省道,终点为泾县爱民村,线路利用部分现有010乡道,线路里程7.113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加强溪口镇与泾县之间的联系;二是加强与207省道的衔接。
Ø 联十二:黄水路(X412)
线路方案:黄水路起于黄渡乡104省道,终于水东镇329国道,线路利用部分现有031乡道,线路里程9.622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加强与329国道和104省道的衔接。
Ø 联十三:长里路(X413)
线路方案:长里路起于金坝办事处318国道,终于金坝办事处105县道,线路利用部分现有043乡道,线路里程15.302公里,其中与206省道共线0.361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加强与318国道、206省道和105县道的衔接。
Ø 联十四:周扎路(X414)
线路方案:周扎路起于周王镇207省道,终于周王镇宣州宁国交界处,线路利用现有016县道,线路里程7.498公里,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
线路功能:一是加强周王镇与宁国蔡村镇之间的联系;二是加强与207省道和306县道的衔接。
最终,宣州区将形成“八射十纵六横十四联”的县道公路网格局。规划总里程722.296公里,扣除重复里程后共691.907公里。具体见表6-6和图6-2。
宣州区县道公路网规划明细表 表6-6
线路
编号 |
线路
名称 |
线路
起点 |
线路
终点 |
里程
(公里) |
规划技术
等级 |
X101 |
宣狸路 |
阳德西路 |
狸桥镇(S604) |
39.953 |
一级、二级 |
X102 |
宣洪路 |
水阳江大道 |
洪林镇
(宣州郎溪交界处) |
23.498 |
二级、三级 |
X103 |
宣向路 |
宣州区九州市场 |
向阳办事处 |
10.433 |
二级 |
X104 |
宣港路 |
宣州城区宁港路 |
黄渡乡
(宣州宁国交界处) |
22.859 |
二级 |
X105 |
金周路 |
金坝办事处(G318) |
周王镇(S207) |
17.338 |
三级 |
X106 |
宣杨路 |
飞彩办事处(G318) |
杨柳镇(S206) |
20.536 |
三级 |
X107 |
飞寒路 |
飞彩办事处(G329) |
寒亭镇
(宣州芜湖交界处) |
9.974 |
二级、三级 |
X108 |
宣养路 |
宣州综合码头(S206) |
养贤乡(X404) |
20.846 |
三级 |
X201 |
洪姚路 |
洪林镇(X303) |
郎溪县姚村乡 |
13.810 |
三级 |
X202 |
洪孙路 |
洪林镇(X102) |
孙埠镇(G329) |
24.644 |
二级、三级 |
X203 |
狸南路 |
狸桥镇(宣州高淳交界处) |
南湖村南漪湖 |
20.462 |
三级 |
X204 |
沈孙路 |
沈村镇(S604) |
孙埠镇(老S104) |
18.898 |
二级 |
X205 |
黄华路 |
黄渡乡(S104) |
溪口镇(S207) |
28.112 |
三级 |
X206 |
黄溪路 |
黄渡乡(S104) |
溪口镇
(宣州泾县交界处) |
36.810 |
二级、三级 |
X207 |
向周路 |
向阳办事处(G329) |
周王镇(S207)) |
25.787 |
二级 |
X208 |
环圩路 |
雁翅互通 |
水阳镇(S335) |
17.541 |
二级 |
X209 |
古杨路 |
古泉镇(X304) |
杨柳镇(X306) |
28.804 |
三级 |
X210 |
文奚路 |
文昌镇沿河村 |
文昌镇福川村 |
14.011 |
二级 |
X301 |
狸水路 |
狸桥镇(S335) |
水阳镇(X208) |
30.613 |
三级 |
X302 |
狸小路 |
狸桥镇(S335) |
水阳镇(S104) |
23.078 |
三级 |
X303 |
沈南路 |
沈村镇(X204) |
南湖村
(宣州郎溪交界处) |
20.672 |
三级 |
X304 |
古红路 |
麒麟大道 |
古泉镇
(宣州芜湖交界处) |
15.604 |
二级、三级 |
X305 |
黄寒路 |
黄渡乡(X104) |
寒亭镇(珩琅互通) |
42.739 |
三级 |
X306 |
文溪路 |
文昌镇(X210) |
溪口镇(X411) |
27.413 |
三级 |
X401 |
狸砖路 |
狸桥镇(S335) |
高淳区砖墙镇 |
4.060 |
二级 |
X402 |
张吴路 |
水阳镇张庄 |
水阳镇吴村村 |
17.713 |
三级 |
X403 |
雁符路 |
水阳镇雁翅社区 |
水阳镇符桥村 |
14.205 |
三级 |
X404 |
新六路 |
朱桥乡新河村 |
朱桥乡六甲村 |
5.876 |
三级 |
X405 |
石宝路 |
养贤乡石山村 |
养贤乡宝圩村
(宣州芜湖交界处) |
14.648 |
三级 |
X406 |
锡泥路 |
绕城路 |
双桥办事处
(老S104) |
2.963 |
一级 |
X407 |
向金路 |
向阳办事处(G318) |
金坝办事处(X105) |
11.262 |
三级 |
X408 |
杨周路 |
杨柳镇(S206) |
周王镇(S341) |
11.612 |
三级 |
X409 |
水龙路 |
水东镇(G329) |
龙泉洞景区 |
5.852 |
二级 |
X410 |
水姚路 |
水东镇(G329) |
水东镇
(宣州郎溪交界处) |
10.107 |
三级 |
X411 |
溪爱路 |
溪口镇(S207) |
泾县爱民村 |
7.113 |
三级 |
X412 |
黄水路 |
黄渡乡(S104) |
水东镇(G329) |
9.622 |
三级 |
X413 |
长里路 |
金坝办事处(G318) |
金坝办事处(X105) |
14.941 |
三级 |
X414 |
周扎路 |
周王镇(S207) |
周王镇
(宣州宁国交界处) |
7.498 |
三级 |
合计 |
691.907 |
—— |
图6-2 宣州区县道公路网规划布局图
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结合宣州区实际情况,公路征地宽度参照值如下表所示。
宣州区公路路幅宽度标准参照表 表7-1
序号 |
规划等级 |
征地宽度(m) |
1 |
一级六车道 |
45.9 |
2 |
一级四车道 |
38.4 |
3 |
二级公路(12米路面) |
22.9 |
4 |
三级公路(7米路面) |
12.0 |
测算得到,宣州区2017-2030年县道公路建设总占地260公顷,约合3900亩。
根据宣州区县道公路网规划研究成果,规划期共需建设县道632.577公里;需新建60.057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458公里;二级公路19.678公里;三级公路38.921公里;需改建572.520公里,其中一级公路9.509公里,二级公路175.697公里,三级公路387.314公里。
根据历年宣州区公路建设成本的统计结果,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预测得到宣州区2017-2030年的县道公路建设投资成本如下表所示(仅为建安费,不含征地拆迁,不考虑未来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
宣州区各等级道路新建及改建单价表 表7-2
技术等级 |
类型 |
建安费(万元/公里) |
一级公路
(四车道) |
新建 |
1700 |
改建 |
900 |
|
一级公路
(六车道) |
新建 |
2000 |
改建 |
1200 |
|
二级公路
(12米路面) |
新建 |
950 |
改建 |
660 |
|
三级公路
(7米路面) |
新建 |
320 |
改建 |
230 |
根据测算,规划期内宣州区县道公路建设共需投资10.12亿元(注:以上测算投资仅为建安费用,且不考虑未来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其中2017-2020年需投资2.46亿元,年均投资0.615亿元;2021-2025年需投资4.02亿元,年均投资0.804亿元;2026-2030年需投资3.64亿元,年均投资0.728亿元。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相互衔接,依照县道公路网规划的总体布局、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根据具体路线交通量发展水平,以各规划期交通发展的客观需求为依据,以资金供给为约束条件,考虑到各规划期全社会公路网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考虑到相邻地区的交通建设发展等因素来安排公路建设分期实施计划。
县道公路网建设项目排序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1、布局方案设计与实施方案相结合的原则
县道公路网实施计划必须与农村公路网规划步骤紧密联系,一方面实施计划中的项目首先经过分析和评价过程,另一方面规划中的交通政策要与实施计划中的实际政策相一致。
2、计算机分析与专家决策相结合的原则
项目排序的计算量相当大,而为了保证各个项目的可比性,各项目的分析过程又是相同的,具有重复性,因此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排序。但由于实际情况是复杂的,对计算机运行所得到的结果还要由专家来进行分析选择,确定最后方案。在实施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可能还伴随着政策磋商的过程,因此必须与有关政策制定部门相协调,详细了解投资等有关政策。
3、统一分析与区别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对所有的备选项目进行比较,要对各备选项目进行评价。为了保证评价的可比性,在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上应保持一致。但由于各个项目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对某些项目进行单独分析,或者将项目分为不同类型,分别进行排序。
4、计划性与建议性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近期规划,在实施方案设计中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但当规划期较远时,许多因素无法确定,因此不可能也不必要制定详尽的计划,而只需给出建议性建设方向和框架,为决策者提供未来大致的图景,有时还要对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分别提供建议,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依据。
遵循以上原则,拟订各个时期公路网实施备选方案,建立评价体系和定量分析模型,获得满足各时期资金供给约束条件的较优实施序列方案。
路网建设项目排序的基本方法有:全部可能顺序比较法、项目一次性比较法、项目滚动排序法等。
1、全部可能的顺序比较法
最佳的公路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满足下面的条件:
As=max(As1,As2,…,Asn)
式中:As——N个实施方案中建设效益最大的方案;
Asi——第i个实施方案。
对于短期规划,只有几个建设项目的情况,可以将各种可能的实施序列一一比较,得到建设项目的实施序列。但对于规划期较长,建设项目较多的情形无法适用了。如果有N个路网建设项目,则其可能的实施序列有N!种,也就是说要对N个实施方案作出N!次评价,要对这么多个方案一一加以评价比较,即使在计算机上计算,也难以实现,因此必须找到一个适用的方法。
2、项目一次性比较法
目前常采用的一种较简单的方法,是对建设项目只进行一次评价比较,按得到的评价指标从优到劣的顺序确定路网建设项目的实施先后次序,这样只要对N个项目进行评价。然而实际上各项目可能的评价指标并不是静态的,上述比较代表一个时刻的情形。低优先次序的项目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高优先顺序,而高优先顺序的项目也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称为低优先顺序的(由于其它平行项目已经建设)。因此,一次性的项目比较方法也只适用于短期规划和项目较少情况。
3、项目滚动排序法
项目滚动排序法是一种动态的排序方法,它不像静态的一次性项目比较方法仅考虑了一个时刻而不能动态地反映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又不像全部可能顺序比较法那样计算量过大而难以实现。
项目滚动排序可以看成是一个公路网建设的模拟过程,重复地进行“比较——建设”的过程。在滚动的某一时刻,以项目重要度、满足交通需求的作用和项目投资为评价标准,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比较,选出最优的建设项目,进入建设序列。新项目进入后,改变了当前的路网指标。根据变化的目标,通过分析计算确定下一个进入建设序列的项目,直到所有项目建完为止。
在县道公路网规划方案实施中应用的是项目滚动排序。项目滚动排序是一种动态的排序方法,它不像静态的一次性项目比较方法仅考虑了一个时刻而不能动态地反映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又不像全部可能地顺序比较法那样计算量过大而难以实现。
项目滚动排序可以看成是一个公路网建设的模拟过程,重复地进行“比较—建设”的过程。在滚动的某一时刻,以项目重要度、满足交通需求的作用和项目投资为评价标准,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比较,选出最优的建设项目,进入建设序列。新项目进入后,改变了当前的路网指标。根据变化的指标,通过分析计算确定下一个进入建设序列的项目,直到所有项目建完为止。
公路建设项目的重要度是确定项目优先度的重要依据。公路建设项目重要度主要考虑的是建设项目沿线所服务的人口、建设项目所服务乡镇的国民生产总值。公路建设项目重要度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第
建设项目重要度;
——第
项目沿线乡镇人口;
——第
项目沿线乡镇国内生产总值;
——第
项目线路长度;
——分别为第
建设项目以上两项指标的权重。
在项目重要度计算得到的定量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项目投资、项目功能等其它因素,得到宣州区农村公路网建设项目实施序列。
宣州区县道网项目建设时序以产业发展、区域协调以及综合运输发展战略为指导,以项目重要度排序结果为依据,得出县道规划建设项目综合排序。本次规划2017-2030年建设序列如下表所示,建设里程总计632.577公里。其中,2017-2020年新建县道公路6.800公里,改建县道公路173.009公里;2021-2025年新建县道公路29.017公里,改建县道公路204.508公里;2026-2030年新建县道公路24.240公里,改建县道公路195.003公里。
宣州区2017-2030年县道公路网建设项目实施序列表 表7-3
时
序 |
序
号 |
线路
编号 |
线路
名称 |
起点 |
终点 |
建设里程
(公里) |
建设
方式 |
技术
等级 |
2017年
--
2020年 |
1 |
X101 |
宣狸路 |
金山口 |
S604 |
38.495 |
改建 |
一级、二级 |
2 |
X101 |
宣狸路 |
金山口 |
S604 |
1.458 |
新建 |
一级 |
|
3 |
X102 |
宣洪路 |
水阳江大道 |
洪林镇 |
20.904 |
改建 |
二级、三级 |
|
4 |
X102 |
宣洪路 |
水阳江大道 |
洪林镇 |
2.594 |
新建 |
三级 |
|
5 |
X103 |
宣向路 |
九州市场 |
向阳办事处 |
10.433 |
改建 |
二级 |
|
6 |
X202 |
洪孙路 |
X102 |
G329 |
21.896 |
改建 |
二级、三级 |
|
7 |
X202 |
洪孙路 |
X102 |
G329 |
2.748 |
新建 |
三级 |
|
8 |
X208 |
环圩路 |
雁翅互通 |
S335 |
17.541 |
改建 |
二级 |
|
9 |
X301 |
狸水路 |
S335 |
X210 |
30.613 |
改建 |
三级 |
|
10 |
X403 |
雁符路 |
雁翅社区 |
符桥村 |
14.205 |
改建 |
三级 |
|
11 |
X406 |
锡泥路 |
绕城路 |
双桥办事处 |
2.963 |
改建 |
一级 |
|
12 |
X409 |
水龙路 |
水东镇 |
龙泉洞 |
5.852 |
改建 |
二级 |
|
13 |
X410 |
水姚路 |
G329 |
水东镇 |
10.107 |
改建 |
三级 |
|
小计 |
179.809 |
|
|
|||||
2021年--
2025年 |
1 |
X105 |
金周路 |
G318 |
S207 |
14.920 |
改建 |
三级 |
2 |
X105 |
金周路 |
G318 |
S207 |
2.418 |
新建 |
三级 |
|
3 |
X107 |
飞寒路 |
G329 |
寒亭镇 |
8.910 |
改建 |
三级 |
|
4 |
X107 |
飞寒路 |
G329 |
寒亭镇 |
1.064 |
新建 |
三级 |
|
5 |
X108 |
宣养路 |
S206 |
X404 |
20.846 |
改建 |
三级 |
|
6 |
X201 |
洪姚路 |
X302 |
姚村乡 |
10.770 |
改建 |
三级 |
|
7 |
X201 |
洪姚路 |
X302 |
姚村乡 |
3.040 |
新建 |
三级 |
|
8 |
X205 |
黄华路 |
S104 |
S207 |
23.733 |
改建 |
三级 |
|
9 |
X205 |
黄华路 |
S104 |
S207 |
4.379 |
新建 |
三级 |
|
10 |
X207 |
向周路 |
G329 |
S207 |
19.892 |
改建 |
二级 |
|
11 |
X209 |
古杨路 |
G329 |
X306 |
28.804 |
改建 |
三级 |
|
12 |
X210 |
文奚路 |
沿河村 |
福川村 |
14.011 |
改建 |
二级 |
|
13 |
X303 |
沈南路 |
X204 |
南湖村 |
9.328 |
改建 |
三级 |
|
14 |
X303 |
沈南路 |
X204 |
南湖村 |
11.344 |
新建 |
三级 |
|
15 |
X304 |
古红路 |
麒麟大道 |
古泉镇 |
15.604 |
改建 |
二级、三级 |
|
16 |
X306 |
文溪路 |
X212 |
X412 |
23.123 |
改建 |
三级 |
|
17 |
X306 |
文溪路 |
X212 |
X412 |
4.290 |
新建 |
三级 |
|
18 |
X401 |
狸砖路 |
S335 |
砖墙镇 |
4.060 |
改建 |
二级 |
|
19 |
X404 |
新六路 |
新河村 |
六甲村 |
5.876 |
改建 |
三级 |
|
20 |
X411 |
溪爱路 |
S207 |
爱民村 |
4.631 |
改建 |
三级 |
|
21 |
X411 |
溪爱路 |
S207 |
爱民村 |
2.482 |
新建 |
三级 |
|
小计 |
233.525 |
|
|
|||||
2026年—
2030年 |
1 |
X106 |
宣杨路 |
G318 |
S206 |
17.126 |
改建 |
三级 |
2 |
X106 |
宣杨路 |
G318 |
S206 |
3.410 |
新建 |
三级 |
|
3 |
X203 |
狸南路 |
狸桥镇 |
鲁村 |
20.462 |
改建 |
三级 |
|
4 |
X204 |
沈孙路 |
S604 |
老S104 |
18.898 |
改建 |
二级 |
|
5 |
X206 |
黄溪路 |
S104 |
溪口镇 |
35.658 |
改建 |
二级、三级 |
|
6 |
X206 |
黄溪路 |
S104 |
溪口镇 |
1.152 |
新建 |
三级 |
|
7 |
X305 |
黄寒路 |
X104 |
珩琅互通 |
23.061 |
改建 |
二级 |
|
8 |
X305 |
黄寒路 |
X104 |
珩琅互通 |
19.678 |
新建 |
二级 |
|
9 |
X402 |
张吴路 |
张庄 |
吴村村 |
17.713 |
改建 |
三级 |
|
10 |
X405 |
石宝路 |
石山村 |
宝圩村 |
14.648 |
改建 |
三级 |
|
11 |
X407 |
向金路 |
G318 |
X105 |
11.262 |
改建 |
三级 |
|
12 |
X408 |
杨周路 |
S206 |
S341 |
11.612 |
改建 |
三级 |
|
13 |
X412 |
黄水路 |
S104 |
G329 |
9.622 |
改建 |
三级 |
|
14 |
X413 |
长里路 |
G318 |
X105 |
14.941 |
改建 |
三级 |
|
小计 |
219.243 |
|
|
|||||
合计 |
632.577 |
|
|
宣州区县道公路网现状里程为293.207公里,根据上层路网规划,有66.410公里县道公路将被规划国省道占用,调整后县道剩余226.797公里,本次规划县道共691.907公里,较现状增加了398.7公里,增长1.36倍。
宣州区县道公路网规划前后路网密度对比表 表8-1
评价指标 |
单位 |
2016年 |
2030年 |
增长比率(%) |
规模 |
公里 |
293.207 |
691.907 |
135.98% |
面积密度 |
公里/平方公里 |
0.14 |
0.30 |
114.29% |
人口密度 |
公里/万人 |
3.30 |
5.61 |
70.00% |
经济密度 |
公里/亿元 |
1.01 |
0.58 |
-42.57% |
区域网值 |
—— |
0.67 |
1.52 |
126.87% |
节点连通度 |
—— |
0.96 |
1.98 |
106.25% |
由以上各表数据可以看出,规划后宣州区县道公路网规模大幅增加,面积密度、人口密度、区域网值和节点连通度等指数增长明显,这表明规划期末宣州区县道公路交通服务水平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宣州区县道公路网布局方案遵循县道网规划编制办法,并与相关管理部门积极沟通。保证本次规划研究的县道网方案既符合省厅的认定标准,又能最大程度的考虑实际情况,切实做到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服务农村生产生活。根据规划研究成果,宣州区辖区内41个行政类结点、43个经济类结点、21个交通类结点均有县道及以上等级公路覆盖,节点连通度由现状的0.96提升为1.98。
根据规划研究成果,到2030年,宣州区将有县道公路691.907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0.967公里;二级公路218.234公里;三级公路462.706公里。
宣州区县道网技术等级统计 表8-2
年份 |
一级
(km) |
二级
(km) |
三级
(km) |
四级
(km) |
合计
(km) |
路网等级
水平指数 |
2016年 |
0 |
63.760 |
229.447 |
0 |
293.207 |
2.78 |
2030年 |
10.967 |
218.234 |
462.706 |
0 |
691.907 |
2.65 |
由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宣州区规划县道高等级公路里程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路网等级水平指数由2.78提升为2.65,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比重从2016年的21.74%增加到2030年的33.13%。
县道公路建设项目属于公益性设施,它所服务的对象为广大农村出行者,它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最大限度满足人们需求为宗旨。一方面,县道公路网的规划建设可改善各乡镇之间的可达性,增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县道公路规划建设可对地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县道公路建设对地区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路投资活动本身对增加地区国民产值、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另一部分是公路建成通车后,因通行能力增加、行车条件改善,带来运输费用的降低,运输时间的节约,交通事故的减少等由公路使用者直接获取的经济效益,以及因缓解交通“瓶颈”制约,改善投资环境而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的巨大波及作用,后者较前者而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宣州区县道公路网规划具有较大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
1、大大缩短了宣州区与周边县市、宣州区主城区与副中心城市、重点乡镇以及县域其它乡镇之间的时空距离,畅通了交通联系,节省了城乡居民出行时间和出行成本。
2、宣州区规划县道公路网全部达到三级及以上公路技术等级,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道路运输条件的改善一方面可以提高客、货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交通事故,增加行车安全性。
3、宣州区规划形成“八射十纵六横十四联”布局的县道公路网,进一步完善了现有公路网布局形态,并且加强了与国省干线公路的衔接,减少了节点之间的绕行距离,可以节约交通运输工具的燃油消耗等。
县道公路网的建设,除改善整个区域交通状况所获得的技术和经济效益,最主要的还是方便了居民的出行,这部分效益难以用货币直接计量。宣州区县道公路网规划对社会影响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宣州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宣州区道公路网规划综合了考虑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以及交通运输的发展的要求,它的建设完善会进一步完善县域城镇体系布局,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运输规模的扩大和运输效率的提高,促进城镇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从而加快城市化进程。
县道公路网规划实施后,将与规划国省道共同构成宣州区干线公路网络,发挥道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作为农村公路的骨架层,技术等级结构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公路设施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将促进宣州区公路交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公路交通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一部分,将促进宣州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2、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县道公路建设的稳步推进,将为农村产业多元化奠定坚实的交通基础,多层次的农村流通体系将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间及农村地区与其他地区间的人员、物资交流将更加频繁,将促进乡镇工业和商贸、乡村旅游、新兴农村物流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宣州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随之不断增长。县道公路网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公路网系统,进一步扩大了干线公路网的服务范围和深度,有效地实现了农村物流系统与城市物流系统之间的对接,为农村物流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的需求,极大地推动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及地区经济的繁荣。
3、改善农村出行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村客运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交通部门把农村客运网络化作为推进交通运输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措施。县道公路网规划的实施,农村出行条件将大大改善,城乡之间的交通流将更加便利和通畅,为推进客运班线通达工程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4、改善农村投资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县道公路网的建设将为广大农村地区加强对外交通联系奠定基础,高效的交通优势将为宣州区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大规模农产品的聚集和扩散。不仅可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出行需求,更能推进农村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投资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5、减少交通事故,改善空气质量
县道公路网的建成,提高了农村公路网的整体服务水平,将缓解目前出现的局部道路拥挤问题,从而减少由于道路拥挤产生的环境污染,从而改善环境质量,并且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率,保证沿线居民的安居乐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路网的改进,交通量将大幅度上升,交通噪声和废气排放造成的污染,将给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公路的建设和交通走廊,应避免给周围的环境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发达工业国家,尤其是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是决定公路项目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对于宣州区县道公路的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涵盖面很广,因为公路处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和综合交通系统中,公路网建设和运营所影响的环境,不仅有生活环境、生态环境,还有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其中,对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主要依靠定性分析,因此,在宣州区县道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中,重点考虑生活、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道路噪声和汽车排放污染物浓度进行分析。
1、噪声控制措施
(1)采取防护措施降低噪声影响
项目设计阶段应对沿线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点进行噪声监测,线位选择时应考虑到噪声敏感区的防护距离,施工阶段应当采取妥善措施予以处理如调整作业时间,避免夜间施工等。
(2)适当开发低噪声路面
开发低噪声路面是降低交通噪声、减少噪声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经过人口密集城镇的路段,开发低噪声路面显得尤其重要。
2、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1)制定与完善机动车的排放标准
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制定与完善法规及排放标准,建立一套机动车污染监督机构和法规,地方应有适合本区域状况的管理办法。
(2)加强道路绿化
道路绿化,特别是植树绿化对改善公路网大气污染具有一定的作用。以下几种树木在抗污染、吸毒、防尘方面有积极作用,乔木有:柏、广玉兰、女贞、枫香、银杏、悬铃木(法国梧桐);灌木有:海桐、木芙蓉等。
县道公路网的扩建和新建必将占用新的土地,对土地利用产生影响,在公路建设用地越来越受到严格控制的状况下,对宣州区公路用地控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公路建设用地的控制对于保证未来降低公路建设费用,贯彻规划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需要地方政府、城市规划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
2、所有公路建设用地控制应因地制宜相互协调,在节约用地的基本原则上适当为日后发展留有余地;
3、建设项目必须根据规划走向等级进行用地控制,即先控制后施工,避免建设需要大范围居民拆迁、占用大量耕地等。
宣州区的规划县道命名和编号规则按照《宣城市县道公路网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关于县道命名和编号规则确定。
以起终点行政结点名称第一个汉字加“路”组成,如起于宣城市区,终于宣州区狸桥镇,则命名“宣狸路”;如起终点为非行政结点,则以起终点具代表性的名称第一个汉字加“路”组成。
为便于管理和使用,本轮县道网编号具体编号原则如下:
1、编号由字母和数字共10位构成,如“X101341822”,其中,“X”反映县道的性质;“101”反映线路的类型、方向和顺序;“341802”为宣州区行政代码。
2、“101”:第一位“1”表示线路方向和类型,“01”表示为顺序码。
“1”开头表示由县城(市、区)向外辐射的树状县道网,顺序码从正北方向顺时针依次增大;
“2”开头表示南北纵向县道编号,顺序码从东向西依次增大;
“3”开头表示东西横向县道编号,顺序码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4”开头表示归类中不属于上述三种类型的其他县道编号。各县(市、区)可从X401起编,先南北向线路,顺序码从北向南依次增大,后东西向线路,顺序码自东向西依次增大。
根据以上县道命名和编号原则,宣州区规划县道命名和编号结果如下列表所示。
宣州区规划县道命名和编号 表9-1
序号 |
路线编号 |
路线名称 |
起点名称 |
终点名称 |
经过主要节点控制点 |
1 |
X101 |
宣狸路 |
金山口 |
狸桥镇(S604) |
五星、四合、九保、朱桥、浑水、魏村、金凤、南湖、安徽南漪湖昆山生态旅游 |
2 |
X102 |
宣洪路 |
水阳江大道 |
洪林镇(宣州郎溪交界处) |
双桥、双塘、棋盘、七景 |
3 |
X103 |
宣向路 |
宣州区九州市场 |
向阳办事处 |
陈山遗址、向阳 |
4 |
X104 |
宣港路 |
宣州城区宁港路 |
黄渡乡(宣州宁国交界处) |
红太阳博物馆、乌边、杨林 |
5 |
X105 |
金周路 |
金坝办事处(G318) |
周王镇(S207) |
里仁、红洋、周王 |
6 |
X106 |
宣杨路 |
飞彩办事处(G318) |
杨柳镇(S206) |
金坝、张合、兴安 |
7 |
X107 |
飞寒路 |
飞彩办事处(G329) |
寒亭镇(宣州芜湖交界处) |
光荣冲、院墙朱、肖北 |
8 |
X108 |
宣养路 |
宣州综合码头(S206) |
养贤乡(X404) |
宣州综合码头、石山、仁义、张埂 |
9 |
X201 |
洪姚路 |
洪林镇(X303) |
郎溪县姚村乡 |
七景、宣茶 |
10 |
X202 |
洪孙路 |
洪林镇(X102) |
孙埠镇(G329) |
施村、大青山、三里 |
11 |
X203 |
狸南路 |
狸桥镇(宣州高淳交界处) |
南湖村南漪湖 |
蒋山、金云、南湖 |
12 |
X204 |
沈孙路 |
沈村镇(S604) |
孙埠镇(老S104) |
沈村、岗桥、丁店、建国、西马、正兴 |
13 |
X205 |
黄华路 |
黄渡乡(S104) |
溪口镇(S207) |
柏舰、四和、华阳 |
14 |
X206 |
黄溪路 |
黄渡乡(S104) |
溪口镇(宣州泾县交界处) |
黄渡、梅清、新秦、溪口、溪口假日营地公园 |
15 |
X207 |
向周路 |
向阳办事处(X413) |
周王镇(S207)) |
峄山、成熟、梅清、新田现代农业园区 |
16 |
X208 |
环圩路 |
雁翅互通 |
水阳镇(S335) |
管家、裘公、丁湾、凤联、雁翅互通、雁翅 |
17 |
X209 |
古杨路 |
古泉镇(G329) |
杨柳镇(X306) |
肖北、管南、义兴、天门、三长 |
18 |
X210 |
文奚路 |
文昌镇沿河村 |
文昌镇福川村 |
沿河、贾公、施田、福川 |
19 |
X301 |
狸水路 |
狸桥镇(S335) |
水阳镇(X208) |
狸桥、水阳、水阳生态观光园、坊桥、裘联 |
20 |
X302 |
狸小路 |
狸桥镇(S335) |
水阳镇(S104) |
狸桥、白马山庄、景域谷景区、东云 |
21 |
X303 |
沈南路 |
沈村镇(X204) |
南湖村(宣州郎溪交界处) |
沈村、胡村、南湖 |
22 |
X304 |
古红路 |
麒麟大道 |
古泉镇(宣州芜湖交界处) |
桃岱催、前陶、大章湖 |
23 |
X305 |
黄寒路 |
黄渡乡(X104) |
寒亭镇(珩琅互通) |
黄渡、河村、荷花塘、管南、营盘、福定 |
24 |
X306 |
文溪路 |
文昌镇(X210) |
溪口镇(X411) |
新龙、高桥、双乐 |
25 |
X401 |
狸砖路 |
狸桥镇(S335) |
高淳区砖墙镇 |
卫东 |
26 |
X402 |
张吴路 |
水阳镇张庄 |
水阳镇吴村村 |
吴村、新庆、双丰、银光、双盈、张庄 |
27 |
X403 |
雁符路 |
水阳镇雁翅社区 |
水阳镇符桥村 |
符桥、新珠、中联、雁翅 |
28 |
X404 |
新六路 |
朱桥乡新河村 |
朱桥乡六甲村 |
新河、新河庄港区 |
29 |
X405 |
石宝路 |
养贤乡石山村 |
养贤乡宝圩村(宣州芜湖交界处) |
大山庵、养贤 |
30 |
X406 |
锡泥路 |
绕城路 |
双桥办事处(老S104) |
—— |
31 |
X407 |
向金路 |
向阳办事处(G318) |
金坝办事处(X105) |
红太阳博物馆、里仁 |
32 |
X408 |
杨周路 |
杨柳镇(S206) |
周王镇(S341) |
净缝、兴洋 |
33 |
X409 |
水龙路 |
水东镇(G329) |
龙泉洞景区 |
碧山、龙泉洞景区 |
34 |
X410 |
水姚路 |
水东镇(G329) |
水东镇(宣州郎溪交界处) |
大汪、前进 |
35 |
X411 |
溪爱路 |
溪口镇(S207) |
泾县爱民村 |
金龙、谭村 |
36 |
X412 |
黄水路 |
黄渡乡(S104) |
水东镇(G329) |
安莲 |
37 |
X413 |
长里路 |
金坝办事处(G318) |
金坝办事处(X105) |
金坝、金梅岭军事旅游度假区、三合、里仁 |
38 |
X414 |
周扎路 |
周王镇(S207) |
周王镇(宣州宁国交界处) |
净逢、绿宝、扎门 |
一是加强与上位规划的对接,做好与《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安徽省普通省道网规划(2016-2030年)》、《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等相关上位规划的衔接工作。二是强化规划的执行力与约束力,充分发挥宣州区县道公路的指导作用,推动县道公路网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建设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对规划进行修编。
一是建立县道公路网建设项目库,针对不同路线特点选用建设标准,根据轻重缓急原则合理确定项目实施优先顺序。二是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满足省交通运输厅计划安排需要。三是落实责任主体,筹措县道公路建设资金,组织开展县道公路网建设、养护和管理。四是保证县道公路网建设用地,将县道公路规划项目用地纳入到土地利用长期规划之中。
一是大力争取省交通运输厅对宣州区农村交通发展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车购税资金、燃油税增量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用于交通项目资金。二是建设融资平台,用足用好相关政策,推进交通发展。三是争取宣城市和宣州区政府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每年从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向农村公路网建设倾斜。四是多渠道筹资,鼓励农村公路沿线受益单位和个人进行捐助,鼓励通过道路冠名权、路边资源开发、绿化权等筹集社会资金。
宣州区县道公路总量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因此未来一个时期也是农村公路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逐渐提上日程,因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积极完善管养制度,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的养护责任主体及管理程序、养护标准、资金拨付程序。通过实践和探索,总结经验,调整思路,不断改进操作模式,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管养体制。二是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确保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三是提高管理养护质量,保证公路的通达能力,发挥公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强化路政管理,巩固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成果,在抓好公路养护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路政管理,突出依法治路,确保公路畅通。
© 2025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