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
预计,全年接待游客1226万人次,增长25%,实现旅游收入91亿元,增长20.13%。
(一)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和,全面加强党建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抓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强化责任担当,自觉做到遵纪守法。积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确保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安全稳定。
(二)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情况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对照“八个有”标准,“五个好”工作目标,扎实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2019年完成7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3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区文化馆、图书馆、各乡镇综合文化站正常开展免费开放。完成“送戏进万村”演出任务194场,举办了“首届皖南花鼓戏戏剧节”孙埠、寒亭、杨柳专场;新创扫黑除恶题材皖南花鼓戏剧目《扫黑除恶》并在乡镇巡演13场。持续做好194个数字农家书屋管理维护工作,为全区194个农家书屋配送17072册图书,确保每个农家书屋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天;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已完成年度放映任务2328场,较好完成了全年文化惠民工程任务。
(三)群众文化活动
采取你“点单”我“配送”的模式,积极通过文化菜单“点菜”式服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共举办了5场“文化迎春·艺术为民”乡村春晚系列文艺活动,区文化馆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演出50余场。积极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红色经典电影展映”活动,“4.23世界读书日”阅读实践等活动,参加第四届“颂70年辉煌,读一本好书”有奖征文活动。图书馆为宣城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馆外流通点更新图书400册;在宣城市公安局宣州分局增设了馆外流通服务点,并配送图书1000册;书画院积极开展送春联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参加“第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及“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画作品展等活动,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受到较好的社会反响。
(四)文物与非遗工作
积极开展章氏宗祠二期维修、新四军二支队宿营地旧址、狸头桥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工程,预计年底完成区保单位胡家涝古宣纸遗址展示利用保护工程的维修。对市级文物保单位张果墓进行编制维修方案。组织专家对省保景德寺塔外墙粉刷工程进行验收;2019年新增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积极参加市区两级举办的“鉴宝江淮行·走进文房四宝之城-宣城”活动,邀请专家义务为广大市民鉴宝,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积极开展第四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第三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工作,皖南花鼓戏、皖南剪纸、草编艺术等多项非遗进校园授课,以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更好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2019年5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组织我区非遗项目参加市第九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通过此次活动较好地提升了我区非遗项目的知名度,为传承保护工作打下了较好地基础。
(五)文旅市场管理
积极落实安全生产“1+6+N”专项行动,出动检查人次约800人次,部署“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等消防安全检查专项行动,加强对网吧、KTV、星级酒店(农家乐)、A级景区安全生产检查,组织80多家文化旅游企业负责人参加全区文化旅游企业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了文化旅游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能力,规范了安全生产行为。积极开展“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打击各类侵权盗版、非法出版物制售行为。认真落实行政审批制度,较好地规范了文化市场经营秩序。
(六)文旅项目建设与创建
下发《宣州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年度工作方案》。积极准备全域旅游创建初评工作,参加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会,学习创建标准及其他地方先进经验,明确发展的责任和任务。对今年拟创建的星级农家乐、A级旅游村庄、旅游新业态等进行梳理摸排。指导中国官塘湖景区创成国家4A级景区,狸桥镇入选安徽省避暑旅游目的地,孙埠镇合义村创成AA级旅游村庄。2019年我区纳入安徽省文化旅游项目库项目43个,新增投资额54亿元;其中以水东大景区、亲心谷、昆山湖等为代表的重大文旅项目顺利推进,其中水东大景区总投资15亿元,完成朝阳河景观大道、老街主次入口广场等建设。编制《皖南“川藏线”宣州段杨华线沿线景观节点设计方案》规划;华阳社区、天竺村停车场已完工,增加停车位44个。“皖南川藏线”宣州段电子监控设备安装已完成。
(七)旅游营销工作
深化长三角区域旅游交流合作,邀请安徽旅游长三角深度营销中心(上海办事处)来宣州区踩线;依托《今日头条》、上海《旅游时报》,开展线上线下专题宣传推广;借助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安徽卫视等主流媒体推介宣州资源,在南京地铁、南京禄口机场、上海公交等城市综合体投放宣州旅游宣传78处。推动高速服务区旅游智慧化改造,增设宣州全域旅游导览1处;在宣城东高速出口新建旅游标示牌2块,皖南川藏线路段旅游标识牌4块。举办“寒亭卫浴桃花活动”、“洪林虾稻音乐会”等大小活动12场。突出微信等新媒体宣传实效,启动“醉美宣州”抖音大赛,抖音话题浏览量已达到332万人次,共有160部参赛作品,24部发布作品,单部最高点赞量达1.7万。“宣州文旅”官方抖音号获得4433个关注,总点赞量超13.9万,较好地推介了我区景区景点。
(八)积极开展扶贫工作
出台《宣州区2019乡村旅游扶贫行动实施办法》,鼓励贫困户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脱贫致富。拨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及大黄山国家公园绩效奖补资金30万元用于3个旅游扶贫重点村项目建设。完成第一批、第二批乡村旅游到户资金拨付工作,带动贫困户33户,68人,共计46853.16元。利用寒亭卫浴桃花节、溪口茶文化节、洪林虾稻丰收节等节庆活动,为贫困户设置“爱心消费、助力扶贫”专用摊位,开展农特产品、旅游商品售卖,累计有52户贫困户利用爱心摊位开展农特产品、旅游商品销售,实现销售收入达15500元,户均增收约300元。深入推进企业结对帮扶工作,动员企业为贫困户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搭建更大销售平台,截止目前有12家旅游业经营主体吸纳17人就业,4家旅游业经营主体与29户农户签订订单合同。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精心组织群众文化活动
持续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夯实村级文化阵地,结合地域文化特点,在特色资源上发力,努力打造具有当地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与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推进文物非遗保护工作
强化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对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持续推进非遗文化和旅游相融合及展示工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得到传承与保护。
(三)引导规范市场管理
配合执法部门对文化旅游市场进行检查,规范文化旅游市经营秩序,加强行业管理水平,提升行业竞争能力。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确保意见形态领域安全稳定。
(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与宣传力度
启动文化旅游“四大提升”行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智慧旅游体验中心建设和功能完善。积极推动宣酒小镇、鸦山古道开发建设,积极对接双峰山项目、世外桃源项目,争取项目落地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八个一”工程质量,促进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水平提档升级。
(五)加强慢性病防控工作、健康促进机关建设和健康促进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慢性病预防控制相关的健康主题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全面开展控烟工作,建设无烟党政机关,采取海报、折页、宣传单等方式进行控烟宣传和教育。做好慢性病防控工作、健康机关建设、健康促进工作、控烟工作的资金保障工作,确保创建工作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