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大洪水还未退尽,第二轮强降雨又肆虐宣城大地。宣郞广不断告急,桥梁被毁、交通中断、农田淹没…… 然而,地处水阳江上游的宣州区向阳街道却平稳地度过了这一轮又一轮的洪锋,抢险精准、救灾及时、社会安宁。 该街道地处城郊南部,河道上游。126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水阳江、华阳河、宛溪河三条河流,极易造成村庄被水围困和河堤堤埂漫破,危急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雨情就是“冲锋号”!汛情就是“动员令”。 6月20日,天蒙蒙亮,向阳村党总支书记胡金平就冲进雨中带着二位村委成员开始对全村的巡查。“杨大妈,您就安心待在楼上,冲锋舟一到我们就把您接出去!”上午九点,他第三次摸着齐腰深的水来到程村组杨爱芝老人家门前安慰道,尽管此时他浑身湿透,嘴唇铁青。十一点半,街道武装部带着冲锋舟及时赶到,转运成功。 此次救援也成为宣城市“6.20”暴雨中最早的转移,被记录下来。 7月2日傍晚,夏渡社区总支书记杨成义骑着电瓶车到村民组落实抢险队伍。突然一处水毁坑宕出现,他被掀翻在水中,胸部钻心疼痛,好长时间他才爬了起来。忙完后,他没言语一声,捂着胸口与其他同志一道巡埂至深夜子时,尽管一周来他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在家待着,我不放心!”他说。 在桐梓岗村桥头组,暮色中一个人拄着竹杆,探着齐胸深的水向150米开外的村庄走去。他就是村支委员陈世祥,虽步履蹒跚,但意志坚定。因为他清楚,这个孤岛晚上可能会发生什么,有他就有了党组织,他要为那12个老人小孩安全担当。 在街道办公室,已是下半夜二点多。虽然上下眼皮不停地打架,小叶依然克服着,不停地抹着风油精,全神贯注地盯着显示屏,不放过上级防指的任何一条命令。就在前一天,家在六安的父亲来宣城看她,她是即兴奋又忐忑,经深思熟虑后还是为父亲买了返程票,在车站见一面后又匆匆回到工作岗位。这位九零后党员叶菁亲身地体会了一把《背影》中主人的情感。 …… 连日来,像这样的故事太多、像这样“埋头苦干的人”也随处可见。 雨情考验着干部,水情考验着党员。向阳1800多名党员正是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吸收营养,坚信“为民服务为本,默默奉献为志”的理想信念。 可以看到,在向阳烈士的故土中,处处闪现着红袖章艳丽、处处闪耀着党章的光辉。 在以党员铸就的堤埂面前,洪水又岂能奈何! 他们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在“两学一做”党小组会上的诺言,不断践行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