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水阳镇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水阳镇人民政府> 美丽乡村
索引号: 组配分类: 美丽乡村
发布机构: 水阳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名称: 宣州区水阳镇新联行政村 桃园中心村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19-10-15 发布日期: 2019-10-15
索引号:
组配分类: 美丽乡村
发布机构: 水阳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名称: 宣州区水阳镇新联行政村 桃园中心村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19-10-15
发布日期: 2019-10-15
宣州区水阳镇新联行政村 桃园中心村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19-10-15 00:00 来源:宣州区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宣州区水阳镇新联行政村 桃园中心村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XUANZHOUQU SHUIYANGZHEN XINLIANXINGZHENGCUN TAOYUANZHONGXINCUN MEILIXIANGCUNJIANSHEGUIHUA
宣州区水阳镇人民政府 水立方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家评审意见回复
1、加强与水阳水环境治理规划的衔接,结合金
宝圩污水工程疏通村域水系、改善水环境。
答复:在村域规划中重点加强了村域水环境规划
的内容,结合金宝圩污水工程疏通村域水系、改善水
环境。
2、文本应进一步加强对“故宫匠人、马蹄荷叶
”定位的规划支撑。
答复:文本图件中增加了对“故宫匠人、马蹄荷
叶”定位的规划支撑,增加了文化墙展示村庄文化。
3、优化规划总平面布局,取消私自搭建违章建
筑,重要节点应进一步深化设计,以便增强规划指导
性,突显水乡风貌。补充竖向设计内容。
答复:结合专家意见优化了规划总平面布局,图
件中取消了私自搭建违章建筑,增加了相关节点设计
,在图件中增加了竖向设计。
4、复核投资估算,明确建设时序及近期建设计
划,以便更好地指导中心村建设。
答复:进一步复核投资估算,将投资进一步分为
近远期并列出近期项目实施一览表,使项目实施更具
有指导意义。
5、进一步按美丽乡村规划有关规定完善文本、
图件
答复:对照《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标准》进一步
完善文本及图件的表达。劣势分析
以问题导向
的村庄规划
水资源丰富——潦塘从村庄南北向穿村而过,水阳江从
村庄东侧流过
地理位置突出——溧芜高速高速下道口、潦塘生态垂钓
园位于村域东南侧、紧邻江苏省与雁翅社区
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蟹苗等养殖业面积规模较大
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道路系统不够完善、人居环
境较差
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育单一缓慢——产业规模发展零
散、产业之间融合较差、特色不够突出
产业调整、农民增收
环境整治、整村提升
特色提升、一村一品
特色
江南水乡?
特色农业?
生态休闲?
产业和居民需求:•需要新农民、新农业、新农村
•需要良好的软硬环境
•需要基础设施完善和环境优化
Swot分析——以问题为导向,凝练村庄特色发展与需求
优势分析
以现状调查为基础,以上位规划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以生活、生产为核心,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支撑,以
人居环境改善、特色风貌塑造为重点1、规划总则
1.1规划背景
1.2规划依据
1.3规划原则
1.4规划层次
1.5规划期限
1.6技术路线
2、村域规划
2.1区位分析
2.2村域概况
2.3上位规划解读
2.4村庄布点规划
2.5 产业发展规划
2.6 道路交通规划
2.7 公共设施规划
2.8 基础设施规划
2.9 防灾减灾规划
2.10建筑风貌控制引导
3、村庄建设规划
3.1 中心村现状概况
3.2 中心村发展定位
3.3 中心村空间结构
3.4 中心村用地布局
3.5 中心村配套落实
3.6 中心村道路交通
3.7 中心村基础设施
4、近期整治规划
4.1垃圾处理
4.2饮水安全
4.3卫生改厕
4.4房前屋后环境整治
4.5道路畅通
4.6污水处理
4.7沟渠整治
4.8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4.9村庄绿化
4.10村庄亮化
4.11十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分布图
4.12近期投资估算
总目录
6、附件
6.1现场调研
6.2村民代表大会对接
6.3初稿对接
6.4文本对接
6.5调查问卷分析
5、规划实施建议
5.1 村民自治
5.2 建房管理
5.3 环卫维护
5.4 景观养护1.1规划背景
1.2规划依据
1.3规划原则
1.4规划层次
1.5规划期限
1.6技术路线8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确保到2020年实现农村
人居环境阶段性明显改善;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
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发展乡村
特色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支持乡村创新创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示范合作社建设,
建立健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
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
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
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
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
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
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安徽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
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1规划背景
农村污水 农村垃圾 农村厕所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
2、《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 32000-2015)
3、《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标准》(DB34/T5011-2015)
4、《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
5、《安徽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6、《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总体规划(2015-2030年)》
7、《宣城市宣州区村庄布点规划(2013-2020)》
8、《宣州区水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0、国家、省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本次规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村域总体规划,规划范围为新
联行政村行政范围,规划面积为3.3平方公里;第二层次为中心村建设规
划,其中桃园中心村用地范围为4.13公顷。
统筹全域,对接镇区总体规划,构建村庄总体结构控制要求
乡愁立意,整合山水人文资源,提出村庄风貌特色控制要求
问题导向,立足村民实际需求,构建村庄发展的支撑体系
规划期限分为近远期,村庄建设规划期限为3-5年,近期为1年,村
域总体规划期限与镇总体规划期限保持一致。
近两年通过村庄整治工作,先期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第二步
通过产业的整合和发展,努力实现“兴业富民生活美”,通过文明公约
和长效机制的建设,致力于实现“文明和谐乡风美”。
1.3规划原则
1.2规划依据 1.4规划层次
1.5规划期限
91.6技术路线
102.1区位分析
2.2村域概况
2.3上位规划解读
2.4村庄布点规划
2.5 产业发展规划
2.6 道路交通规划
2.7 公共设施规划
2.8 基础设施规划
2.9 防灾减灾规划2.1区位分析
1、水阳镇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位于宣城市北部,水阳镇区位优势明显,隔江与芜湖、南
京、马鞍山相望,是连接苏南的重要通道,位于南京经济带、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内;芜
(湖)太(湖)公路、322省道穿境而过,水路直达长江,交通便捷。北与江苏省南京市郊
县高淳隔水阳江相望,距南京市区90公里;西70公里接华东重镇芜湖;去西北100公里为
“钢城”马鞍山市。绕镇而过的水阳江是皖东南进入万里长江的黄金水道,芜太高速、芜
申运河穿镇而过。
●地形地貌:
水阳镇位于水阳江的冲积平原上,地势南高北低,南北高差1米,地面吴淞高程在
5.5——14.6米之间,大部分地区高程为6—8米。全境地貌类型比较简单,仅有平原、河流
两种,总的特征为:河网交织,田园平整。大致格局为“三分水六分田,一分道路和庄
园”。
●气候环境:
水阳镇气候属中亚热带北缘气候类型。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温差大、雨量适中、
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偏东风多。光、温、水等气候条件优越,且配合比较良好,但季风
带来的灾害性气候仍不可避免。本镇地处中亚热带北部,雨量充沛,因此,影响到大气相
对湿度偏大,干燥度相对偏小。据气象部门近30年来资料表明,全镇年平均气温为15.9℃。
年平均气温最高值为17℃(出现在1961年),年平均气温最低值为15.4℃(出现在1969
年)。两者差值为1.6qE。
梅城镇
河湾村
122、新联村
新联村地处水阳镇北部,北靠凤联村,西与乾兴村接壤,南临雁翅
社区,东与江苏省高淳区隔河相望,水阳江位于村庄东侧,潦塘生态垂
钓园与溧芜高速出口位于村域东南侧,村域面积为3.3平方公里,境内水
资源丰富,水面面积1300亩,潦塘从村庄内南北向穿村而过,全村共14
个自然村,共727户,2167人,村庄产业以养殖业与种植业为主,其中种
植业以粮油棉为主,养殖业以稻田培育幼蟹、精养成蟹和大沟混养鱼虾
为主,村民人均纯收入13200元。
132.2村域概况
新联村地形平坦,境内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
新联村现状人口为2167人,727户,下辖14个自然村,分别为:竹元、周垾、长联、长垾、银坝、星斗、新联、新村、吴村、桃园、双
联、龙长、红光、高垾。
序号 自然村名称 人数(人) 户数(户)
1 竹元 100 31
2 周垾 249 53
3 长联 114 43
4 长垾 128 46
5 银坝 137 50
6 星斗 238 74
7 新联 125 45
8 新村 211 80
9 吴村 107 43
10 桃园 120 41
11 双联 209 73
12 龙长 171 55
13 红光 150 54
14 高垾 108 39
合计 2167 727
现状人口统计一览表
142.3上位规划解读
1、《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总体规划(2015-2030)》
(1)镇域空间布局
镇域空间形成“一核三星三片四轴”的总体空间结构。
“一核”——水阳镇区;
“三星”——雁翅、杨泗、裘公三个一般集镇;
“三片”——镇域内三个生态农业片区;
“四轴”——沿水阳江的航道发展轴线,
沿S206的南北向主要交通发展轴线
沿扁埂公路与江丰公路的城镇发展轴线。
(2)镇村体系规模等级结构
镇区:水阳镇区42000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
120平方米/人以内。
一般集镇:主要包括杨泗、裘公和雁翅三个社区。远
期人口分别控制在3000-4500人、4200-6000人、6000-
10000人左右,人均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米/人以内。
中心村:裘联村、丁湾村、长沟村、惠民村、乾兴村、
朝阳村、新庆村、新珠村、鳡圩村、双盈村、新建村、坊
桥村、双丰村、银光村、沙湾村、徐村村、吴村村、管家
村、符桥村、光明村、凤联村、中联村、新联村、惠丰村
共24个中心村,人口控制在不超过1000人以外,其中17个
中心村人口控制在200-500人,七个中心村人口控制在500-
1000人。
自然村:人口控制在不超过500人,其中朝阳村、关家
村、光明村、裘公社区、新联村人口控制在300-500人,
余控制在100-300人。
桃园中心村
152.3上位规划解读
1、《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总体规划(2015-2030)》
(3)镇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①第一产业
具体项目内容——
有机农业项目:光伏大棚、中华绒毛蟹引繁推广基地、现代化智能温室、水
生生态菜种研发推广基地等;
生态农业项目:水生蔬菜种植园、菱藕种植园、生态绒毛蟹养殖园、名优花
卉种植园、有机蔬菜种植园等;
休闲农业项目:三十里荷花香、DIY农业教学园、精致园艺栽培教育区等;
服务型农业项目:宣城水产养殖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服务、孵化培训、
科技交流展示、管理服务)、综合农业高新技术展示等。
布局——
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与休闲农业结合现状地形地貌与水系特征穿插分布于水
阳镇域内。
②第二产业
主要以造船业与服装与食品加工业为主,其中:
造船业:造船基地布局在镇区东侧,紧邻S322省道,沿水阳江岸线结合港口
作业区布置,船坞基地用地规模约为11.86公顷。
服装与食品加工业:规划服装加工产业区布局在镇区生活组团南部,位于镇
区生活组团规划创意产业园内。
②第三产业
依托于优越的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服务和生态旅游业。
结合镇区形成现代水产农业服务基地,以及围绕生态农业、水乡文化休闲旅游区
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串联,形成“景点集”和“景区链”。
积极发展以边贸流通和专业市场为主的商贸服务业。依托镇区建设,大力发
展水产品、农副产品、纺织品、小商品等特色产品专业市场,使水阳成为宣城辐
射皖南与苏浙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物流流通基地。
桃园中心村
162.3上位规划解读
1、《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总体规划(2015-2030)》
(4)旅游发展规划
规划理念
以芜申运河河、水阳江、裘公河及内部密布的水系为纽带和网络,有机联系镇域内
部生态湿地旅游片区、东部裘公老街历史文化旅游片区、水阳镇区水阳老街历史文化旅游
片区、水阳镇区旅游接待片区、水阳镇区外围现代农业休闲片区。
以潦塘休闲度假景区、水阳老街与裘公老街历史街区、西是庵、丁奉纪念馆等文物
古迹为亮点,突出历史文化要素,展现生态景观特色,系统全面地展示水阳的历史发展、
文化变迁和现实生活,展现水阳镇江南圩区水乡的特色。
建立“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协调配套的旅游产业格局,满足深层次
文化旅游的需要。
科学认识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建设的关系,强化外围生态环境保护,明确旅游开发
目标定位。
规划措施
(1)生态科普游览
生态科普游重点结合都市型观光农业、生态型设施农业的发展,构建以农耕知识、
稻作展示、水利知识、观鸟、渔乐为主题的科普游览系统。争取上级部门、文化部门的政
策、资金支持,结合市场化开发措施,在水阳设立农业科普展览馆、水利历史科普展示基
地等文化项目。
(2)历史文化游览
以水阳与裘公老街历史风貌街区为主体,,并通过对部分老街传统民居的维修更新
,开辟各类展示水阳镇传统特色的博物馆、展示馆,形成分布广泛的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
游览内容。
以西是庵为核心,建设宗教文化公园,凸显西是庵在水阳佛教信仰中的地位,宗教
文化公园以崇尚自然、乐好清净的主旨进行构建,形成水阳镇的另一历史文化名片。
(3)老街民俗游览
以水阳与裘公老街为主要载体,适当拓展街区范;还原水阳民间传说原貌,同时可
以将历史上部分宗教设施及其活动给予其适当的地位,形成民俗游览内容。
(4) 水乡圩区风情游览
以城市生态公园为核心,以河道、石桥、小船、成片成街的传统民居为主
体,辅以将部分民居有限开放为民居游览点,将江南水乡独具特色的河房也组
织进游览内容中去,形成以水上游船游览与游客自由游览相结合的特色水乡古
镇风貌游览内容。
桃园中心村
172.3上位规划解读
2、《宣城市宣州区村庄布点规划(2013—2020年)》
宣州区村庄布点规划中确定,至2020年,水阳镇中心村数量为24
个。其中新联村桃园中心村为24中的一个,规划人口为540人,主要
类型为种、养殖型,建设模式为改造提升型,规划保留自然村4个,
主要为红吴村、新联村、新高村、银联村,总规划人口1500人。
182.3上位规划解读
4、《宣州区水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由《水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见,本次
规划新联行政村桃园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范
围内,村部北侧的发展备用地占用部分农田,本
次规划先行设计,后期由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国土部门踏勘确定位置后方可建设,其余村庄用
地建设范围均属于确定的有条件建设用地,不占
用基本农田。
192.4村庄布点规划
根据《宣城市宣州区村庄布点规划 (2013-2020年)》,新联村规划1个中心村,保留4个自然村。
结合实际情况,按照村庄布点规划要求,形成“1+4” 的村庄体系。1个中心村是指桃园中心村,4个自然村分别为红吴自然村、
新联自然村、新高自然村、银联自然村。
村庄名
性质
现状人
口(人)
规划人口(
人)
备注
桃园中
心村
中心村 296 540 新联、龙长
红吴 自然村 257 200 红光、吴村
新联 自然村 907 750
新村、周垾、双
联、星斗(部分
并入雁翅社区)
新高 自然村 108 100 高垾
银联 自然村 479 450
长垾、银坝、长
联、竹元
合计 2167 2040
村庄布点规划一览表
202.5道路交通规划
1、道路交通现状
溧芜高速从村庄穿村而过,高速下道口位于村庄东南侧,村域内主要道路路面宽度3-5米,水泥路面。自然村内部部分存在砂石路
面,村民出行不便。
2、道路交通规划
(1)道路规划
规划“村村通”道路红线宽度为4-5米;
规划宅间道路红线宽度为3-4米。
(3)道路规划
规划中心村至镇区的道路达到三级公路标
准;各基层村的联系道路不低于四级。
(4)停车场
规划按照有利于交通组织、方便生产、修
理的原则,村庄根据实际需要布置集中的停车
场。
(5)游船码头
规划结合总规中水阳江航道、船泊产业园,
结合村庄实际发展情况,设置游船码头,开发
水上游览路线等。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