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镇总体应急预案(试行)
1、总则
1.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规范和强化乡镇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管理,形成全镇组织指挥、综合协调能力、应急行为高效的区域性应急管理体制,为全镇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2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安徽省人民政府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宣州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办事处应急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1.3.1、建立应急长效机制。
1.3.2、落实应急工作责任制。
1.3.3、完善应急保障工作。
1.4突发公共事件及其类别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和威胁我区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局面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洪旱灾害、龙卷风、暴雪、冰雹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公路、水运等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工矿企业、建筑工程、公共场所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影响或中断城市正常供水、供电、供油和供气等城市生命线事故,通讯、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以及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血吸虫、肺炭疽、○15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动物疫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4)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等
1.5使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辖区内可以预见的各类重大、特大突发公共事件。
乡镇专项应急预案和各村(社区)应急预案是本预案的组成部分。
2、组织机构
2.1领导小组
组 长:陈章学
副组长:朱新建、柯勇、胡宏志
成员:姚杰、夏文庆、张翼、周长春、茆剑楠
2.2日常工作机构
应急工作以镇应急办公室为依托开展工作,朱新建同志具体负责,办公室姚杰同志负责日常工作。
2.3设立应急值班室
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
3、信息报告与报送网络
3.1信息报告范围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洪旱灾害、龙卷风、暴雪、冰雹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公路、水运等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工矿企业、建筑工程、公共场所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影响或中断城市正常供水、供电、供油和供气等城市生命线事故,通讯、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以及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血吸虫、肺炭疽、○15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动物疫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4)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等。
3.2村(社区)信息报送员网络
发生重特大突发性事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3.3信息报告程序
各村(社区)信息报送员(在第一时间上报)——镇应急值班室(15分钟之内)上报主要领导或值班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15分钟内)
紧急情况时,带班领导可授权值班人员直接向“110”报警台报警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4信息报告内容
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现场情况,请求紧急增援事项,或需通报周边地区情况等。
3.5信息收集
主要来源于基层公安派出所、村(社区)居委会治保主任、所属站点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发现的动态和捕捉到的信息。
4、先期应急处置工作步骤
4.1党政领导要在接报后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组织指挥,相关站(所)负责人、事发地村(社区)居委会主任应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4.2立即指定现场联络员,上报镇应急办公室,并负责续报和深入续保现场处置情况。
4.3成立现场指挥部,启动预案,紧急研定临时处置措施。
4.4快速组织当地党政先期处置队伍,限定时间赶赴现场分组处置,控制现场动态,排除险情等。
4.5设立若干工作组,分头开展应急处置,及时受伤者和物质财产,安全疏散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布置警戒,划定保护范围等。
4.6当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现场指挥部到达现场后,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现场情况,协助上级和现场指挥部开展应急处置至事件处理完毕。
5镇领导和各站所的处置职责
明确镇领导和各站所负责在突发公共事件时的处置职责,并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分类明确分工。
6应急保障工作
6.1对应急设备和应急物资进行储备
6.2组建先期处置队伍
6.3组建村(社区)志愿者队伍
7善后处置工作
7.1迅速恢复当地生活生产秩序。
7.2负责善后处理工作,做好死伤者的善后处理及家属抚恤工作。
7.3协助上级部门做好民政救灾赈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