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孙埠镇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孙埠镇人民政府> 回应关切
索引号: 组配分类: 回应关切
发布机构: 孙埠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名称: 孙埠镇“百姓热线”上线预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18-12-19 发布日期: 2018-12-19
索引号:
组配分类: 回应关切
发布机构: 孙埠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名称: 孙埠镇“百姓热线”上线预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18-12-19
发布日期: 2018-12-19
孙埠镇“百姓热线”上线预案
发布时间:2018-12-19 00:00 来源:宣州区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孙埠镇“百姓热线”上线预案

 

上线人员:朱建芳:孙埠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勇:孙埠镇水利站站长

张正勇:孙埠镇民生办主任

陈海燕:孙埠镇民政所副所长(主持工作)

 

主持人:在对孙埠镇的采访中,能时时感受到他们的朝气与活力,了解到他们发生的新变化。无论是在全心全意发展经济中,在立足实际建设集镇中,还是在不遗余力实施民生工程中,都能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渴求发展的热情、为民办实事的真情和争先进位的豪情,都能深切地体会到孙埠正在奋力谱写一首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序曲强音,孙埠正在建设美好和谐新孙埠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下面有请孙埠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朱建芳同志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孙埠镇的一些基本情况。

朱建芳: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大家好!十分感谢主持人对孙埠镇工作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下面我将孙埠镇的一些基本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孙埠镇位于宣城市东面,距市区约15公里,总面积117.6平方公里,辖8个村、1个社区,332个村民组,人口5.4万。

孙埠镇毗邻江浙沪发达地区,交通便捷,318国道、104省道、沪渝高速、宁宣杭高速、铜南宣高速、宣绩高速穿镇而过,宣杭铁路电气化、商合杭高铁正在建设中,预计2020年开通运营。孙埠镇处在承东接西的中心位置,是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区位优势明显。

孙埠镇是安徽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之一,工业经济较为发达,农业资源丰富,商品市场繁荣。近几年来,孙埠镇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围绕“家居特色小镇”目标定位和“城市新区”发展定位,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搞建设,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经济、第三产业、财政税收等,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孙埠镇积极实施各项民生工程。正兴村和张桥村老年活动中心已经投入使用,完成沿河路休闲景观及健身广场、地面硬化工程、街道亮化、绿化完善等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工程。开展104省道和老318国道沿线“治脏治乱”专项治理行动,对沿线的门面、卫生、绿化等进行综合治理。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全镇1390户完成到户项目申请,379户通过审核,享受项目补助金额221563元 ;将7151533万元的金融小额贷款任务分配到村、落实到户, 230个贫困生享受教育扶贫政策;56户贫困户享受危房改造政策。实施“三线四边”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工程,按照“两无两化”标准,对沿线沿边自然村进行村旁屋边环境整治,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现在的孙埠,已呈现出社会发展、地方繁荣、百姓幸福的良好局面。

主持人:刚才朱镇长谈了孙埠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在民生上孙埠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美丽乡村建设是33项民生工程之一,孙埠镇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也取得可喜成绩,张主任是直接分工这一工作的责任人,请您介绍一下孙埠镇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张正勇:孙埠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起步于2009年,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共建设有3个省级中心村,1个市级中心村,1个区级中心村,城市规划区外建制村的中心村覆盖率达100%,中心村建设任务已基本提前完成。另外,根据农村自然村分散的特点,我镇还以农民为主体,引导群众自主建设各类美丽乡村整治点150余个,目前大部分村庄户户通道路都已硬化。

根据全区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要求,我镇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任务:一是继续完善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二是刘村移村、合义上潘等四个自然村整治;三是乡镇自主开展建设若干个整治点。目前,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我镇已经对集镇背街后巷、河沟渠塘进行了整治,对占道摆摊、店外经营、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进行纠正,完成了道路、法治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刘村移村、合义上潘等4个区级自然村整治现已完成主体道路工程,下一步工作将是开展环境整治。乡镇自主开展的自然村整治,我镇将尊重农民自主自愿、量力而行、政府引导的原则,积极发动以群众为主体开展建设。

今后两年,我镇还计划继续每年财政预算30万元资金,继续整合相关民生工程项目引导各村庄开展整治点建设;将结合国省道沿线“三线四边”建设工作,每年预算安排150万元财政资金,提升建设孙建路、孙嵇路等4条美好乡村示范带;将继续加大政府驻地建成区“两治理一加强”工作力度;确保圆满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

主持人:说完民生工程,我们就要谈论到水利工程,什么是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为什么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

戴勇: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是通俗的说法,泛指农田田间最末一级灌溉、排水系统及相应的工程设施,包括:灌溉渠、排水沟及与之相配套的闸、桥、涵、塘坝、泵站、机井、节水灌溉设施等。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不畅通、不完善,直接影响农田的灌溉、排水,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

20132017年,孙埠镇在宣州区开展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工作(即“八小工程”)基础上,对8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小泵站、小水库、机电井、小型灌区、塘坝、沟渠、小水闸、末级渠系)进行了改造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一是农田水利抗灾标准还比较低,基础依然薄弱。二是农田水利投入机制还不健全,投入依然不足。三是农田水利管理维护还不到位,管护依然薄弱。因此,加快我镇农田水利建设十分重要和紧迫,是保证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保证和提高现有农业综合生产力的需要,是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

主持人:下,我市正在积极推进建立林长制制度体系,筑牢绿色屏障,积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2017年河长制工作是打基础,孙埠镇目前在2018年河长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戴勇:治理力量投入渠道单一,缺乏全社会的人财物支持,全民治水氛围不浓,群众参与度不高。部分民众爱河护水意识不强,居民向河道乱倒垃圾、污水现象时有发生。现在治水只是一些政府行为,民间、社会组织以及企业没有充分地参与进来,仅靠政府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广泛发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互相制约监督,方能取得更大的成效。河道巡护队和保洁队队员、河段巡查员、河段监督员大多是一些兼职人员,他们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和技能,甚至因工作时间不足不能完全履职到位。河长制相关的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社会资金参与河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渠道不多不畅,水污染治理的硬件设施一时不能全部到位。

主持人:近年来,河道采砂备受社会关注,请问如何取得河道采砂权?孙埠镇是如何开展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

戴勇:根据《安徽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的规定,市管河道由市水务局委托相关资质部门每5年进行采砂规划编制,并报省水利厅审查批准。首先由河道流经乡镇对《采砂规划》中的可采区域的可采点进行申报,并做风险评估,区河道采砂领导组会议研究决定。其次河道采砂领导组办公室委托测量、勘探、价值评估单位进行资源量勘查和价值评估。再次通过河道采砂领导组专题会议研究,报区政府批准同意。最后在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竞价交易暨拍卖砂石开采权;交纳合同履约保证金,签订开采合同,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

孙埠镇在河道采砂管理工作中,一是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加大源头防范工作力度,及时予以制止;二是注重会同区水务局水政执法大队进行日常巡查、不定期巡查、专项检查,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三是针对需要开展联合执法的,会同相关部门提前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多部门积极履行职责,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

主持人:通过我们了解,近几年来,孙埠镇除了经济飞速发展、集镇建设长足进步,民政工作也开展的有声有色,但是我们尚有人民还处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之下,我们孙埠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及申报程序是什么样的?现在有请孙埠镇民政所副所长陈海燕同志给我们介绍一下孙埠民政工作的基本情况。

陈海燕:根据市区统一要求,让城乡困难群众“平等”享受低保,20187月起,全镇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均调整为560/每月。低保是应保尽保,动态管理,收入补差原则。很多老百姓不理解保障标准,认为保障标准就是发放打卡的低保金。我们的低保金按照对象收入进行补差,如低保户张三,每月收入200元,我们根据保障标准560元对其进行补差救助,即最低生活保障金为560-200=360元。

申请低保程序:居民申请,乡镇政府受理、审核,区民政部门审批的程序实施。具体流程为:首先提供本人及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本等材料,填写申请书、授权委托书、承诺书;第二乡镇工作人员将信息录入安徽省信息核对平台,对申请人家庭及成员的经济状况进行核对;第三入户调查,由2名以上调查人员到申请人家中了解其实际生活情况和家庭收入等,填写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第四组织评审员进行民主评议;第五对通过民主评议的,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第六将公示无异议的相关材料报送区民政部门审批,如有异议,需重新组织调查核实。

主持人:刚才陈所长介绍了孙埠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及申报程序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知道,很多家庭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那么我们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相关政策有哪些?

陈海燕:从三大方面来讲:

(一)保障对象的确定

1、①具有宣州区户籍;②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残疾人证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二级;③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长期照护是指因残疾产生的特殊护理消费品和照护服务支出持续6个月以上。

 2、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可同时申领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既符合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条件,又符合老年、因公致残、离休等护理补贴(津贴)条件的残疾人,可择高申领其中一类护理补贴(津贴)。

3、享受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残疾儿童可同时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4、领取工伤保险生活护理费、纳入特困人员(农村五保、城市“三无”对象、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对象)供养保障的残疾人不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二)保障标准

不分城乡每人每月给予60元护理补贴,采取打卡发放至补贴对象。

(三)申请、审核程序

1、申请。由重度残疾人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并填写《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申请审批表》及提供居民户口本、身份证、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及复印件,个人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由所在的村(居)民委员会代为申请。

2、初审。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托社会救助、社会服务“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受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申请并进行初审。初审应在10个工作日完成并在申请人所在的村(居)民委员会公示和村民小组、社区醒目位置公示7天以上。对初审合格的,在《审核表》上签署意见,报区残联审核。对初审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

3、审核。区残联及时对补贴对象进行审核,负责审核残疾人证和残疾等级。对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和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并告知原因。

4、审定。区民政局负责对经残联审核合格的补贴对象汇总花名册进行审定, 可采取书面核查、实地抽查等形式,并做好补贴发放监督管理等工作。

5、发放:经审定后,由区民政局、区残联报区财政局申请拨付资金,通过打卡发放至补贴对象在金融机构开设的银行账户,并注明“护补”。区财政部门要对补贴资金足额保障、专款专用,保障工作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