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委和区公管局主要负责人,就宣州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向媒体通气。
一、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改革推进工作?
——根据宣州区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的工作任务安排,现将区公管局承担的深化改革相关工作任务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宣州区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确定的“创新林权流转交易方式”改革目标,出台《宣州区集体林权流转交易规则(试行)》。区公管局作为此项改革事项的牵头单位,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密切联系宣城市公管局和区林业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17年3月至4月,对当前宣州区集体林权流转交易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积极参与宣城市公管局草拟的《宣城市集体林权流转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讨论,及时征求相关乡镇意见,结合宣州区的工作实际,提出修改建议。
《宣城市集体林权流转交易规则》(宣公管[2017]33号)已于5月底由宣城市公管局和宣城市林业局联合印发实施。因规则中明确“该规则适用于在市(县、市、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进行的集体林权流转交易活动”。依据市、区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统一规则、统一考核”的交易机制,宣州区直接对照实施。
下一阶段,区公管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配合区林业局组织对乡镇(村)进行《宣城市集体林权流转交易规则》宣传培训,鼓励集体林权进平台交易。
2、宣州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情况?
——2017年,我区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积极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工作,依托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进全区农村产权公开交易,乡镇街道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农村产权交易窗口,区乡两级共落实27人负责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健全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运行体系。着力完善交易运行规则,规范交易主体和交易程序,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发布、产权交易、法律咨询、权益评估、抵押融资等服务,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
3、宣州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主要做法?
(一)制定方案。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实施方案(2017-2019年),结合全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实际,及时制定具有操作性的《宣州区“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实施方案(2017-2019年)》,促进招标采购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助推全区“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的良好局面。区公管局、区财政局、区农委、区林业局和区水务局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全面开展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不断巩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成果,加快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
(二)加强培训。2017年7月、12月,市公管局发布公路、水利类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文件(范本)后,区公管局及交易中心及时组织区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招标代理机构学习,并率先在全市使用,确保占比位于100%。全力推进农村产权进平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组织开展区级专题培训2次,培训人数130人次。
(三)强化宣传。以宣传为手段,促全区产权交易工作全面开展。编制《宣州区农经工作政策文件汇编》。将《宣城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规则(试行)》、《宣城市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流转交易规则(试行)》等政策文件纳入汇编材料,并印制300册,发放给乡镇、村农经管理人员。通过召开培训会议、发放农村产权交易手册、新闻报道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产权交易的相关知识,培养了一批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业务骨干,让农村产权交易相关知识深入人心,吸引农民群众和农村经营主体参与其中,有效推动全区产权交易类工作开展。以考察学习为契机,就如何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学习其他县市先进理念和做法。
(四)规范交易。以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载体,促产权交易信息多层次互通互联,搭建市、区、乡三级共享的开放信息平台。村通过群众咨询、上门走访等方式收集交易信息,上传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经区农村产权主管部门,在信息平台上进行审核,推送至农村产权交易网进行公示,实现产权交易信息及时收集、动态共享。自宣城市启动全流程电子招投标以来,我区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依据相关程序、安排具备条件的项目尽最大限度进入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确保电子化交易占比在全市位居第一。2017年,共组织农村产权19个项目进平台实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在全市位居第一,其中:集体经营性资产租赁5宗金额45.7万元。
4、当前宣州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存在问题?
(一)群众参与度不高。由于群众对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不会操作,加之群众知晓率偏低,导致受众面过窄,传统交易难以改变,农村产权交易群众参与度不高。
(二)农村产权交易品种不多。目前,我区农村产权交易为集体经营性资产租赁,集体四荒地、养殖水面等资源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交易不多。
(三)农村产权交易代理费较多。目前,我区农村产权交易代理费用较高,导致村集体和农户仍采取传统的产权交易方式。
5、宣州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服务行为。充分利用宣传单、明白纸、新闻报道、微信等形式宣传农村产权交易知识和产权交易政策。向社会各界较好地普及了农村产权交易的相关知识,吸引了更多的农民群众和经营主体自觉入场流转交易。
(二)创新服务理念。与评估公司合作,借鉴外地成熟经验,引入市场化经营理念,向社会公开征集具备评估资质的中介机构介入,严格资质备案,压低评估费用,千方百计减少村集体和农户的费用支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三)规范产权交易。本着“创新、依法、便民、规范”的原则,着力规范运作模式。严格审查交易主体,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交易,一律要求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成员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农户产权交易,一律要求征得共有人同意后方可交易。实行统一监管职能、统一交易网络、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流程”的“五统一”运行模式。
(四)拓展交易范围。不断创新交易品种,探索农村集体“四荒地”使用权、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涉农股权、依法可交易的农村房屋所有权、宅基地、涉农知识产权等品种流转,扩大交易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