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组配分类: | 工作规划 | |
发布机构: | 安徽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主题分类: | |
名称: | 安徽宣州经济开发区十二五规划回顾 | 文号: | |
生成日期: | 2017-08-22 | 发布日期: | 2017-08-22 |
索引号: | |
组配分类: | 工作规划 |
发布机构: | 安徽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主题分类: | |
名称: | 安徽宣州经济开发区十二五规划回顾 |
文号: | |
生成日期: | 2017-08-22 |
发布日期: | 2017-08-22 |
“十二五”回顾
“十二五”以来,在宣州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发区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率先发展意识,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积极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宣州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机遇,顺势而谋、强力作为,不断推进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都实现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经济总量快速提升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建设发展进入第二个五年,在经过“十一五”的拉开框架和积淀夯实基础上,开发区迎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十二五”末,区属总产值达到140亿元,年均增长49.7%,二、三产业结构比为82.7:17.3;规上工业企业达65家,规上产值8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1亿元。分别较2010年增长400%、591%、612%,年均增速达到 38%、47.2% 、48.1%,分别占到宣州区总量的25.3%、36.9%、38.8%。亿元企业20家,10亿元企业2家。开发区企业用工8500人,较2010年增加5000人;完成财政收入5.1亿元,年均增长31.8%,占全区总量的15.4%; “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为“十一五”期间的3.7倍。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实现了“由单纯的工业园区向产城一体化”建设思路的转变,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根据2013年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发布的全省开发区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开发区发展潜力排第17位,集约发展能力排第15位,进入全省省级开发区20强。被评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示范区、小微企业示范基地,在国家商务部举办的中国开发区30年系列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开发区30年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被无锡锡商理事会评为“锡商投资环境最佳开发区”。
宣州经济开发区“十二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发展情况表 |
|||||||
工业经济指标 |
2010年 |
2015年 |
累计增长 (%) |
2015年占全区比重(%) |
年均增幅(%) |
||
规上企业数(个) |
13 |
65 |
400 |
25.3 |
38 |
||
区属产值(亿元) |
18.6 |
140 |
652.7 |
--- |
49.7 |
||
规上产值(亿元) |
12.3 |
85 |
591 |
36.9 |
47.2 |
||
规上增加值(亿元) |
2.95 |
21 |
611.9 |
38.8 |
48.1 |
||
财政收入(亿元) |
1.28 |
5.1 |
298.4 |
15.4 |
31.8 |
||
宣州经济开发区“十二五”期间主导产业发展情况表 |
|||||||
主导产业 |
2014年产值(亿元) |
2015年产值(亿元) |
增幅 (%) |
占规上企业比重(%) |
|||
机械装备 |
4.33 |
7.1 |
63.9 |
8.3 |
|||
医药食品 |
10.3 |
10.5 |
1.9 |
11.7 |
|||
材料和新材料 |
34 |
36.5 |
7.4 |
39.8 |
|||
精细化工 |
16.7 |
25.9 |
55.1 |
32.5 |
|||
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为突出招商引资工作引领作用,开发区设立了开发区招商局,并设立驻外招商办事处,出台了《宣州经济开发区投资项目扶持政策(试行)》、《宣州经济开发区机械电子产业园租售管理办法(暂行)》等一系列招商优惠政策。
按照园中园管理模式,设立汽摩科技工业园,借助社会招商力量,打造皖南汽摩生产基地。全国工业制冷领军企业美乐柯集团、本田中国采购中心祥利机械等企业落户工业园,热处理、钢材初加工、表面处理等产业链环节得到完善。为强化小微企业孵化培育,加快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开发区晨兴公司投资建设了占地260亩的机械电子产业园。采取租售结合方式,为小微企业入园孵化提供发展平台。
2011-2015年,共引进项目77个,总投资额为107.3亿元。其中机械装备制造项目17个、新型建材项目16个、精细化工项目9个、医药食品项目3家、商贸物流项目7个,外商投资项目3个。中国建材、南方水泥、中国中药、汇宇控股、中捷控股等央企、500强企业相继落户开发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三、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截至2015年底,开发区签约入园企业147家,协议总投资178.72亿元,目前投产运营企业107家,其中2011-2015年新增投产运营企业66家。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相继开展了项目建设年、两化建设年、推进年、提升年和工业突破年等主题活动,市、区政府出台了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开发区管委会也不断完善了企业联系制度,贯彻“一线工作法”,实施了网格化管理服务制度。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成立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帮办中心),规划、国土、环保、建设、房管、人社等部门入驻,实现“一站式”服务。执行项目调度机制和项目建设倒逼机制,实施项目建设三大战役、百日攻坚和挂图作战,将项目建设与干部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帮助开发区企业争取上级项目资金4000余万元,兑现区级工业奖励扶持政策资金2200余万元,通过各种渠道共为企业融资18亿元,万佳石膏成为宣州区首家四板上市企业,亚邦化工、美乐柯制冷设备等企业进入主板、新三板上市培育期。
在加快落户项目建设的同时,通过开展闲置及低效用地清理,成功清理了等40个投资项目,盘活土地4775亩。通过土地清理置换,促成19个项目落户开发区。顺利通过了国土部南京督察局的土地督察和国土部土地出让金审计,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取得较好成效,土地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产业发展蓄势强劲
开发区严格按照《宣城市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和《安徽宣州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进行产业集中布局,依托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坚持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理念,明确产业定位,紧扣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着力培育龙头名牌企业,打造产业支撑点。
根据省政府对开发区扩区的批复精神,开发区确立了机械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和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目前主要重点产业为机械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新材料。随着开发区对企业科技创新、技改升级工作的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区委区政府对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重大调整,拟重点打造新材料、医药化工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其中,新材料基地2015年度实现产值39.2亿元,医药化工基地2015年度产值25.7亿元。
2015年,开发区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总数达14家,占全区的70%,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总产值36.8%。高新技术企业8家,占全区总数的50%,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6.8%。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进一步增加,研发经费(R&D)占开发区内生产总值的2.14%,与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等知名院校开展的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合肥工业大学在开发区相继设立大学生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十二五”末,已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亚邦、晶瑞、刘郎),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亚邦、精方、福美达、刘郎),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家(刘郎、亚邦),省专精特新企业 4家(亚邦、精方、福美达、晶瑞)。多家企业科技项目入选市、区科技计划,晶瑞新材料公司高纯高分散纳米氧化铝项目获得省科学进步奖三等奖。
五、管理机制逐步健全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核定行政编制15名,全额事业编制25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11名,领导职数5名,实行党政合一、交叉任职。内设行政机构按“一办四局”设置,财政全额供给事业机构4个,机构负责人均按副科级配备;自收自支事业机构1个,为市政工程管理处;授权成立城管执法中队和交通管理服务站。市、区主要职能部门派驻机构6个,分别是规划分局、环保分局、国土分局、房管分局、司法所、林业站,涉及到开发区的管理权、审批权、检查权、执法权等权限,通过下放、授权、委托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职能下放至派驻机构。
“十二五”期间,完成了晨兴公司股权划转和增资工作,公司章程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得到充实,公司资产和净资产规模进一步做大,服务开发区建设平台作用进一步增强。
六、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十二五”期间,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快速推进,主要工业配套功能基本齐全,“一区五园”的发展框架全面拉开,为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2011-2015年,征收土地1458.21亩,开发区累计收储土地面积达到28267.51亩;完成房屋拆迁1009户,累计拆迁1144户。建设峡山路、昭亭北路跨铁路立交桥及道路工程、叠翠东路、南环路安国东路等市政道路14.93公里,建成通车总里程达42.78公里,昭亭北路跨皖赣铁路桥、城市北环线、宣南铜高速宣城北出口建成通车,开发区真正融入了城市发展。一期2万吨自来水厂、一期3.3万吨污水处理厂、机械电子产业园、110KV变电站相继建成,架设10kv线路23条,开闭所1座。220KV变电站、生物质热电站、第二水厂、三个邻里中心等重点配套工程相继启动建设,完成开发区所有企业指示牌、路名、门牌号的编制和安装。市政管理和养护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建成区绿化、亮化基本建设到位,麒麟山公园和街头游园建设加快,完成道路绿化总长度26.7km,水系防护林2.8km,累计新增绿化面积53.4万平方米。新设立了交通管理站,主要道口的电子警察系统全部安装。南部商贸区敬亭佳苑安置小区建成交付,徽商世纪城商住小区开工建设,汽车产业园雪佛兰、荣威、马自达、雪铁龙等品牌建成运营,长城哈弗、江铃等品牌落户开发区。
随着皖赣高铁、水阳江宣州综合码头、巷口桥货运站扩能改造、芜湖宣城机场、城市北环线跨水阳江大桥等国家、省、市重点项目的实施,宣州经济开发区迎来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大机遇。
© 2025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