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环节,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便利群众办事创业,解决公众服务需求膨胀和线下服务能力提升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宣州区已建成区级政务服务门户网站,宣州区已接入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初见成效。今后,还应该从哪些方面继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深入开展?
一、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不断完善政务服务网络。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它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的标准化,推进了线上线上联合办理,便于群众办事创业。用户的参与度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加大政务服务网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利用率,把便民、利民平台真正推送到群众手上。同时,应加快树立“互联网+政务服务”意识,将政务服务的重心逐渐由实体大厅向网上转移。一方面,要加大人员、资金投入,深入推进政务服务网建设,全面整合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教育、就业、养老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务服务资源,及时做好信息更新,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政府网上公共服务水平。
二、需加快建设大数据平台。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是“互联网+政务服务”有效运行的基础。当前,“信息孤岛”现象比较普遍,部门间各类数据信息无法互联互通,影响了政府效能提升。政府要致力打破信息“壁垒”,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加快建设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和电子证照库,推进全市乃至全省统一的云计算中心建设。这样,通过实名认证的群众、企业在政务服务网上申办事项时就可直接调取本人资料信息,实现一键式申报;部门审核时就可实现实时调取、实时比对,涉及多部门办理的事项,各部门之间也可进行并联审批和服务,解决上传材料多、资料真伪难辨等问题,真正让数据多跑路、干部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切实提高群众办事效率。(供稿单位:区发改委)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