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卫健委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卫健委> 政策解读> 负责人解读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40XL/201708-00002 组配分类: 负责人解读
发布机构: 宣州区卫健委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名称: 【主要领导 张仕宏 解读】宣州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情况 文号:
生成日期: 2017-08-15 发布日期: 2017-08-15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40XL/201708-00002
组配分类: 负责人解读
发布机构: 宣州区卫健委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名称: 【主要领导 张仕宏 解读】宣州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情况
文号:
生成日期: 2017-08-15
发布日期: 2017-08-15
【主要领导 张仕宏 解读】宣州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2017-08-15 00:00 来源:宣州区政府 浏览次数:1004 字体:[ ]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

情况汇报

(宣州区卫计委党委书记、主任 张仕宏 2017815日)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有序推进,现汇报如下:

一、深化医改工作进展情况

(一)稳步实施药品统一集中带量采购。我区药品统一集中带量采购涵盖了宣城市中心医院、所有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村一体化村卫生室,在采购过程中严格执行“两票制”。根据市卫计委统一部署,宣城市中心医院遴选了2家配送企业负责药品采购配送;区卫计委遴选了4家配送企业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采购配送,增补了药品目录,目录由2015年的1037个增加到现在的1309个,基本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需求。

(二)加强重点药品监控管理依据省卫计委公布的目录,对辅助、营养性等高价药品,以及抗生素和用量异常增加的药品使用情况实施重点监控,进行季度督查和通报,促进药品安全合理使用。今年上半年,宣城中心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为29.08%(全市采购比例为22.9%),重点监控药品比例8.37%(全市采购比例为8.4%;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使用比例72.21%,属全市最高。

(三)积极推动医共体建设。按照双向选择、综合平衡的原则,在全区成立了以宣城市人民医院、宣城市中心医院、宣城市中医院、宣城市仁杰医院为牵头单位,20个乡镇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辖区村卫生室为成员单位的四个医共体。实行医共体季度模拟考核和每月调度通报制度。2017年上半年医共体模拟考核结果显示,各项核心指标发生积极变化:各牵头单位可补偿比同比环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各牵头单位实际补偿比均有所上升;区外住院人次有所下降;宣城市仁杰医院和宣城市中医院按病种付费执行率均在50%以上,宣城市中心医院和宣城市人民医院按病种付费执行率均有大幅增长。目前,正在筹划实施“宣城市中心医院与水阳镇中心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工作。

(四)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一是四个医共体按照集团化管理,新农合基金实行按人头总额预算包干,超支原则不补,结余全部留用;二是实行半年医共体考核结果与新农合基金拨付挂钩机制,对半年内不能完成医共体各项任务目标的牵头单位及成员单位,对相对应时间内的新农合基金暂停拨付;三是调整2017年新农合补偿方案,确定区外共18家三级甲等医院为我区医共体协议医院,区外非协议医院住院补偿比例下降10%;创新试点28种常见病区内就诊和转外就医“同病同价”,通过调整补偿政策引导参合患者在区内就诊及转外协议医院就诊,减少区外就诊率;四是出台了《关于扩大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工作和调整部分病种定额标准和基金支付定额的通知》,20175月在原有109个病种的基础上新增了29个病种实行按病种付费,同时对以前部分病种定额标准和基金支付定额进行了调整;五是调整进入可补偿项目:床位费调整价格、单次单价200元的100%计入可补偿费用、内窥镜等特殊治疗项目100%计入可补偿费用、医用材料费重新匹配等。

(五)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我区印发了《宣州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在全区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宣传,对全区20所乡镇卫生院、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辖的172个一体化村卫生室、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负责人和业务人员共400余人进行了专题培训。我区完成签约常住居民17.6万人(21.9%)、其中重点人群8.85万人(55.66%),完成签约覆盖总任务数的132.1%。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18568人以及计生特殊家庭的特扶人员823人也全部纳入签约服务对象,其中农村特扶人员按照全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高级包实行履约,还专门为市区奖特扶人员制定了履约包。区卫计委制定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办法》,每2月开展一次督导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进行运用。

(六)大力推进健康脱贫工程

区政府以及区卫计委、区扶贫办、区民政局、区物价局、区人社局等部门分别印发了健康脱贫工程实施保障文件。区卫计委专门印发了15000份《健康脱贫宣传册》给全区所有贫困户、乡镇街道卫计办和村干部以及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加强政策宣传。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调查,精准落实扶贫措施。

截止2017731日,我区享受健康脱贫工程住院报销3514人次,普通门诊报销12470人次,住院报销受益率是全区贫困人口的18.58%。贫困人口住院总费用为1859.41万元,其中新农合补偿为1264.55万元,大病保险补偿为39.09万元,民政救助补偿为44.17万元,政府兜底补偿为104.67万元。“180”补偿为52.98万元,报销为2295人次。普通门诊总费用为115.56万元,新农合补偿为24.99万元。(县级医疗机构门诊总费72.75万元,新农合补偿为10.3万元;乡镇级医疗机构门诊总费41.52万元,新农合补偿为14.02万元;城区乡镇级医疗机构门诊总费用1.29万元,新农合补偿基金为0.67万元)。

(七)巩固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

1、对基层医疗机构取消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收支结余分配,落实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建立骨干医务人员奖励制度,2016年评选出110名骨干医务人员,给予每人一次性奖励2000元,调动和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认真落实到龄退出村医生活补助政策。建立在岗村医人身意外保险制度,按每名村医每年200元标准,通过招投标方式购买村医人身意外保险,意外死亡伤残保额为52.5万元/人、意外医疗保额3万元/人、意外住院津贴100//天;继续推行村卫生室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按每个卫生室每年3000元的标准,通过招投标方式购买医疗责任保险,保额为70万元。

2、强化乡村一体化村卫生室管理。开设一体化账户,实行资金封闭运行。全面落实村医一般诊疗费、基本药物和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等各项政策。同时,区卫计委成立了“乡村一体化村卫生室检查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和5个检查督查组,印发了加强乡村一体化村卫生室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了对辖区村卫生室每两月检查、每季度督查的督导机制,针对检查督查发现的村医违规执业、违规收费和药品采购管理等方面侵害老百姓利益问题,给予全区通报和责令整改,通报在区卫计委网站公示,同时张贴在村卫生室醒目位置,接受群众监督;各乡镇办事处卫计办及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监督整改并将整改情况限期书面报送区卫计委。通过强力加大对一体化村卫生室的检查督查管理,一体化村卫生室的运转更加规范,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

    二、积极实施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完成宣城市中心医院新院区建设和搬迁工作,目前新院区已投入使用;二是加快推进宣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异地项目建设进度,目前该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已近完工;三是水阳镇中心卫生院、沈村镇卫生院、寒亭镇卫生院等项目建设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洪林镇中心卫生院灾后重建项目已按时完工;四是着力推动澄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敬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楼投入使用;五是积极谋划,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规划设计建设区妇幼保健服务新项目;六是积极争取世界银行安徽省医改促进项目,加强我区诊疗信息化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缺乏

主要表现在:其一,基层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现象比较突出。自基层医改以来,我区乡镇卫生院实有在编在岗532人,空编近154人。今年我区乡镇卫生院申报招聘16个岗位名额,因无人报名导致岗位招聘全部取消。过去三年,通过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培养录用的共有20名医疗专业毕业生,目前已有4名辞职,且还有人员有辞职意向。其二,现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乡镇卫生院在编的人员中初级职称和中专以下学历人员占比较大,超过50%,其中执助理医师169人,执业医师212人,而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疗技术人员较少,仅有6人。其三,村卫生室缺医现象更加突出。目前全区172所乡村一体化村卫生室在职在岗的村医数量仅为289名,与每千名农村居民配备1名村医的标准相距甚远,且村医年龄结构以50-60岁为主,占村医总数的68%,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二)基层医疗机构经费补助不足。

区财政部门按编制内实有人数补助人员经费,且未拨付市区差资金,聘用人员经费由聘用单位自行解决,导致年度收支结余少,年终人员奖励低,2016年全区乡镇卫生院人均奖金极少,难以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二是乡镇卫生院办公经费、基建设备投入资金不足,不能满足基层服务能力提升需求。三是我区还有6个基层民营医疗机构,没有财政供给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难以做实,社区医疗服务没有回归公益性,群众获得实惠大打折扣。

(三)基层医疗机构债务化解亟需解决。

狸桥镇中心卫生院、水阳镇中心卫生院都因项目建设,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新田镇卫生院和溪口镇卫生院项目建设的镇政府配套资金不足,也导致债务缠身。债务束缚了医院的发展,亟需化解为发展松绑。

(四)医共体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2017年以来,虽然各医共体牵头医院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医改关键指标完成情况向好,但对医共体内成员单位帮扶缺乏计划性和持续性,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工作实质性举措有限,2017年上半年模拟考核结果中可补偿比、实际补偿比、按病种付费、次均三费等核心指标与省里要求尚有差距,还有待整改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在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贯彻执行皖政办〔20176号文件精神,简化基层人才招聘程序,放宽招聘门槛,以解决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不足和人才引进难的问题。在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方面,持续开展医院收入药占比、耗材占比、检查化验占比的检查督导,取消公立医疗机构耗材加成,加强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监管。在推进医院管理体制、人事薪酬制度、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方面,强化部门联动配合与协作。

二是全力加强医共体建设。认真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757)号》文件精神,完善我区医共体组织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落实宣城市中心医院和水阳镇中心卫生院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真正实现医共体成员方形成以利益为纽带的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强化新农合基金在医共体建设方面的调控作用,实行超支自我承担、结余奖励分配。积极探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三是统筹做好健康脱贫工程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加强“两免两降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政策宣传,认真落实免费孕前优生保健健康检查、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儿童营养改善和9种大病救治等工作,确保完成年度贫困人口健康脱贫任务。严格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完成签约任务指标,落实各项履约职责,保障惠民政策惠及于民。

四是努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是全面开展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持续推进中心卫生院二级医院创建工作;二是继续开展安徽省“群众满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三是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强化乡村医生业务培训。

五是不断完善和加强一体化村卫生室管理。持续开展《安徽省“群众满意的村卫生室”创建活动》,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保障村医合理收益,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处理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六是大力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建立任务清单,对标达标,努力实现创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