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文旅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文旅局> 规划计划>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41703358579360M/201902-00012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宣州区文旅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州区文化和旅游局2018年度工作总结和2019年度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19-02-15 发布日期: 2019-02-15
索引号: 11341703358579360M/201902-00012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宣州区文旅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州区文化和旅游局2018年度工作总结和2019年度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19-02-15
发布日期: 2019-02-15
宣州区文化和旅游局2018年度工作总结和2019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9-02-15 00:00 来源:宣州区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现将文旅委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预计2018年全区旅游总人数约1060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收入约79亿元,同比增长23.7%。

一、2018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民生工程建设方面

(一)、积极落实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工程。我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农村文化活动、农家书屋运行维护、农村电影放映活动,共涉及194个村(农村社区)。2018年以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正常开展各类培训;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全面完成演出任务194场;农家书屋正常开放,现已完成2018年出版物更新补充工作,并为全区农家书屋配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实现全区数字农家书屋工程全覆盖,并进一步做好农家书屋管理使用工作,提升改造农家书屋,转型升级智慧农家书屋。截至10月底农村电影放映已完成全部放映任务2328场次。

(二)、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2018年区文化馆、图书馆及2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免费开放工作正常进行。区文化馆多次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演出活动,截止目前共开展文艺演出20多场;区图书馆克服场地困难坚持每天开放,积极开展培训、讲座等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受到广大读者普遍欢迎,截至日前共接待读者1.5万余人次。

(三)、制定文化民生工程实施制度。根据民生工程要求,区文旅委制定文化民生工程实施办法、资金管理办法和单项考核办法等,加强对民生工程进行督查检查,印制民生工程宣传册,在重大节日或活动中开展民生工程宣传等活动,较好地完成了所承担的民生工程任务。

二、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

(一)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效能建设情况。全区现有26个乡镇办事处综合文化站正常开放。加强对各乡镇办事处的综合文化站的检查力度和专项治理,督促按标准加强站点建设,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进一步提升综合文化站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宣州区2018年建设任务是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98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根据市局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一是加强领导,统筹推进。宣州区成立了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二是摸清底数,分解任务。认真摸清各乡镇街道的行政村数,将建设任务、建设标准(八个有)、工作目标 (五个好)等要求下达至各乡镇街道,同时每月月底前要求上报建设进度,深入推进乡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三是严格考核,加大问责。区文旅委已将此项工作纳入对乡镇(街道)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以目标管理考核为“抓手”,扎实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截至年底,已全面完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

(三)推进公共图书服务功能多样化。为进一步整合我区公共图书资源,优化公共图书服务功能多样化,区图书馆在景域谷景区设立了馆外流通点,为景域谷配送了图书500册,并对景域谷的图书管理员进行了图书业务辅导,并签订了馆外服务点共建协议,建立长效机制,定期进行图书更新。开展了“迎端午送书下乡”活动,捐赠了书籍、杂志500余册,为当地的村民献上了丰富的文化大餐。在民族商城幼儿园开展了“幼儿园阅读推广活动”,邀请著名儿童作家许诺晨老师来到宣城市第三小学开展“快乐读书吧”名人名家进校园,并向留守儿童赠送图书50余册。

(四)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工作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及要求,根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安徽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等文件,我委自2017年起开展了政府购买基层公益文化岗位试点工作(17名文化协管员,14名文物保护员)。并出台了《关于开展政府购买基层公益文化岗位(文化协管员、文物保护员)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制定了文化协管员和文物考核评分细则,为加强对“两员”的管理,与文化协管员、文物保护员签订聘用合同,督促其认真履行相关责任,确保文化公益岗位和文物保护工作得到落实。20187月,我委全面开展了村级文化协管员年度考核工作,按照考核结果发放“两员”绩效补贴。对于认真履职的优秀文化协管员给予表彰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于不能认真履职、不能按时按质完成工作,将解除聘用。同时做好文化协管员及文保员的基础补贴和绩效补贴的薪资保障工作。

三、群众文化活动

(一)开展有特色文化活动。2018年以来,区文化馆、图书馆及2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免费开放常态、活动常态。“两馆一站”不断创新和提升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内容和形式,积极开展“宣传十九大 文艺进基层”、乡村春晚、公益性培训,阅读活动、群众性文艺活动等服务项目500余场。区文旅委承办了宣州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第十届“宣州之声”群众文艺汇演;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特点积极推广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活动,并在春节、元宵等传统节庆日开展龙灯、马灯、旱船、八仙灯等民俗展演活动。成功举办了“2018中国·水东蜜枣文化旅游系列活动”、“2018年溪口·茶文化旅游节”、花园村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三变”改革分红大会演出活动及“生态田园•美好朱桥文化节暨皖南花鼓戏(恢复古装戏)40周年庆典活动”等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活动。参加全市广场舞调演;参加市少儿戏曲汇演;积极参加省、市小戏小品调演活动,承办2018年宣城市皖南花鼓戏(徽剧)暨小品小戏调演第一场演出活动,区文旅委选送的两个小戏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积极举办“徽风皖韵”、“新时代、新丝路、新风采”书家作品联展,提升我区书画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为广大群众提供书画交流平台。

(二)积极开展文化艺术创作。区文旅委高度重视文艺创作工作,年初制定创作计划,年中组织作者开展“深扎”活动,深入生活,创作“新”品。区文旅委创研中心带领作家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创作排演了大型皖南花鼓戏《母亲河》、皖南花鼓戏《一号扶贫户》,廉政题材皖南花鼓戏《九嫂开店》等优秀作品;5月初,区文旅委开展了“廉政文化进社区(农村)”活动,为群众演出获奖剧目《一号扶贫户》、《金剪刀》等;7月中旬到溪口采风,创作打磨新创廉政题材微电影。其中《母亲河》、《一号扶贫户》等作品,分别在省市获奖,为我市我区争得了荣誉。同时,申报大戏《母亲河》,小戏《春江水暖》、《请客》参加2018年戏曲剧本孵化计划工程;申报《金剪刀》参加安徽省群星奖评选。

四、文物保护和非遗工作

(一加强文物安全检(查。为各级文保单位统一制作安装了安全警示标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责任人、签订责任状;通过政府购买基层公益文化岗位聘请文物保护员,加强对省级以上(含省级)文保单位的日常安全管理。

(二、加强文物维修工作。争取上级文物保护经费,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维修。完成景德寺塔外墙粉刷工程和水东老街神父楼维修主体工程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家渡梅氏老宅维修工程2018年8月正式开工现正有序进行年底即将对区保新四军二支队宿营地及省保章氏宗祠全面维修,对一般文物点金锁桥进行维修

(三)、开展对各级各类文物的升级申报工作。2018年9月拟申报2处文物保护单位为第八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溪塔、梅文鼎墓6月联合市文物局市博物馆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物事业宣传活动。通过宣州古窑址群考古调查及水阳江开卡工程器物展、文物维修保护工程展近年来文博系统相关研究展、非遗展示展演四个方面内容呈现广大居民展示了近年来我区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成果。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在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非遗演出活动。积极组织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国家艺术基金《皮影戏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学习,参加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非遗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乌镇文化戏剧节等国内大型文化活动。开展水东蜜枣文化旅游节皮影戏展演活动,开展非遗进校园、进少年宫、进社区、进企业活动200余场。推荐14人申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五、文化旅游市场管理

对全区文化旅游市场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组织文化旅游企业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安全监管,明确安全责任。年初根据上级通知要求开展“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打击各类侵权盗版、非法出版物制售行为,积极落实行政审批制度,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上半年我委召开宣州区文化旅游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班,对全年安全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了责任,落实了任务,并与各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等旅游企业签订了《旅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结合市、区安委会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对节假日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全面展开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活动,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700多人次,较好地保证了文化旅游市场的安全稳定。

六、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编制完成《宣州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宣州南部山区暨皖南川藏线宣州段旅游总体规划》,召开了宣州区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决战年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完成杨柳竹园等5处观景台的建设和天竺村入口文化墙的设计。纳入宣城市“文化旅游提升年”重点调度项目共10个,1-10月新增投资额9.15亿元。“水东大景区”、亲心谷、昆山湖、官塘湖、景域谷、宣酒文化园、大豪生态园均已取得显著进展。昆山湖度假区、官塘湖景区正在积极完善景区配套设施、旅游标识系统,力争通过年底4A验收。上海滩大酒店正在积极申报四星级旅游饭店,白马山庄、张苏笔庄、景域谷等正在积极申报市级研学旅行基地。根据《宣州区旅游景区品质提升工作方案》,对2018年景区品质提升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上报了提升项目清单,建立了景区品质提升项目库和月调度制度。旅游景区品质提升重点项目1-10完成投资额4.16亿元。

七、不断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持续开展“文化旅游提升年”活动,重点旅游项目稳步开展。“水东大景区”项目按照“一花七叶、金道银廊”空间布局,7大项19个子工程均在有序推进:游客集散中心主广场、大厅、散客售票中心、VR体验馆、旅游纪念品销售中心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朝阳河大道改造提升工程、老街主次广场及入口景观改造提升工程、祁梅路(银廊)景观大道改造提升工程完成;老街主次入口沿街立面改造提升工程、老街内部节点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正在建设;圣母教堂改造提升工程已经完成施工图设计;沿井河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水东古镇4A级景区文化旅游及配套服务设施项目正在设计。亲心谷文化旅游项目君澜度假酒店、绳索公园、恒温水上乐园建成,已对外开放运营。昆山湖项目游客服务中心、木屋酒店正在建设,滨湖游憩园建成。官塘湖项目一期已运营,游客接待中心正在内部装修,青松岭木屋群、吴太夫人故居、聚贤楼对外开放,通过4A级景区景观价值评估。景域谷、大豪生态园等重点文旅项目也运营良好。

八、突出抓好“皖南川藏线”建设

编制完成《宣州南部山区暨皖南川藏线宣州段旅游总体规划》,确立“两湖两仙境、三山三洞天、三古连三绿、三廊三门户”空间布局。大力推动沿线基础设施建设,S207周王至溪口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完工;华阳至方塘段(华方路)道路建设已完工;溪口至华阳段已于8月底开始施工;路段三和路段七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华阳至白云洞段正在建设。沿线5处观景台已完工;天竺村入口文化墙已完成;旅游厕所建设、标识牌设立等项目将整合使用省旅发资金逐步推进。紧抓项目发展,国家自驾游公园风景道项目已完成规划招标、合同签订及沿线节点选址和测绘工作,正在进行项目规划编制。着重抓好沿线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进改水改厕和污水处理厂项目,2018年已完成改厕4000户,宣州区乡镇污水处理厂PPP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经结束。

九、扎实开展旅游行业创建

上海滩国际大酒店积极申报四星级旅游饭店,正在按照市星评委检查建议进行改造提升。积极指导溪口镇四和村、孙埠镇合义村完善基础设施,创建A级旅游村庄。积极指导白马山庄、欢乐岛、官塘湖、水东古镇、景域谷等景区申报市级研学旅行基地,即将迎来验收。积极组织水东镇、小胡村申报“安徽十大旅游古村镇评选”,水东老街申报“安徽省旅游特色街区”。

十、多元开展旅游营销宣传

组织参加了贵州铜仁、江苏金坛旅游推介会、2018合福高铁旅游媒体联席会议暨沿线旅游发展峰会,与铜仁市沿河县签订了旅游产业互帮互助合作协议。组织旅游企业前往上海、西安、南京、义乌等地参加大型国际性旅游展会。借助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安徽卫视等广播电视平台推介宣州资源。策划“2018年溪口·茶文化旅游节”、“宣州新田·宣木瓜赏花活动”、“2018中国·水东蜜枣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继续推进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区3A级以上景区、乡村旅游特色村、星级农家乐免费WIFI全覆盖。积极组织旅游商品企业参加中国第十届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第四届合肥旅游商品博览会、皖东南名品展销会走进长三角(杭州站)、2018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2018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第十五届上海世界旅游博览会、2018中国湖南(第九届)旅游产业博览会暨湖南首届旅游装备展等各个旅游展会。

十一、不断完善智慧旅游体系

以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努力瞄准“互联网+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高标准建成了宣州区旅游集散中心,完成了旅游数据监控、户外大屏、停车场数据管理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宣州区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5月份启动3A级景区视频接入工程,增设大数据中心编制3名,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数据管理维护;继续推进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区3A级以上景区、乡村旅游特色村、星级农家乐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宣酒文化园新区门禁系统正在招标建设中。

十二、深入开展乡村旅游扶贫

积极响应安徽省全域旅游“四级联建3231工程”,组织水东镇、溪口镇、狸桥镇、养贤乡申报特色旅游名镇;组织水东镇前进村、溪口镇金龙村、寒亭镇通津村、孙埠镇嵇村、周王镇绿宝村、养贤乡大山庵村、养贤乡稻堆山村、溪口镇东溪村、溪口镇四和村申报特色旅游村;聚贤农庄、中山休闲农庄、金漪园农家乐、味江南梧桐餐厅、五语堂、枣园农庄、古树农庄、徽缘农庄申报休闲旅游示范点。组织召开宣州区乡村旅游创建培训会,带领乡镇旅游业务人员学习了相关标准、规范。

出台《2018乡村旅游扶贫行动实施方案》、《宣州区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政策》,明确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发展思路、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拨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及大黄山国家公园绩效奖补资金30万元,为3个旅游扶贫重点村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完成溪口镇四和村“乡情·五味轩”农家乐项目、溪口镇东溪村特色“东溪·桃花源休闲农庄”项目、狸桥镇金凤村南咀组乡村旅游项目、朱桥乡九保村乡村旅游项目竣工验收。鼓励贫困户通过创办农家乐、售卖农特产品、从事休闲农业、参与旅游商品生产原料供应、入股旅游企业等多种方式,脱贫增收,目前共带动贫困户903户。开拓“农业+旅游+扶贫”的脱贫新路径,借力6月份召开的全区乡村旅游扶贫推进会,宣酒集团与养贤乡东荣米业签订收购协议,鼓励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可将自种的农产品售卖给旅游商品企业或供应旅游商品生产原料的经营主体,带动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参与到旅游商品原料供应中。

十三、持续做好外事侨务工作

开展全区归侨侨眷摸底调查,做好困难、特困归侨侨眷和企业退休老归侨统计工作,加大境外安全保护宣传工作,区外侨办与市外侨办(侨联)联合开展了“领事保护和侨法宣传”主题活动,增强了市民对涉外涉侨安全事件的处置意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公民和机构海外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十四、大力加强组织建设

一是扎实开展党建及意识形态等工作。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狠抓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做好“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学习;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职责,加强对本单位所承担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将廉政学习教育常态化,切实增强班子和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担当意识,真正做到敬法畏纪、遵规守矩。积极开展“讲严立”警示教育活动,班子成员切实落实“一岗双责”,结合巡察问题逐条对照检查整改,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实抓好。三是做好人大评议工作。完成2018年区人大常委会对我委工作评议工作,做好相关改正,确保人大常委会评议工作贯彻好落实好。 

二、获得的表彰

2017年11月以来获得奖励表彰:宣城市“全市首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宣州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2017年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度民生工程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度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优秀承办单位”、“2017年度区政协提案优秀承办单位、《2018年安徽省“六一”少儿文艺调演》三等 奖等奖励称号。

三、存在的问题

一、区文化馆面积狭小,自身排练节目受限,也限制了开放惠民效果;因城市改造,区图书馆面临拆迁,周边环境较差,影响场馆对外开放。

二、文化旅游规划策划水平相对滞后,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市场主体不强要素不健全,文化旅游骨干人才严重短缺。

四、下一步措施和工作计划

1、区文化馆、图书馆的场地问题已向政府申请场所,正在落实图书馆、文化馆新址。并加强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的服务效能检查和自查,督促乡镇综合文化站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基层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2、强化旅游规划策划设计,构建区-镇-村三级旅游规划体系;加大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旅游环境;加大文化旅游行业培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组建宣州区文化旅游人才库。

3、加快乡镇(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民文化乐园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及管理;参与省、市重要文艺活动;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打造品牌文化活动,做好群众文化辅导工作。

4、建立农家书屋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智慧化农家书屋建设。

5、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的监管,落实全区文化旅游市场的监管责任,确保全区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生产稳定。

6、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争取各级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对亟待修缮的文物本体加大维修资金投入,继续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推广和申报工作。

7、继续做好文化艺术的社会功能性服务活动,积极推广文化艺术影响力。

8、强力推进皖南川藏线开发建设。按照市皖南川藏线规划和南部山区旅游规划,聚集资金资源,完善旅游厕所、停车场、旅游标识牌、观景平台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9、继续抓好水东大景区、亲心谷、昆山湖、官塘湖、景域谷等重点项目建设。

10、进一步围绕我区特色资源和优势,加大宣传推介,锲而不舍做大做强宣州旅游品牌。积极“走出去引进来”,不断加强与江浙沪等城市的旅游沟通交流;充分利用央视、新浪等主流媒体作用,深耕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集聚人气,强化旅游专业营销,不断提升我区旅游形象。

11、继续做好双拥工作,结合文化和旅游活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做好双拥宣传及文艺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