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组配分类: | 发布实录 |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水利局 | 主题分类: | |
名称: | 区水务局宣城广播电台“百姓热线”上线预案 | 文号: | |
生成日期: | 2018-11-23 | 发布日期: | 2018-11-23 |
索引号: | |
组配分类: | 发布实录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水利局 |
主题分类: | |
名称: | 区水务局宣城广播电台“百姓热线”上线预案 |
文号: | |
生成日期: | 2018-11-23 |
发布日期: | 2018-11-23 |
宣城广播电台“百姓热线”上线预案
宣州区水务局
(2018年11月21日)
主持人: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之本、生态之基。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治本之策。自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宣州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创新举措,重点突破,着力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今天,我们请来了宣州区水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治平一行,就全面推行河长制、农村饮水安全、河道非法采砂打击、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工作与广大听众进行交流解答。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宣州区河长制工作进展情况:
陈治平(宣州区水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首先,我代表宣州区水务局向长期关心、支持宣州水利事业的各位领导、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今天,参加百姓热线栏目的有我局河长办、基建所、水政科、水政执法大队和农饮办等相关科室负责人,我们将认真回答听众朋友的提问。关于河长制方面工作,下面请区河长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汪龙义同志向广大听众介绍一下:
汪龙义(区河长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主持人好,各位听众,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各位听众对宣州区河长制工作的关心关注!下面,我就河长制有关工作向大家作一介绍:
宣州区自2017年5月全面实施河(湖)长制以来,共设立区级河(湖、库)长28名,乡级河长168名,村级河长278名。区、乡、村共设置区级河长公示牌348块。2018年6月,印发了湖长制工作实施意见,设区、乡两级湖长共11人。出台了三级河长共同巡河日文件,在全省率先开展三级河长“共同巡河日”主题活动。出台了河长制制度10项,并创新出台了河长联席会议制度。2018年以来,区级河长巡河共547人次,区级湖长巡河89人次。同时,为加强巡河监管工作,我区先后聘请了247名各级社会监督员和 134名扶贫巡河员;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利用无人机开展巡河工作。此外,在杨柳镇率先设立了“环境生态检察官工作室”,积极探索建立生态公益检察制度,全面加强河湖治理保护工作,并多次迎接了省、市专项督查、检查。
主持人: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请问,宣州区共实施了多少批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解决了多少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姚 捷(区水务局农饮办主任):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好!非常感谢大家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区共实施了18批次(含2批次精准扶贫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0337.41万元,解决了规划内农村居民56.14万人和农村学校师生2.0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二是从2016年至2020年,我区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采取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措施,对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农村供水工程进行巩固提升,进一步提高供水保证率和水质合格率,使广大农村居民喝上更加方便、更加稳定、更加安全的饮用水。其中2016至2017年,主要任务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精准扶贫,重点解决我区建档立卡的13个贫困村自来水“村村通”和解决贫困村外的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通过近两年的努力,解决了6550名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2018年至2020年,计划对已建农村供水工程进行巩固改造提升,切实保障供水安全。
主持人:那么多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你们是如何监管农村水厂供水安全的?
姚捷:区水务局作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行业主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农饮工程供水水质监管工作。在工程建设前对水源水、完工后对出厂水和末梢水均委托专业机构检测,将水质合格作为工程建设和验收的必备条件。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采取以下二种方式来督促各供水水厂提高供水水质。一是实行严格水质检测,提供水质保障。水质采用三检制,单村引泉工程主要通过巡检。同时,区卫计部门每年开展卫生监督检测,每季度邀请第三方单位进行检测,确保农村供水水质有较大提高。二是大力实施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期间,我区将继续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高我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和水质达标率,全力保障供水安全。
主持人:目前,农村供水水厂是如何收取水费的?
姚捷:这个问题是广大听众比较关注的,日常工作中我们也经常接到这方面的咨询电话,今天,我重点介绍一下。我区农村自来水价格是按照“补偿成本、保本微利、公平负担、节约用水”的原则确定的。根据安徽省物价局、水利厅《关于完善农村自来水价格管理的指导意见》等规定,经成本监审和多次座谈会征求意见,并经区政府2015年第42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从2016年元月开始实施“两部制”水价。即实行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容量水价用于补偿固定资产成本,计量水价用于补偿供水企业营运成本。“两部制”水价中的容量水价标准为:居民生活用水户每月每户4元;计量水价收费标准为:计量基价×实际用水量(计量基价按区物价局对各供水企业核定的标准执行);对年用水量在12吨(含)及以下的用水户,仅实施年容量水价,标准为30元/户.年。
主持人:请问,宣州区在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林方(宣州区水政水资源科负责人):自2017年8月份起,我区全面部署入河排污口核查工作,力求摸清底数,理清问题,整改到位。经核实,我区共有入河排污口53个,其中规模以上12个,规模以下41个。共立牌29个,拟核销24个(其中截污至污水处理厂管网的6个,封堵排污口的18个),所有排污口全部登记、建档并录入安徽省入河排污口信息管理系统。2018年4月,根据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改工作“回头看”的紧急通知》(皖水资源函〔2018〕571号)文件要求,我区认真抓好整改“回头看”工作,全面排查,拾遗补缺;7月,根据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宣城市深入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区在“回头看”工作基础上又全面开展了入河排污口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巩固提升整治成果。9月底,根据省水利厅入河排污口督察组反馈意见,我局完善相关软件资料,对53个排污口进行监督检查验收,特别对已经封堵或截污的24个排污口进行了重点检查,防止重新设置排污口。对正常排污的29个排污口每月进行尾水水质监测。目前,核销材料已通过宣城市水务局上报至安徽省水利厅。核销后,我区将保留入河排污口29个。下一步,将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全面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工作,确保该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主持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问,宣州区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林方:为严格落实水利部办公厅印发的《水利部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通知》和省水利厅《关于贯彻水利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通知的实施意见》,遵照市水务局《关于要求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通知》要求,我局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会及水土保持监督检查为契机,对生产建设单位进行全方位的水土保持自主验收宣传,提高自主验收知晓率。目前,宣城市中瑞建材有限公司、宣城苏兴矿业有限公司均已按相关要求完成自主验收。今年8月,我局对辖区内7处由部省级审批,1处本级(区级)审批的生产建设项目开展了水保监督检查,主要针对企业基建期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工作开展、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项目建设过程中是否存在设计变更等进行了全面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企业对照标准迅速整改落实到位,确保严格执行已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
主持人:近期,河道采砂备受社会关注。请问宣州区是如何开展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
王清林(区水政执法大队队长):河道采砂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各有关乡镇办事处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加大源头防范工作力度,及时予以制止。区水务局加强基层水利执法人员培训,依法申请发放执法证件,确保执法主体合法合规。同时,区水务局水政执法大队通过日常巡查、不定期巡查和专项检查等方式,全面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对需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的,会同相关部门提前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报区河道采砂领导组批准。今年以来,区政府办、水务、公安、交通、环保、城管等多部门积极履行职责,会同各相关乡镇办事处全面加强青弋江、水阳江、华阳河和南漪湖周边非法采砂联合打击力度。截止目前,共依法扣押挖掘机20台、装载机3台、运输车辆61辆,割沉扒砂船17艘次、运砂船10条、吸砂船13条,拆卸和捣毁装载机6台、挖掘机2台、运输车辆3辆、扒(吸)砂船25艘次、运砂船19条、码头3处、堆砂场3处、吊装机1台,刑拘5人(含批捕2人),行政拘留4人。下一步,将通过公开拍卖和强化过程监管等多种方式,规范管理河道采砂行为。
主持人:一直以来,市长热线和百姓来电,咨询汤村水库建设有关情况较多,请问汤村水库前期工作进展情况?何时开工建设?
夏世宏(区水务局基建所所长):新建汤村水库位于水阳江流域华阳河上游,坝址位于新田镇境内,距宣城市区30km,库区土地大部分隶属溪口镇。由于当前新建中型水库没有国家投资渠道,我区计划采用3P模式,利用社会资本兴建。目前,已委托上海同济工程咨询公司开展3P项目申报入库,现已完成“财政承受”、“物有所值”和“实施方案”初稿并通过审查,有望年底前完成项目入库工作。待项目批准入库后,将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择汤村水库PPP项目投资公司,正式开工建设。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我区灾后水利薄弱环节治理--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有关情况。
夏世宏: “十三五”期间特别是2016年特大水灾以后,我区共有14条中小河流项目纳入安徽省灾后水毁修复及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内容,目前已有5条中小河流分别于2016和2017年开工建成并发挥效益。2018底将开工建设宣州区双桥河五星金滩段防洪治理、新郎川河沙河洪林镇段防洪治理及裘公河东门渡养贤联圩段防洪治理工程。2019-2020年,双桥河五星庆丰段防洪治理等6条中小河流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财力有限,其它中小河流及部分河段、以及200km2以下河流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汛期时洪水极容易泛滥成灾。目前,我区已将未得到治理的其它中小河流项目向国家及省级主管部门申报。
主持人:宣州区易涝区泵站建设情况开展如何,今年将启动哪些项目建设?
夏世宏:2016洪灾过后,我省及时启动了安徽省灾后水利水毁修复和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工作。列入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的项目有:主要支流治理、中小河流防洪治理、易涝区泵站建设和小型病险水库加固等4类项目。我区共有7座泵站列入易涝区泵站建设项目,分别是养贤联圩仙人桥站、养贤联圩仁义站、城东联圩马王桥站、城东联圩谢村站、双桥联圩杨家嘴站、双桥联圩隆兴站和金宝圩凤联站等。按照轻重缓急的建设原则,2018年已开工建设双桥联圩杨家嘴泵站工程建设,同时完成养贤联圩仙人桥站、金宝圩凤联站招投标工作,即将全面开工建设。易涝区泵站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提高宣城市双桥联圩、金宝圩、养贤联圩等重点圩区的排涝能力,避免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社会不稳定、生态环境污染以及对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为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创造条件,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百姓热线活动到此结束,如还有听众有问题需要解答的,可以通过线下方式与宣州区水务局进行沟通解答。最后,感谢宣州区水务局对本栏目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热心听众朋友们的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 2025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