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要闻

洁白的雪莲花

发布时间:2007-08-02 14:56 来源:宣州区政府 浏览:
【字体大小:

——记宣州区水阳镇好军嫂李杏花

    在宣州区北乡水阳镇的金宝圩内,有一位普普通通的青年妇女,她邻里和睦、爱幼尊老、孝敬公婆;她心灵手巧、勤俭持家、心系国防,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水乡好军嫂”、“拥军新模范”,而她坚守在祖国边关——西藏高原的军旅爱人曾奎,却喜欢称她是“自己心中洁白的雪莲花”,她,就是水阳镇双盈村军人之妻李杏花。

    2005年春天,一直崇拜军人伟大、心怀美好生活的李杏花,在好心人的牵线搭桥下,从邻近的江苏省高淳县来到水阳镇,欲与在西藏部队当兵8年之久的士官曾奎结为秦晋之好。有人劝她“结婚不是儿戏事。军人伟大不假,婚后受罪是苦,你想过吗?”。婚前的那段时间,李杏花确实有过犹豫,但她强烈的爱军情结容不了任何世俗的偏差——“嫁给军人我不悔”。

    2005年5月,果断的李杏花开始了她人生第一次的高原之行,她要到西藏与未婚夫曾奎举行完婚仪式。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啊,至今也让她难以忘怀。如果说过去她爱军人、爱国防,那是一种朦胧的轮廓,那么,到了西藏进军营,她的这种意识变得愈发清晰和强烈起来。与所有初上高原的军嫂一样,新鲜和好奇过后,剩下的就是强烈高原反应的折磨。白天,丈夫军勤在外出车,很少在营房的“家”里陪她。她除了做家务活外,就是守着电视打发时间。她常看的,也是最爱看的就是电视记录片《世纪走边关》。一天,电影频道正在播放一部反映军嫂与西藏边防军人坚守哨所的故事片《遥望查果拉》,李杏花被影片中的人物深深打动了。联系起自己此行、此地、此景、此情,她心底顿时升起一种自豪感:祖国与军人家属是那么贴近,西藏边防与军嫂们是这样息息相关。她暗暗许诺:为了爱人在西藏高原安心服役、保卫祖国大家庭,她情愿牺牲自己小家团圆梦……

    爱人曾奎是农民出身,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年迈,且身体又不是很好,还有10多亩地需要耕种。结婚两年来,爱人远在西藏常年不回,作为妻子的李杏花不仅要照顾两位老人,还要下地干活。每年农忙时,看到别人家夫妻相帮,她多么盼望自己的丈夫也能回来帮一把啊,但再忙、再苦、再累,她只是咬咬牙挺着,也从来未向部队打过一次电话,向爱人提过一次要求,更没有把不好的脸色给公婆看。

    2006年4月,李杏花和曾奎有了爱情的结晶——他们的女儿来到人间。一天,出生只有几个月的女儿生病了,连续几天高烧不退,教初为人母的李杏花束手无策。这时,一位好心的邻居对她说:“赶紧打个电话,让曾奎请假回来一趟。”可她理解丈夫,更知道部队的事情大于山。夜晚,李杏花轻轻拍打着女儿入梦,而独自吞咽着那流不息的伤心泪。

    2006年6月,公公生病了。正在李杏花拿不准该不该告诉爱人时,她接到曾奎从部队打来的电话:“我准备明天坐飞机回家休假”。放下话筒,她欣喜万分,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病中的公公。过了三天,李杏花算计着丈夫该到家了,就到集镇上买了一只鸡和许多新鲜蔬菜,她要让爱人回来补一补身子。可是,正当一家人忙着迎接她爱人回来时,却接到曾奎的电话:“推迟回家”。此时,公公的病情加重了,李杏花是多么地盼望丈夫的快快归来啊!几天后,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心情激动的李杏花赶忙去接,可话筒里传来的却是曾奎“暂不回家”的声音。后来她才知道,丈夫是临时执行青藏铁路通车任务而放弃休假了。

    “说句心里话,我也很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白发苍苍……”。这是爱人曾奎每次探亲回来最爱唱给李杏花的一首歌。李杏花明白,爱人是多么的想家、想父母、爱妻子、爱女儿的啊,但他是以国为重守沙场,作为一名军人的妻子,自己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全力支持他——“聚少离多从不怨,愿为高原雪莲花”,这是李杏花经常在心里说的一句话。她还说,如果有来生,她,还会嫁给军人,嫁给保卫祖国的守疆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