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山翠绿的映衬下,在“稻菽千重浪”的金色包裹中,在汩汩清泉欢快的“笑声”里,七甲如同“落”在景中,人宛如“生”在画里,走进七甲,仿佛置身于一幅自然天成的山水图。
七甲村是新田镇新田村的一个自然村,今年被我区确定为新农村建设清洁整洁型示范点。村庄不大,但人居和谐,人口虽少,但村民的热情高涨,150多名在这里生活的乡亲们热切期望自己的家园“旧貌变新颜”。
垃圾遍地、禽畜乱放、杂草丛生、渠水污浊,曾是七甲村昔日的人居环境,文明程度不高、环境意识淡薄,曾是七甲人迈向新农村建设征程的思想“羁绊”。然而,这一个个“曾是”已成为过去、成为历史,如今,你眼前呈现出的是七甲美丽如画的“容颜”。
是七甲人用劳动创造了美丽,是七甲人用文明描绘了色彩。
62岁的单身老汉钱逢祥被村民称为美化村庄的一道“风景”。钱老汉家门前多年码着一个柴垛,歪歪斜斜,蓬蓬松松,直逼村中主干道,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有碍人车通行。曾以为钱老汉工作难做,谁也没料到这个“老倔头”比谁思想都开化、行动比谁都迅速。七甲刚刚启动清洁整洁工程,他就自觉参与到建设的行列中,主动将30多担柴草一捆一捆地挪到了后院。为硬化人行道和道场,他拖着孱弱的身躯,从河中一担一担挑来砂石,自己出资出力,将门前的泥巴道场铺成了30多平方米的水泥道场。
在浙江黄岩务工的伍金水夫妇,得知村里正在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毅然搁下在厂里的工作,双双赶到村里投入建设。对照建设规划和要求,伍金水二话不说,主动将位于主干道左侧的一间20多平方米的正屋拆除。在回村的20多天时间里,伍金水天天忙碌在工程上,清淤泥、修道路,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伍金水利用自己的木匠手艺,自告奋勇地承担起了道路修筑扎壳子板的任务。道路建设资金依靠村民自己筹措,伍金水毫不犹豫的投入3000元用于村主干道建设。伍金水在回程的时间里,不仅没有分文收入,而且夫妇俩还少挣了4000多元工资。
村民组长武秀清、理事会成员鲍国华、监事会成员鲍国庆既是组织者、发动者,又是实践者、参与者。正当村容村貌整治进入关键时刻,鲍国庆的上门女婿突然在一次煤矿事故中不幸遇难。面对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鲍国庆强忍着失去亲人的悲怆,寸步不离建设现场,每天都出现在村里血防沟沟渠硬化的工地上。为帮助弱势家庭完成渠道清淤任务,年已六旬的武秀清累倒在沟渠修建现场,他匆匆挂完点滴,就拔掉针头又投入到施工现场。在榜样力量的感染下,全村男女老幼全都加入到了美化家园的行列中。住在村头的钱六一主动了拆除影响交通的住房,并腾出一块宅基地给村里建文化娱乐中心。在建设清洁整洁型村庄的过程中,村民主动拆除有碍观瞻的建筑物10多间,清除垃圾、污泥上百吨,清除杂草500多平方米,修建村中主干道700米,兴建三格式卫生厕所52座,累计投入资金10多万元。
依依垂柳、潺潺溪水、白墙红瓦,七甲人用激情装点着新农村的美丽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