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要闻

魅力宣州再绽放——“首届中国宣城水东蜜枣旅游节”综述

发布时间:2007-09-24 08:52 来源:宣州区政府 浏览:
【字体大小:

    历史会记住这些日子——2007年8月28日至30日。在这些日子里,84万宣州儿女与八方宾客沉浸在节庆的欢乐中;在这些日子里,蜜枣之乡水东首次向世人凸显出“蜜枣旅游”的鲜明符号;在这些日子里,宣州全面展示了江南名邑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魅力。有人说,这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有人说,这是一次欢乐的旅程;也有人说,这更是打造“开放宣州、生态宣州、和谐宣州”的铿锵宣言……

    随着首届中国宣城水东蜜枣旅游节帷幕的悄然落下,热情好客、奔放朝气的“枣丫”形象在大江南北更加鲜活起来。

关注:凝心聚力的和谐宣州

    “让宣州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让世界以更加惊奇的目光注视宣州。”由宣城市政府主办,宣州区政府和宣城市旅游局承办举办的此届旅游节,旨在以节庆促旅游、促开放、促发展,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游览宣州、开发宣州、建设宣州。

    在宣州旅游业步入快速增长的阶段,如何进一步拓展外延、挖掘内涵、提升品位、打响品牌、推动发展?宣州区委、区政府顺应时代潮流而动,将目光锁定在蜜枣之乡——水东镇。7月30日,首届中国宣城水东蜜枣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在合肥举行。由此,以“江南人文盛首,生态山水宣州”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宣城水东蜜枣旅游节,便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破壳”而出!

    举办这样高规格的节事,在宣州尚属首次,困难之多、任务之重不言而喻。旅游节筹备期间,市区两级有关领导多次组织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筹办工作,明确办节总体思路、主要原则和具体要求,并多次亲临节庆活动现场检查指导工作。担任各工作组分管领导的区四大班子领导,依照旅游节总体框架方案,聚集各方力量,精心组织协调,注重每个细节,督查落实到位。组委会办公室以及后勤保障、宣传文体等工作组成员,更是不辞辛劳,加班加点。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合作,认真落实办节的各项任务。全区共投入警力1200多人次、相关职能部门共投入人员800多人次。以旅游节为契机,市区两级结合“联点共建”活动,着力营造“绿、洁、亮、畅、美”的城区节庆氛围。与此同时,水东镇加大整治、美化力度,对老街、新街等环境设施进行了“大整容”,对水东中学等活动场所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改造”,对龙泉洞景区等景点设施进行了“大更新”,为旅游节如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宣传部门快速反应,超前组织开展了首届中国宣城水东蜜枣旅游节专项宣传工作。邀请20多家各级媒体,召开了“首届中国宣城水东蜜枣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借用省级权威媒体,连续12天播放了《魅力宣州》专题片;协调安徽电视台和市邮政局,专门制作了精美的对外宣传光盘和《魅力宣州》纪念邮册;协调市区两级传媒早策划、早介入,全面宣传了“生态山水宣州” 。新闻发布会后,人民日报、新华社、香港《大公报》等媒体及时刊发了动态消息。这一系列的宣传攻势,形成了气势宏大的宣传声势,使得此届旅游节没举办就成为社会聚焦的热点。

    在旅游节整个筹办过程中,市级与区级、单位与单位、成员与成员之间通力协作,方方面面、上上下下全力投入,这是一次大展示下的大协作,是一次大行动下的大检阅,是一次大好形势下的大凝聚。

享受:生态山水的魅力宣州

    “一缕枣香,引来八方宾朋。” 异彩纷呈、亮点频现的首届中国宣城水东蜜枣旅游节,引起社会的关注力之强前所未有。

    活动丰富多彩。蜜枣旅游节期间,组委会紧贴“蜜枣旅游”,先后举办了旅游节开幕式、游览龙泉洞、新人集体婚礼、参观水东老街、招商推介会、水阳江龙舟大赛、“婉饰琳之夜”文艺晚会、佛山“狮王”艺术团舞狮巡演、宣酒集团成立庆典、舞狮晚会、群众文艺演出、大型烟火晚会、制枣与制梳工艺表演、旅游商品和农特产品展、旅游风光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等15项极具创意的节庆活动。此届旅游节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充分地展示了特色的蜜枣文化、历史文化、山水文化和民俗文化。

    人气与日俱增。旅游节开幕当天,省、市、区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宣州各乡镇办事处以及宁国、广德、郎溪等周边县市的万余群众,冒雨观看了开幕式。江浙沪等地的数千宾客,慕名从四面八方涌来,共赴“蜜枣旅游”之约。在旅游节开幕式晚会暨“婉饰琳之夜”大型文艺晚会上,容纳近千人的红星礼堂内座无虚席。广东佛山南国雄狮队精湛的舞狮巡演,成了市区流动的风景,吸引众多路人的眼球。特别是在宣酒集团院内举行的舞狮群演,4000多名群众到场观看。在水阳江龙舟赛现场,两岸聚集了4万多群众。在水东镇举行的文艺演出和焰火晚会,吸引了数万名群众观看。为期7天的旅游商品和农特产品展销会,每天都是人流如潮,日均人流量达1.2万人至1.5万人。旅游节期间,参与各项活动的省内外嘉宾、客商、游客及当地群众突破10万人次,成为宣州区规模空前、历年之首的一次大型盛会。

    文化氛围浓厚。赏枣、摘枣、品枣,感受枣乡浓郁的枣文化;逛老街、赏民居、购特产,感受古镇独特文化的魅力;唱大戏、打腰鼓、舞龙狮,感受厚朴的民俗文化;“新人幸福旅游团游水东”活动,充满着温馨浪漫的时尚文化气息;12支龙舟劲旅竞技水阳江,彰显出宣州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老街的“裕华杯”宣城风光摄影大展,充分展示了宣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文化活动,给八方游人和广大群众带来了更多层面的精神享受。

    旅游空间拓展。旅游节期间,推出了宣州二日游和水阳江漂流项目。省内外13家旅行社纷纷赶来踩线,推介旅游精品线路,南京客商还与宣州签定了地接旅游协议。从8月28日开幕到9月21日,水东碧云龙泉洞风景区平均每天都要接待4至5部旅游大巴,共接待来自南京、扬州、常州、江阴及本省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地的游人突破10000人,创下了龙泉洞风景区开放以来20多天接待游人的最高记录。旅游节对商贸流通、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使群众、游客、企业在互动中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快乐和得到了实惠。

契机:蓄势而发的开放宣州

    “借助蜜枣文化、历史文化、山水文化和民俗文化,展示宣州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起点高、创意新、亮点多、影响大。”这是省、市领导对首届中国宣城水东蜜枣旅游节的高度评价。

    市场运作的机制。此届旅游节实现了隆重、热烈、安全、圆满和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品牌的预期目标,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节庆活动。从策划到筹备、从开幕到闭幕的整个过程,无不体现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无不体现出“围绕游客办节,围绕民众办节,围绕企业办节”的要求。旅游节组委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主题,成功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吸引企业、游客和群众广泛参与,实现了各类资源的优化、集成和整合。据粗略统计,此届旅游节吸纳的企业资金,大约解决了三分之一的办节经费。这一市场化运作模式,降低了节事活动成本,提高了社会的参与程度以及节庆活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此届旅游节的一大亮点。

    拉动经济的平台。此届旅游节,不仅起到了扬名的作用,而且还为宣州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起到了直接的拉动作用。在“招商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上,共签约16个项目,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5个,协议投资总额8.25亿元人民币。在宣州粮食产业园入园项目签约仪式上,正式签约3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额达4700万元。为期7天的旅游商品和农特产品展销会,销售总额突破10万元。从开幕式当天到9月21日,宣城市水东天元枣业制品厂系列蜜枣的销售总额已达60多万元,是往年同期蜜枣销售总额的3倍,产品呈供不应求的态势。各路商家利用节庆活动带来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开展形式多样的商业促销活动,都收获了节庆带来的喜悦。

    整体形象的提升。人民网安徽视窗、《欧洲联合时报》、《新民晚报》、《中国旅游报》、《中国特产报》、《华东旅游报》、《江南游报》、《扬子晚报》、《新华日报》、《金陵晚报》、《市场信息报》等中央以及境外、省内外30多家媒体,全方位地报道了此届旅游节节庆活动的亮点与成效,高度评价此届旅游节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深远影响。旅游节期间,中央以及境外、省内外媒体共发稿60多篇,市内媒体共发稿100多篇。遍地开花的新闻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宣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随着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现代新闻媒体的传播,“生态山水宣州”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旅游节已经成为宣州区乃至宣城市特色旅游的一张金名片,品牌效应渐趋明显。

    节庆绽放魅力,激情昭示未来。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宣州,正以其强劲豪迈的步伐、蓬勃发展的态势,在世人面前闪亮展现“开放、生态、和谐”的风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