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要闻

我区建立完善的血防工作机制

发布时间:2009-12-01 13:39 来源:宣州区政府 浏览:
【字体大小:

为扎实做好血防工作,我区建立了"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血防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疫情监测、报告制度。血防区重点乡镇做好急感疫情监测报告,辖区内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及时向区血防站报告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对报告的疫情,区血防站组织医务人员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和治疗,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二是积极开展同步查灭螺工作。在区血防站的指导下,9个血防区乡镇对有感染性钉螺分布环境及螺情较重的36个村,组织实施查灭螺、灭蚴工作,灭螺190万m2,降低了钉螺密度、感染性钉螺密度和钉螺阳性率。 三是加强传染源控制管理工作。对血防区及确实无法实施药物灭螺的沿江、沿河、湖泊、塘库等易感环境,采取封洲禁牧、加强隔离防护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及时修复、补齐警示牌,在重点易感环境设立防护哨卡,安排专人严格监控,劝阻人畜接触疫水。 四是实施改水、改厕,建立安全用水设施。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黄渡、新田、孙埠实施水改旱4330亩,在黄渡、沈村、杨柳等乡镇实施养殖灭螺3620亩,在黄渡等乡镇实施兴林抑螺造林760亩。区、乡(镇)多渠道筹集工程建设资金,在水东、孙埠等乡镇实施沟渠硬化、护坡平台、护坡硬化、抬洲降滩、封洲造林等项工程,特别是对佟公坝、西干渠实施的水泥混凝土衬砌水利血防项目,对项目实施区域钉螺孳生环境进行了有效地根治。在沈村、孙埠等血防区乡(镇)新建或扩建自来水厂,解决疫区4万余人安全用水问题。同时,在血防区水阳镇、沈村、狸桥等新建、改建渔船民集散地公厕10座,阻断传染途径。 五是开展查治病活动。区、乡采取多种途径筹集资金122多万元,开展对疫区群众、渔船民、外来民工等重点人群的查治病工作。1-6月份,共检查23000人次,治疗和化疗2000人次,查牛340头、普治68头,降低了人畜感染率,减轻了血吸虫危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