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要闻

抗灾夺粮不容缓 我市双晚抢收工作取得胜利

发布时间:2009-12-01 13:41 来源:宣州区政府 浏览:
【字体大小:

    2009年11月15-17日,我市遭遇大到暴雪的袭击,部分地区积雪达10cm以上,导致迟熟未收获的晚稻倒覆严重,全市共有6.32万亩在田水稻亟待收获。市委、市政府领导接到报告后,高度重视,指示“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工作上要细致安排、应对上要有条不紊”,深入受灾地视察灾情。11月20日上午,副市长彪明满、市农委主任王世发深入宣州区古泉镇邵村实地了解雪压晚稻情况。

    11月21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登榜深入宣州区受灾严重的溪口、杨柳镇等乡镇对双晚稻受灾情况进行实地察看,对当前的抗雪救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1月22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虞爱华深入到宣州区沈村镇胜利村,实地察看种粮大户稻田受灾情况,强调要抢抓短期晴好天气,抓紧清沟沥水,调集充足的收割机械,确保在田水稻全部收割起来。

    据统计,全市雪压迟熟晚稻面积6.32万亩,主要集中在宣州区,占5.74万亩,宁国市0.33万亩、泾县0.25万亩,宣州区主要集中在古泉、沈村、黄渡、杨柳、寒亭、养贤等双晚稻主产乡镇,全区雪压稻田种田大户占15-20%,雪压百亩以上大户有20多个。

    针对严重的灾情,市、区两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组织力量抗雪抢收。

    11月22日上午,宣州区委、区政府召开抗雪救灾抢收工作紧急会议,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全面部署在田晚稻的抢收工作。会议要求,要动员一切力量,力争在27日阴雨天气到来前把倒伏的晚稻全部抢收回来,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会议强调,全区上下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农业、农机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全力提供机具保障,确保一周内完成抢收任务。要实行日报制度。会后,区政府及时成立了抗雪救灾抢收工作指挥部,区长郭金友和李家传副区长为正副指挥长,各区直单位和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实行分工责任制。区政府及时发布了《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区气象局发布了气象信息。10月23日,市农委发出《关于做好双季晚稻抢收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宣州、宁国、泾县农委认真开展督查指导工作,抓紧清沟沥水,调集充足的收割机械,组织好抢收工作,确保在田水稻全部收割起来。同日上午,区委常委、副区长李家传、区农机局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沈村镇,实地检查指导抗雪抢收工作,看望慰问参加抢收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手。下午,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黎勇到沈村镇实地察看晚稻机收情况,就如何做好当前抗雪抢收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抢收期间,市农机深入宣州区受灾乡镇指导抗雪抢收工作,帮助调配机械。区直涉农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乡镇分管领导深入抢收救灾第一线,组织、协调抢收工作,确保抗雪抢收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面对严峻的抗雪抢收形势,宣州区14个重点乡镇和农业、农机部门及时召开紧急会议,全面发动干部群众立即行动起来投入抗雪抢收。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农业技术人员和镇村干部分工包片,深入村、组摸清情况,了解在田水稻面积、分布状况、倒伏程度等具体情况,特别是集中连片的村组和种粮大户的情况,动员他们不等不靠,及时清沟排水,抓紧时机及时收获。同时,乡镇与农机、农技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提供大户情况和受灾信息,提出机械需求数量。

    抢收期间,市农委要求有关县市区对抢收进度进行日报告制度,开展督查检查,全面掌握抢收进度。根据水稻倒伏程度和田泥干湿程度,指导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选择适合的收割机械。宣州区农委及时成立了抗雪抢收工作领导组,下设技术指导组、机具调配组和后勤保障组,并制定了抗雪抢收工作方案和技术指导措施。要求技术指导组深入受灾重点乡镇第一线,指导农民对稻田及时进行清沟沥水,对倒伏不严重、适合机收的进行联合收获作业,对倒伏严重、不适合机收的,采取“分段收获”的方法,即人工收割、机械脱粒。同时,指导机手正确操作,提高作业效率,加快抢收进度。机具调配组迅速摸清全区机具分布情况,针对全区五分之四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外出作业、抢收机械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及时通过网络发出信息,寻求外地收割机帮助抢收。通过农机协会向全区联合收割机手发出倡议,号召全区联合收割机手积极投入抗雪抢收。同时,安排专人通过电话与每一位在外作业的机手取得联系,动员他们回乡参加抗雪抢收。后勤保障组确保抢收工作信息畅通,及时上传下达。组织精干技术力量,备足零配件,坚持24小时跟踪服务,确保机械正常作业。

    为了加快抢收进度,避免盲目流动给机手造成经济损失,宣州区农机局利用各种手段,加强与乡镇、村、农户和机手之间的信息沟通,积极有效地合理调配机械。特别是对在外地作业的机手,通过乡镇、村,并与农户联系好准确的作业地点、作业面积和需要的机型后,再通知联合收割机手,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所在乡镇,帮助农户抢收。同时,积极动员国产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手就近参加抢收作业,帮助附近受灾面积较小的农户抢收水稻。充分发挥农机协会、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带头作用,带领和影响广大收割机手积极参与抢收救灾。作业价格上,在农户与机手双方协商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机手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的精神,坚决杜绝借机抬高作业价格。

    截止11月30日,全市累计投入联合收割机3600余台次,抢收因雪灾倒伏的水稻6.04万亩,占因雪灾倒伏水稻面积的95.5%,剩余极少数低洼田块,为山冲田,田块小、落差大,机械无法作业,排水困难,待天气转好后,组织人力进行人工收割、机械脱粒,预计12月2日前将全部抢收完成。

    抢收救灾工作中,我市涌现出很多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灾救灾精神,如洪林镇东华山村党总支书记费明周不顾自家50多亩水稻被雪压倒,每天忙碌在全村各受灾农户田头,帮助他们清沟排水。高桂村和大青山村副主任李玉祥、陈天元,虽然自己的水稻也被压倒,但由于本村的受灾面积大,时间紧,他们顾不上自家的田块,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抢收,与农机户联系机械,每天忙到深夜,直到27日下雨前,才把自家的水稻收割完。正在浙江余杭跨区作业的五星乡机手方春国,在接到家乡电话后,立即带上收割机急忙赶回家乡,于24日下午赶到周王镇红洋村,帮助农户抢收晚稻。种粮大户鲍为民今年承包1100多亩土地,其中700多亩晚稻因雪灾未能收获,全部倒伏在田里,损失较为严重。农机部门及时调配宏胜、复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的5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投入抢收。仅用4天的时间,就将倒伏的水稻全部抢收回来。黄渡乡政府通过与区农机管理局联系,调配了郎溪县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8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到受灾最严重的柏枧村,利用晴好天气帮助农民和种粮大户抢收,使受灾倒伏的水稻及时抢收回来。古泉镇政府积极协调,帮助种粮大户联系晒场,使他们抢收回来的粮食都得到了及时晾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