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南齐著名诗人谢朓出任宣城太守,在任职期间,妙笔吟咏敬亭山风光,而扬名于海内,至唐诗仙李白七次来宣,写下了数十篇诗章,为宣城山水增彩添色,宣城人民世代难忘。之后历代400余位名人骚客,纷至沓来探幽怀古,吟诗、作赋、绘画、写记达千数,敬亭山遂被称为“江南诗山”饮誉海内外,现被列入安徽省十六座名山之一。为使今日敬亭山更溶于民众生活中,特提出以下几点献言: 1、为使《太白楼》更活、更具瞻仰性,需在楼的西侧茶地新建120米长、0.8米宽的青石铺地莲花栏杆,以观赏江城风光的《观景台》。这样无论是上山不愿去的,而下山的游人均可来此楼一览。 2、《敬亭碑廊》最理想之地,应选在《古昭亭》至《皇姑坟》之间的游道东侧茶园。并将此茶园改建野桃林,以增春天的色彩。 3《先贤祠》木材腐朽,今年又受雪灾,望抓紧修复。据志载:先贤祠原为二仙祠,在府治后面供奉谢朓、李白。移迁敬亭山改五贤祠有谢朓、李白、韩愈、晏殊、范仲淹。后又增张慎言、姜埰为七贤。康熙壬辰(1712)知府佟赋伟重建,道光间知县王成璐复增梅尧臣、施闰章、梅文鼎为十贤。现今建筑为1988年购泾县西洋家祠整体移建于此,塑有七贤像,是谢朓、李白、韩愈、晏殊、范仲淹、张慎言、姜埰。 4、本人于2005年9月在敬亭山发现清代施闰章手迹碑刻《穿云亭》,望能将此亭复建在登山道中。(详见2006.8.26《宣城日报》) 5、应将安徽省敬亭山古泉啤酒厂1987年捐建《敬亭》上,不知何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悬挂的《重阳亭》牌匾摘下,因敬亭山从未有过此名称,也不符合一亭两名的称呼。 6、建议敬亭山电视转播台应向东移至《望江亭》附近,将原台址改建旅游之地。 7、重建敬亭山绿雪茶社,方便游人有餐饮之处。 8、将《太白楼》西侧的几株檫树,应只能留一株,好让《太白楼》最佳姿容入镜。 9、望能将《怀英亭》西首的群雕塑像付诸实施。并将战壕疏理再现,使之成为教育基地。 10、敬亭山捐资碑已倒,请妥善放置。 11、唐大中年间始建广教寺,相传其木皆松萝,为黄蘖禅师募自安南国,木皆从寺后金鸡井中出,故应将此井修复展示于众。 12、清初黄山派画家石涛寓居广教寺二十年之久,应筹建《石涛纪念馆》于广教寺双塔园内。 13、将广教寺双塔前的敬亭湖几块水域连成一片,建《秋月桥》通往《天湖阁》。湖岸桃柳,轻舟荡漾,一派湖光山色,胜似西子之佳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