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正是农民工大量返乡之际,趁着这一时机,我市的不少企业也纷纷走到“田间地头”,开始了下乡招工。
2月17日下午,记者返乡途中,路经宣州区水阳镇上码头处,发现这里的一面墙上贴满了招工启事。除了水阳镇的一些企业外,临近的江苏高淳县和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也将招工启事贴到了这里。在这些招工启事中,记者发现,除了企业的简介外,还用了大量的篇幅详细介绍企业的待遇及福利等情况,不少企业在招工启事中承诺购买相关保险并提供食宿。
根据上面的联系方式,记者与一家位于宣州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的企业进行了联系。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用工数量每年都在增加,现在光靠在家等人上门来找工作已经不现实,为此企业招工的方式也由“坐等上门”变成了“下乡招工”,将招工信息主动送到下面乡镇。该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去乡镇发布招工信息已经成为他们公司招工的一种重要途径,一年到头都在进行。
而位于宣州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的安徽婉饰琳家纺有限公司则利用春节期间,派出了一个个招工小分队,下乡进行招工。该公司工作人员石丹告诉记者,从正月初七一上班,他们公司就派出了招工小分队,到附近的双桥、孙埠、五星、沈村等乡镇,利用农民工在家之际,进行驻点招工。她还告诉记者,下乡招工效果非常不错,一方面宣传了企业自身,另外一方面也招到了工人,这一活动他们已经连续好几年开展了,今年春节期间,他们就招到了员工40余人,而且大都是原先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有效的缓解了企业的用工问题。
企业下乡去招工,得到了广大农民工的一致欢迎。宣州区狸桥镇宝塔村的村民周富林一直都是在外打工。他告诉记者,由于信息不畅等原因,对本地的企业了解较少,今年不少企业将招工信息送到了他们村,让他对宣城本地的企业有了一个更直观的了解。他最近就看中了一家位于宣州区的企业,准备去试试看,如果应聘上了,他就能够在家门口上班了。
记者感言:用工难、用工荒,也逐渐成为困扰我市企业发展的一个问题。为了招工,我市的企业也纷纷放下“身段”,由“坐等上门”变成了“下乡招工”,这一做法值得肯定。但企业在放下身段主动去招工的同时,也要更多的围绕改善员工的福利待遇做文章,为员工提供更加优良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企业费尽心思招来的工人才会有“归属感”,由“短工”变成“长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