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健康守门人”,“把每一份工作当作事业来做,让社区与健康更近;把每一位患者当做亲人一样对待,让服务与百姓更亲。”这群“健康守门人”——
“全程式”服务 让街坊“爱上”社区医院
有一群“健康守门人”在这里演绎人性真情,用他们的敬业、爱心,践行着“用我们的生命,去捍卫病人的生命”这句医者的铮铮誓言,共同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成绩单”:“把每一份工作当作事业来做,让社区与健康更近;把每一位患者当做亲人一样对待,让服务与百姓更亲。”这群“健康守门人”,便来自于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以患者为中心”,真诚服务每位患者
2004年8月,沐浴着医疗改革的春风,安徽省引入社会资金创办的首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州区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浮出水面。
创办初期,中心仅有12名职工,各种设备也是不尽完善。面对4.95万人的服务人口,中心主任王维军感到了肩头担子的份量。
依据卫生改革与发展目标,结合社区卫生工作特点,中心制定了“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创新”的发展战略,促进内部管理规范化和技术服务个性化。中心从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医疗质量、团队建设、文化建设、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入手,大胆实施改革与创新。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该中心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工作细节上,优化流程,简化环节,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中心建立了服务承诺制等制度,健全了考核激励等机制,通过量化、细化考核项目指标,明确了工作人员的职责义务,对发现的问题,采取个别谈话、评优考核、激励奖惩等措施,调动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一句问候可以温暖人心,一个笑脸可以照亮阴霾,一个承诺可以支撑无数信念,一份责任可以激励勇往直前……”中心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从服务开始,从细节入手,以行为笔,以心为墨,用心书写“健康守门人”的庄严承诺。2005年起,中心突出重点,在服务上做足功课,着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求生存、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个性化、人性化服务为目标,中心除了邀请省、市、区专家教授来中心举办专题讲座外,每年还选派优秀人才赴省、市、区级医院进修,选派业务尖子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在此基础上,中心开展特需型服务,不断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需求。365天,他们始终坚持用微笑迎接新一天的开始,以真诚的服务对待每一个患者,进一步拉近了医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四个率先”,让病人在社区医院享受到大医院专家服务
创新凸显价值,细节彰显品质。作为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行业,中心始终把创新机制作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
中心创新举措,一举步入“四个率先”的华丽起点:中心率先组建七个全科团队,遵循“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开展社区“责任医师服务”,让居民不出家庭就能享受到全科医生的服务;中心率先实行信息化管理,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财务收费、行政后勤等全部纳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规范了服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率先开展辖区65岁以上居民免费健康体检项目,掌握老年人健康信息并提供就医指导,对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时建立档案,纳入规范化管理,至今共免费体检3926人,占65岁以上居民的70%;率先开展对口支援服务,与市人民医院建立质量管理帮扶、专家门诊、短期进修、讲座与宣传等对口支援合作关系,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服务,基本形成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医疗服务格局。
中心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举措。该中心整合资源,开设了全年无假日门诊,开展基本用药和基本检查,建立了以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管理为内容的工作平台,面向社区推广适宜技术,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同时,中心通过规范医疗流程,优化就医环境,让居民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和接受医疗服务,使医患关系得到了有效改善。
创新激发活力,创新带来发展。截至目前,中心年门诊量已达6.5万人次。这一数据的出炉,见证了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跨越的轨迹。
公益服务,筑就居民“健康守门人”
公益是一面旗帜,公益更体现了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守门人”的社会责任感。
自组建以来,中心始终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不断为居民幸福贡献力量。中心组织专家和医护人员,多次参与爱心义诊、健康讲堂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围绕新时期社区卫生服务的新需求,中心新增了计划免疫、重点人群保健、慢性与传染病管理、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卫生监督协管、残疾人康复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以人人都有“健康身份证”为目标,中心积极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采集工作,为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打下“信息基础”。目前,中心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5万份,建档率占居民总数的54.2%,超额完成了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工作指标。以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为终极目标,中心积极推进预防接种工作。目前,儿童免疫“七苗”接种率达98%,建证建卡符合率100%,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100%。中心还定期开展0-6岁儿童健康体检和建档工作,免费开展妇女病普查和计划生育指导咨询工作,探索建立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定期开展上门产后访视及产褥期健康指导服务。
“家庭病床”,是该中心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针对高血压中风等瘫痪卧床病人,中心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定期上门测量血糖、血脂等相关身体指标。对残疾人康复及重性精神病人,中心指派专人上门指导,并协助联系专科医生。同时,该中心免费提供轮椅和基本康复材料,指导他们进行合理的康复活动。截止2011年12月,该中心已建立辖区4260名高血压病人和920名糖尿病病人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建立精神病人和残疾人档案180多份。
中心采取督导、培训等措施,深入周边公共场所、建筑工地、学校、幼托机构等严防重点单位,宣传传染病知识,建立门诊登记和疫情报告制度,使信息上报准确率达到100%。在区疾控中心的指导下,中心还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积极参与三鹿奶粉、H1N1、EV71、水痘、麻疹强化、乙肝强化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辖区内蔓延。
2009年和2011年,中心还承担了安徽医科大学《高血压心理干预课题》和《65岁以上老年人社区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赢得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也推动了该中心的慢性病防治和老年保健工作。
种种投身公益、奉献爱心的义举,造就了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守门人”良好的品牌形象,也激励着西林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守门人”对公益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
不断创新,打造“全程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改革创新最活跃的时期,就是各项工作跨越发展最快的时期;改革创新最活跃的部门,就是各项工作跨越发展最快的部门。”
8年来,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改革中解放思想,在发展中统一思想,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在探索中更新观念,在创新中转换思维,铸就了一支“用创新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创新”的巨大杠杆,撬动着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生了令人目不暇接的跃动和嬗变。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已经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特别是近几年,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举措,推动着该中心在改革中一路小跑。如今,中心己发展成为集医疗、保健、康复、预防、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全程式”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仅如此,中心还建起了沁园、九同、敬亭苑、城西等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现有职工4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达36名,占90%。其中,中级职称以上9人。目前,中心已置齐了彩色B超机、全自动生化仪、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空气消毒机、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微波治疗仪、多功能检查床等常规医疗设备。
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呈现的跨越发展之势,成为令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为之瞩目的焦点。以其优质的医疗服务、良好的社会形象,中心赢得了百姓的良好口碑,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中心先后获得了宣城市城市社区卫生考核一等奖、全市基层党建示范点、全区平安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连续多年获评区卫生局和西林办事处先进单位。省残联理事长张纯和、市委副书记章钢、副市长夏月星、市卫生局滕秀娟书记、副区长杨林秀等各级时任领导,前往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视察调研时,均对中心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宣城日报》、《宣城日报·宣州专刊》、宣城电视台等各级主流媒体,纷纷聚焦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次予以重点报道。
站在新的起点上,续写新的传奇。承载着希望,西林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带领全体医务人员在健康的蓝天下展翅飞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