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要闻

清明节:祭祖先勿忘英烈

发布时间:2012-04-06 07:07 来源:宣州区政府 浏览:
【字体大小:

    “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转眼间,清明节又在人们忙碌的生活中悄然而至。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是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日子。然而,扫墓人通常以祭祀自家祖先为主,很少有人想到去追思和缅怀那些长眠地下的革命英烈。此举,着实令人感慨系之。
     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来说,战争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概念。事实上,那些镌刻在烈士纪念碑上有名或无名的英烈面孔,也曾有鲜活生命,也曾有儿女情长,也曾有悲欢离合。在他们当中,许多人的青春之花甚至还没有完全绽放。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无数革命英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或沥血孤营,或横刀敌阵,或鏖战沙场,或昂首刑场,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共产党人。正因为有了那些无数的革命英烈,有了他们的高贵品质,有了他们的崇高精神,才有了今天的和平幸福,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有太多不倒的身躯让我们铭记,有太多猩红的鲜血让我们哽咽,有太多伟大的精神让我们崇敬,有太多悲情的故事让我们潸然。那些在战斗中壮烈殉国的革命英烈,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是我们最敬重的人,更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人。

     清明节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一是忠孝;二是感恩。由此看来,清明节不只是认祖归宗的一种祭扫,更应该是缅怀英烈的一种感恩。盛世清明,慎终追远,心怀感恩。革命英烈“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民族精神,“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的英雄气概,“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钢铁意志,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当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滋养。清明祭奠是一种风俗仪式,也是一种精神洗礼。因此,在清明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要与自己的祖先“对话”,更要与革命英烈“对话”。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话”表达对英烈的缅怀之情和思念之意;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话”获得人生之镜、心灵之灯和精神之粮。与英烈“对话”,我们还应该选择鲜花、植树、写文章悼念、网上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让我们的环境真正得到净化,让我们的心灵真正得到升华。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一个崇尚英雄、尊重先烈,并善于用其事迹和精神教化后人的民族,必定能赢得世人的尊重。各级领导应该率先垂范,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参与,依托当地的纪念碑、纪念馆和烈士陵园,引导和组织民众与英烈“对话”,让公祭英烈成为我们当代人了解英烈奋斗历史、追寻英烈高洁品质的社会课堂。

      爱我中华,敬我英烈,你我他责无旁贷。让我们用文明祭奠的方式,让我们保持一种常态,与革命英烈“对话”,更与自己“对话”,在追思和感恩中扪心自问,反思自我,荡涤心中尘埃,吸取精神营养,感悟人生真谛,激发前行动力。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接过革命英烈的接力棒,才能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唤醒强烈的文化自觉,进而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