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回顾历史,重温革命先烈的胜利荣光和丰功伟绩。2015年9月30日,向阳街道泾县云岭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宣城分公司党支部组织了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赴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和泾县厚岸王稼祥故居纪念馆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泾县云岭,曾经安徽皖南地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由于新四军军部移驻于此,使的这个偏僻的皖南小山村成了当年全国南方地区的抗战中心。在军部陈列馆,那一幅幅图片影像资料,一件件遗物实景,仿佛把大家带回到那抗日烽火的年代。忆当年,一批批有胆之士历经千辛万苦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云岭,一拨拨怀抱满腔热血的知识青年,冲破层层封锁,翻山越岭云集云岭。由于当时敌、伪、顽的封锁,这里的条件虽然艰苦,物资极度匮乏,但丝毫没有影响这些抗日儿女的革命热情。这里是歌的海洋;这里是练兵的战场;这里是文化知识的课堂。在军部教导总队的图片展中你可以看到,经过集训,一批又一批的有胆男儿成长为革命战士奔赴抗战的前线。
新四军军部大礼堂,据说这个古老的建筑是云岭本地 陈姓人家的宗族祠堂,新四军军部移驻云岭后,开明的陈姓族长得知新四军干部战士开大会没有会场,主动将祠堂无偿借于新四军使用。经过整修这里便成了当年新四军军部召开大型会议,干部集中培训,文艺演出队演出等一些较大型活动的场所。在军部大礼堂,我们仿佛置身于当年一代伟人——周恩来在军部大礼堂给新四军干部战士作报告的场景,仿佛看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以及叶挺、项英、等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新四军干部,战士培训时那不拘一格、谈笑风生、挥手之间的激动场面,仿佛听到演出队那“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激扬歌声。
距云岭几公里之遥的原岸,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外交战线的卓越领队王稼祥先生的故乡。参观云岭新军部旧址后,一行数十人又马不停蹄的来到这里。王稼祥故居纪念馆,是全国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一件件遗物,一副副图片记录着王稼祥从出生到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从小煤油灯下的夜读到在安徽芜湖的学生运动;从二万五千里长征过雪山草地到遵义会议的召开;从太行山上的抗日烽火到七届一中全会的召开;从新中国的成立到首任驻苏大使等等这些无不记录着王稼祥光辉的一生。
在纪念馆大厅庄严的党旗前,向阳街道党工委派驻的党建指导员刘礼祥同志带领大家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如雷贯耳的洪响声音至今仍回荡在每一位同志的心田。
整个活动时间虽然不长,但支部每位同志都受益匪浅,下定决心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铸忠义品质,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