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动态

双桥街道实践“两学一做”: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

发布时间:2016-07-15 11:13 来源: 浏览:
【字体大小:

——记宣州区双桥街道党员干部抗洪抢险三、四事

自6月20日起,一场又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宣州区双桥街道境内。顿时,河水暴涨,圩堤滑坡,险情接二连三的出现。7月6日清晨,双桥联圩漫破后,使受灾严重的双桥街道又遭遇洪水侵袭,犹如雪上加霜。然而,双桥街道各级党员干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畏灾难,不怕困难,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战灾难,涌现出了一件件与洪魔抗争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故事一:圩埂抢险保安全

6月20日双桥社区老街段圩埂突然出现长30米、高5米的滑坡,塌方泥土1000多方。险情就是命令。双桥社区党总支立即组织一支50人组成的党员抢险突击队开展抢险工作。在武警、民兵、商合杭高铁项目部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人员600人次、车辆50台次、轮船1艘,砂袋填方7000袋、填土800方、抛石1700吨,老街段险情得到及时排除,确保圩堤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在老街抢险现场的背后,有一群默默奉献的妇女。党员鲁传凤自发组建了一支由20多名妇女参加的志愿服务队,担当起了这次“补圩行动”的“炊事班”,为前线日夜奋战的抗洪抢险队员们端上了一碗碗热饭、热菜、热汤,为抗洪抢险尽一份力量。

故事二:群众转移保平安

7月2日,隆兴村党总支书记余海接到办事处防指转移群众的命令。这一夜,是不眠之夜。他立即和村“两委”其他干部一起,联系短信通知各村民组长和党员,并负责电话通知他所分工的网格内的村民组长和党员,发动他们一起逐一通知每户群众开始转移。余海第一想到的是村里的五保危房户和老弱病残群众,便一户一户的上门动员。有些老人不理解,认为没事。经余海反复做工作,直到他们被安全转移。有些年轻人说,等到明天再搬。余海坚持说:“人是最重要的。只要人没事,一切都会有的。”群众陆陆续续的开始转移,余海一直忙到凌晨两点。清晨五点,余海起床后,匆匆洗个脸,又去动员群众转移。这时办事处安排的车辆来了,看到群众一个一个的上车后,余海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地。村委会主任陈国良因转移群众,长时间在洪水中浸泡,双腿已经浮肿了,但他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群众转移工作一直持续到7月6日清晨双桥联圩漫破时。此时,隆兴村已安全转移2194人,剩下青壮年31人留守,协助村里做好救灾工作。

故事三:抢修线路保供电

7月6日清晨,双桥联圩胜利村段漫破后,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双桥街道境内受洪水影响的区域采取断电措施。7月11日,洪水缓慢下降。双桥供电党支部书记、营业部主任甘会军带领施工队伍顶着烈日,及时抢修线路,恢复居民供电,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洪水退到哪里,供电就恢复到哪里。”这是甘会军对居民的承诺。

故事四:卫生防疫保健康

7月6日洪灾发生后,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即成立党员医疗服务队,在受灾最严重的隆兴村和双桥社区设立两个临时医疗点,方便灾区群众就医看病。同时,卫生服务中心及时筹集防疫消杀物资,应对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从7月13日起,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对双桥、金杨、泥湾社区退水区域开展防疫消杀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面对灾难,我们从容应对。双桥街道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无一退缩,各个奋勇抗战在防汛抢险救灾一线,确保了全街道无一人员伤亡事件发生,以实际行动检验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