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要闻

加强科技推广 推进现代农业

发布时间:2007-02-06 09:23 来源:宣州区政府 浏览:
【字体大小:

    2006年,宣州区围绕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了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24.2万亩,粮食总产51.24万吨;棉花面积14.38万亩,皮棉总产11261吨;油菜面积29.47万亩,菜籽总产4.3万吨。茶园面积7.27万亩,茶叶产量1.05万吨。蔬菜面积17.46万亩,产量23.6万吨。发放蚕种2.06万张,产茧1.63万担。烤烟面积3.39万亩,产干烟5227吨。西瓜、太子参和栝楼等特色经济作物稳步发展。生猪饲养量36.67万头,家禽饲养量2633.25万只。水产养殖面积25万亩,水产品产量5.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069元,比上年的3438元增加631元,增幅18.3%。2006年,宣州区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安徽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第五批国家级烟叶标准生产示范区”、“安徽省蔬菜产业化十强县”等荣誉。区农机局被表彰为“全国农机跨区作业先进单位”和“安徽省农机富民工程先进集体”。

    种植业生产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建设了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化验室,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不同作物的需肥特征,对土壤测试,实行肥料的适量配比,生产专用配方肥,供农民使用。全年推广配方肥8500吨,应用面积32万亩,节本增收864万元。建立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片1.5万亩,引进良种,推广新型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引进推广中组3号等优良品种,全区粮食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开展水稻病虫害的统防统治示范,示范面积15000亩,购买机动喷雾器,组建机防专业队,做到带技术、带机器、带农药“三带”到户,及时有效地防治了稻飞虱等病虫害,同时,避免了乱用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棉花品种的更新换代,科棉3号等高产、优质、抗虫、抗病为一体的杂交棉及抗虫棉品种推广面积比例达100%。烤烟生产全面推广漂浮育苗、密集烘烤新技术。香菇生产,进行技术创新,改秋冬菇为夏菇,改“架子菇”为“埋地菇”,形成了独特的反季节香菇生产模式。设施蔬菜大中小棚等保护地蔬菜达到3.5万亩,遮阳网、防虫网覆盖100万平方米。户用沼气发展到4500口,对养殖业等废弃物进行处理,为农民生活提供了新型能源,为种植业提供了优质沼气肥,促进种植业养殖业的协调发展。

    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新格局。华卫公司等13家种禽企业、和超禽业等4家加工营销企业和新科养猪等2家生猪养殖企业有力支撑和带动了全区畜牧业的发展。全区畜牧业建成了24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形成了以向阳、孙埠、水东为中心的肉禽养殖区,以五星、双桥、沈村等为中心的水禽养殖区,以古泉、文昌、寒亭为中心的生猪养殖区。畜牧业生产已呈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现已建立“区有局、乡有所、村(企业)有员”的动物防疫体系,为全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农业生产各环节积极采用机械作业,全区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为75万亩、30.8万亩、104.9万亩。机械化秸杆还田、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开始起步,大田机械栽插1050亩。全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总动力达到61.78万千瓦,农业机械原值达到3.31亿元。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农业信息化水平有了新提高。建设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中心。运用电脑网络建设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农业技术、市场信息和政策法规等信息资源的数字化。通过宣州农业信息网站、农技110电话和农业电视节目等多种形式为企业、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信息量达到8998条。在科技推广和信息服务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了信息服务的覆盖面,有效提高了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认证有了新发展。建设华卫、华大、华栋、大兴家禽公司和溪口茶叶基地等5个全国家禽茶叶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宣木瓜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省级无公害蔬菜示范区,依托优势农产品建设优质水稻、优质油菜等13个区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制定了水稻、油菜、茶叶、生猪、家禽及宣木瓜等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全区6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50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模式,引导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全区农业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73万亩,覆盖率达到84.8%。全区家禽标准化养殖规模2107万只,占80%;生猪标准化养殖规模31万头,占84.5%。景丰牌大米、粳米、糯米和溪山牌溪山真香、溪山绿茶、溪山云雾、溪山剑芽等7个品种被认证为绿色食品。截止2006年底,全区共有25个绿色食品,11个无公害农产品,1个有机食品。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