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区超前谋划、认真部署,扎实开展农业信息化推进年活动。 认真部署,明确措施 区委、区政府对农业信息化推进年工作十分重视。区委宣区发[2009]4号文件中强调指出:整合农业、电信、移动、联通、气象等相关部门的资源,建设农业信息平台,加快农业信息化服务。区政府以宣区政[2009]40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开展农业信息化推进年活动的意见》,就总体目标、建设任务、推进措施等方面对农业信息化推进年活动进行了具体部署。 为切实加强领导,区政府成立了农业信息化推进年活动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副区长李家传任组长,政府办、农委负责人为副组长,发改委、教体局、财政局、农委、水产局、气象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委。 为给农业信息化推进年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区政府在2009年财政预算中安排农业信息化推进年工作专项经费。同时,电信运营商也积极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到2009年底,全区181个行政村全部通宽带、通光缆,70%村民组通宽带。 扎实推进农业信息化 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站建设。全区每个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都配备了一名信息员。组织部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员参加了市网站建设培训班;同时,我区举办龙头企业、合作社信息员培训班,邀请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网张虹博士讲课。通过培训,全区2009年建成40家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站。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网站开展农产品营销,为广大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在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中,我区对1197位农民进行电脑培训,使参训农民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区畜牧局举办了专题培训班,对乡镇兽医站技术人员进行了电子文档和表格使用、收发邮件等信息化技术的培训。 宣州区农业信息网站建设。我区建设了集宣州区农业信息门户网站和种植、养殖、农机、能源等专业网站为一体的网站群。全区26个乡镇在2009年全部建立了信息网站,通过网站发布农村政策、科技推广等信息。年初,召开了全区农业信息员会议,采用以会代训方式,对信息员进行培训,每一位信息员发放一本电脑教材;同时,还邀请区委办公室分管信息领导,专题讲解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写作知识,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员的业务素质。 在区农业信息网站建设上,一是加强信息发布工作。信息发布的重点:及时发布中央、省市重要新闻和农业重点新闻;及时采集发布本地农业、农村工作动态;根据农时,准确发布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信息,区农技推广中心每期编发的《病虫情报》,都做到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宣传推介我区宣木瓜、水东蜜枣等特色农产品;积极宣传信息化知识。我区各乡镇农业部门、农资经销商、农机大户,通过区农业信息网站,能够及时、准确、快捷地获取到信息。2009年宣州农业信息网发布本地农业新闻、农业科学技术和病虫情报等信息1300条。区农业信息网站的访问量已达到19万多人次,日访问量达到600多人次。访问量在全省县级网站排名中,位于前列。二是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组织农业系统政务信息发布。今年在政务信息平台发布信息220条。三是做好网上政民互动工作。指定工作人员负责政务互动平台工作,督促各部门及时回答网民的咨询。农民提出的有关沼气建设方面的政策,区能源办给予了及时的回答。四是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全年共发布土地流转供求信息3000条(包括乡镇的电子屏幕发布的)。 农民万事通12316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即农技110。在农技110建设中,我们强化制度建设,建立了农技110值班制度、农技110工作制度、农技110承诺制度、农技110反馈制度等各项制度。每天安排一名农业专家值班。农技110,一是接受农资打假举报;二是解答农民的政策、农业技术的咨询。2009年,共解答农民提出的农业技术、政策咨询1080条;接到举报并调解处理大小农资纠纷30多次。 通过移动办公助理平台,开展信息服务。区农机局利用短信平台实时向农机手免费发出手机短信。在跨区作业期间向联合收割机手发布跨区作业信息,在重要农时季节和节假日向农机手发布安全警示信息,特别是在2009年抗雪救灾抢收期间,为了组织机械抢收,一方面通过区农机化信息网发出倡议,有序的引导收割机手参加抢收;另一方面迅速向在外地跨区作业的机手发出手机短信,动员他们回乡投入到抗雪抢收工作中。由于组织得力,机械调配合理,在一周的时间内将近6万亩雪压晚稻抢收完毕,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2009年,通过移动办公助理发送手机短信5000多条。 在信息服务中,我区注重发挥广播电视的作用。区农技推广中心在2009年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共采集制作病虫可视化预报6期,在《宣州新闻》等栏目中播放;与安徽电信公司宣城分公司合作,开通了96800109号码百事通业务,发送病虫防治信息短信5000余条。在宣城广播电台金色田野栏目开办专家面对面讲座18期,将粮油棉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植保、水果优质化生产、农业灾后恢复生产等技术通过电波传送到田间地头。 开展农业信息化推进活动,农业信息网站的建设,提升了农业部门的工作效能;农技110的建设,在广大农民与农业部门之间架起了快速的沟通渠道;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的建设,促进了农产品的营销。凯兴食品公司,通过网站营销,打开了国内市场,1—10月在上海、北京等国内大城市,销售产品100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