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改变我区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总量不大的现状,近日,宣州区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该《决定》进一步勾勒出宣州“工业富区”路线图,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突出主导地位。全区上下牢固树立工业兴区责任意识,紧紧抓住国家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战略,咬住“一区九园多带”经济开发策略,促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理清工业发展总体思路,以做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工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承接产业转移和扩大招商引资为抓手,以“一区九园多带”为载体,围绕机械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加工、高新技术等六大重点产业,全面推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明确目标和任务,力争201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多家,2012年实现规模以上企业320多家。 强化加快举措。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将从2010年起区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奖励纳税大户,名牌产品企业。启动扶优扶强工程。区政府每年将筛选8—10家核心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企业重点给予重点调度和政策倾斜。确定10—20家成长好、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鼓励其向“专、细、特、新”方向发展,促进区内中小企业转型提升。实行以奖促进。对纳税额在500万元—5000万元的纳税大户,实行不同金额的奖励,设立特殊贡献奖,鼓励企业做强做优。注重鼓励发展规模企业。对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新增企业也给予相应奖励。同时,多措并举推动企业技术革新和实施品牌战略。如重金奖励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产品,对新获得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工业企业给予奖励等。 优化发展环境。将继续科学规划“一区九园多带”,突出“主导”、“特色”产业功能及定位。加快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承载力和承接力。区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重点扶持和鼓励乡镇工业集中分区建设。另外,区政府还将密切关注中央、省“调结构、促发展”系列宏观政策,紧紧抓住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契机,规划、论证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工业项目,实施项目储备工程。实行“一企一议”鼓励集团总部、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落户我区。发挥银行融资主渠道,拓宽企业融资,盘活闲置土地、保障工业企业用地需求。继续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举办人力资源招聘会,促进校企合作培训,参照我区引进高层次人才相关同等待遇聘请企业高管,为工业企业用工提供人才资源支持。 加强工业经济领导。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成立由区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乡镇街道成立相应的专门工作小组。实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一名区领导、一个区直单位、一套工作班子”包保责任制,配套建立重点企业例会制和现场办公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实行考核奖励举措。将工业经济发展列为乡镇街道年度考核,对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明显的乡镇、部门和单位予以奖励。区委、区政府将开展“优秀企业”、“纳税大户”、“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新闻宣传部门加大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先进事迹、先进单位和典型人物报道力度,力争在全社会广泛营造“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浓厚氛围。(刘谋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