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要闻

让投资者从这里开始新的腾飞——从安徽新嘉乐制衣有限公司落户看我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发布时间:2010-04-09 14:58 来源:宣州区政府 浏览:
【字体大小:

当前,我区正在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目前,已经落户一批具有一定产业层次和规模、且具有良好发展势头的企业。位于文昌镇的安徽新嘉乐制衣有限公司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之一。在这里,我们把安徽新嘉乐制衣有限公司从地方政府与投资方主动接触开始直到现在落户发展的过程展现给大家,希望能够给我区今后继续加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作,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抓住发展机遇有所帮助和启示。

现在如果你从318国道宣南段进入宣州区文昌镇境内,你会看到在国道边一片崭新的厂区,气派的办公楼,标准的厂房,优美的环境,会让人眼前一亮。厂区大门一排镏金大字:安徽新嘉乐制衣有限公司。

安徽新嘉乐制衣有限公司的投资方是上海嘉乐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在上海服装业具有相当实力的龙头企业,其拥有总资产4亿人民币,固定资产2.5亿元人民币,员工5000名。公司具有从面料研发、织造、染整、印(绣)花到成衣的全套生产能力,产品55%销往日本,45%销往欧美各国。现客户有Tommy Hilfiger, Levis , Reebok, Quicksilver, Decathlon, Uniqlo,Marie Claire, East Boy, R.Newbold等。由于服装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相对较低,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实施企业战略升级,2006年前后,该公司开始谋划将生产基地转移至内地,上海总部则逐步将工作中心转移到企划和研发方面,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007年春节期间,文昌镇党委政府领导从当地在外务工人员处得知该企业正在各地寻找合适的地方建设成衣生产基地,并了解到这个公司是上海工业企业500强,立即主动与该公司高层取得联系,并多次前往上海真诚地邀请该公司高层到宣城、到文昌来实地考察。该公司高层抱着看看再说的想法,于春节后第一次来到文昌镇。这里优越的交通条件、区域位置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了他们,但是他们对地方的投资环境很是疑虑。因为在这之前,他们曾经准备在距宣城不远的某县投资建厂,已经先期投入数十万元,最后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投资,资金损失事小,耽误了公司发展战略机遇事大。而当时的文昌镇没有直接可以提供的工业用地,更没有设施完备的工业园区,怎么才能让企业下定决心在这里投资?“我们只有靠真诚地为企业着想、为企业服务!”,镇党委书记、镇长黄仕金同志在政府机关干部大会上这样说。

文昌镇党委政府领导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文昌镇党委政府领导多次前往上海与上海嘉乐股份有限公司高层商谈,在该公司高层表达了自己的疑虑后,镇党委政府领导立即进行了研究,并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汇报。区委、区政府领导得知了此情况后,立即表示支持文昌镇政府,决定特事特办。时任区人民政府区长、现任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黎勇及时任区委副书记、现任区长郭金友等领导非常重视,要求有关部门抓紧解决该企业用地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该镇也拿出具体方案,以解决建厂所要解决的用水、用电等问题。上海嘉乐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高华林先生被我区及文昌镇政府的真诚所打动,并切实感受到了区、镇政府的办事效率,毅然在2007年3月18日与文昌镇政府签定了投资协议,决定在文昌镇投资8000万元建设嘉乐新厂一期。

与此同时,文昌镇也开始了项目选址和用地审批工作。由于该地块属于农业用地,区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将此项目列入省“861”项目而顺利取得了用地许可。选址确定后,该镇立即开始了征地工作。该地块涉及 123户农户共130亩土地,时间紧,任务重,大多数群众能够积极支持项目落户该镇,但也有少数农户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经过文昌镇政府和项目所在地贾公村反复做工作,宣传政策,讲清企业落户对当地发展和群众就业的好处,最终在协议签定后不到两个月完成全部征地工作,并于2007年6月8日厂区建设工程正式开工。

因为厂区地势较低,需要填土垫高,在嘉乐厂区建设开工后,马上面临取土困难问题。文昌镇政府马上为其寻找取土地点,又遇到一些人为干扰。经过多方协调,最终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解决取土问题。紧接着,又与电力部门协调,在很短的时间内架设临时变电设施,保证工程顺利进展。在厂房即将竣工的时候,文昌镇又与刚刚建成的自来水厂协调,单独铺设一条自来水管线到厂区,以保证公司生产后的用水问题。由于开工需要大量熟练缝纫工人,2007年到2008年春节前后,文昌镇又通过多种渠道并发动全镇镇村干部为嘉乐公司招收工人,先后组织数百名工人到嘉乐公司上海工厂学习。而这些协调工作都不是那么一帆风顺,遇到了许多客观的困难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但是该镇领导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在区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以其真诚和智慧陆续解决了一系列的难题,最终保证了安徽新嘉乐制衣有限公司在签订协议仅仅14个月之后就完成了主要基建工程及生产线的安装,于2008年5月18日顺利试投产。在企业投产后,区、镇党委政府一如既往地支持服务企业的发展,把企业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帮助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现在,该公司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已经发展到拥有工人1200余人的规模,截至目前已完成利税350万元。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全国大部分出口行业陷入订单减少、经营亏损甚至到难以为继关门倒闭的境地,但是由于嘉乐公司的国际合作伙伴多元化且具有较高层次的品牌实力,又成为上海世博会特许服装生产商,嘉乐公司的订单未减反增,工人加班加点赶订单。目前,该公司投资8000万元的二期工程已经开始动工,预计在年内完成全部工程并投入生产,届时公司将会成为工人总数达到4000人,年生产成衣 2400万件规模的大型服装生产企业,成为上海嘉乐股份公司在上海之外的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生产基地。安徽新嘉乐制衣有限公司也将成为上海嘉乐股份有限公司名副其实的新嘉乐,嘉乐公司的发展也将由此开始新的纪元。

2007年元月双方开始接触

2007年3月18日签订投资协议

2007年6月8日厂区建设奠基

2008年5月18日试生产

2008年6月正式投产

2009年6月二期工程开工

这一个个里程碑似的日子,凝聚着嘉乐公司和当地政府共同的心血,最终实现了地方和企业的共赢。回顾安徽新嘉乐公司落户及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没有文昌镇政府的主动接触,如果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如果没有我区各级部门真诚的服务,嘉乐公司是不可能顺利落户的。

当前,一方面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紧邻我市的苏浙沪等地的一些发展比较成熟的企业正在实施企业发展战略调整,许多大型企业正在将生产与产品研发、品牌营销相分离,而需要将生产向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且价格相对低廉的地区实施产业转移;另一方面,我市及我区作为中部地区桥头堡,也正在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具有一定层次的工业企业进入。在承接苏浙沪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施产业对接的竞争中,我区乃至我市拥有其他地区无法复制的区位优势,但是我们发展的硬件设施还不尽人意,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快完善各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优化我们的发展软环境建设,加强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建设高效率的服务型的政府,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灵活运用产业政策;相关供电、供水、交通、通信等企业单位也要树立服务意识,以我们规范、真诚的服务吸引高端企业落户,并为其发展提供一个规范、完备、和谐的软硬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来到我们这里的投资者能够开始事业新的腾飞,我们才能在承接东部苏浙沪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真正发挥我们的优势,抓住发展机遇,促进我区经济的跳跃式快速发展。(何宏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