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结合现代烟草农业试点示范建设,坚持“市场引导,优化布局,开发特色,政策激励,整村推进,科技兴烟,扩规增效”的工作思路,采取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模式,重点发展种烟千亩村,使全区种烟面积迅速攀升。预计,我区今年可生产烟叶18万担,烟叶产值达1.5亿元,实现烟叶税收2400万元,各项指标有望全面刷新历史纪录。
作为安徽省烟叶种植最适宜区域之一的我区,是全国烟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全国优质烟叶生产示范先进县。围绕规模种植、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组织形式建设、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各项目标任务,我区着力强化现代烟草农业试点示范管理。针对今年全区烟叶生产目标任务,我区科学制定激励性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投资扶持与项目支持。利用身边典型事例,我区向烟区干群宣传烟叶生产的形势、政策、技术、服务和效益,着力营造氛围浓、人气旺、合力建的良好环境。
围绕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我区重点在青弋江、华阳河、水阳江、周寒河、红佟灌区流域砂壤土区域发展种烟千亩村,重点发展15至30亩的大户。遵循“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的原则,我区以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为突破口,以土地流转为切入点,对烟叶生产全过程实现科学管理。围绕“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我区大力推行适度规模连片种植和烟稻轮作,实行政、企、农联手。该区加大科技创新与研发力度,重点研究皖南特色香气风格烟叶形成机理及相关配套技术。为降低烟农生产投入成本,减少用工,我区通过商品化育苗、机械化作业、推广密集烤房烘烤、减少烘烤次数、尝试采烤分离等专业化生产与社会化分工协作,切实降低农民的种烟成本,实现轻松种烟。
此外,我区还精心架构烟农公共与技术服务内容、项目及相关体系网络,增强服务烟农功能,加大专业化、职业化烟农培育力度,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激发烟叶生产的内在活力,加快推进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全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试点示范建设。(曹光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