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动态

水东镇积极做好旅游节前期准备工作

发布时间:2009-08-21 09:45 来源:宣州区政府 浏览:
【字体大小:

千年古镇,甜蜜水东。随着中国情人节暨第二届中国宣城?水东蜜枣旅游节的悄然临近,旅游节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情况如何?8月18日,记者就此踏访了古镇水东。所见所闻告诉我们:8月26日,中国情人节暨第二届中国宣城?水东蜜枣旅游节将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宣州区水东镇盛装启幕。 三大活动:有条不紊 水东镇政府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节会期间,水东镇将举办三大活动,烘托节会气氛,营造节会氛围。 由水东镇政府独家承办的“中良杯”300人割枣大赛,是中国情人节暨第二届中国宣城?水东蜜枣旅游节的一大重要活动。8月27日下午,大赛现场将呈现300人同时赛手工割枣的宏大场面。据悉,该赛事申请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手工割枣竞赛活动”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届时,央视“每日农经”节目组以及新华社安徽分社、人民日报安徽分社、安徽日报、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安徽经济报、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新民晚报、钱江晚报、大江晚报、宣城日报等多家媒体将报道割枣大赛实况。为了确保此项赛事的成功举办,水东镇党委、政府倾斜精力和力量,成立了大赛组委会,下设组织、竞赛、后勤保障、宣传、保卫等5个工作小组,并明确了人员分工和职责。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大赛组委会制定了规范的参赛规则,确保竞赛活动规范有序。8月19日上午,组委会在水东中学举办了一次预演及评委、工作人员培训,形成了大赛《秩序册》。 由区委办、区政府办、水东镇共同承办的旅游节颁奖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水东”牌坊揭幕仪式,是此次节会的又一重头戏。水东镇古迹众多,除了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老街外,还有晋朝古寺红庙、唐代古刹宁东寺、宋代花戏楼、明朝百步三道桥、清代圣母教堂等景点。已有400年制作历史的水东蜜枣,曾被列为“贡品”,后一直享誉海内外。以其独有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水东镇荣幸地获得了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成为安徽省沿江各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镇。8月27日下午,将在新建成的水东教堂文化广场隆重举行旅游节颁奖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水东”牌坊揭幕仪式,向来宾和游人展示教堂文化广场。 由水东镇政府独家承办的“七夕”灯会活动,是此次节会的第三大活动。“七夕”情人节,是中国流传千年的爱情经典。“七夕”之夜,借用“七夕”灯会这一浪漫、喜庆的形式,既传承了美好民俗,又丰富了节日内涵。通过公开招标,宣城市巨灵广告公司以15.9万元中标。8月27日夜,来宾和游人可穿越教堂广场、横街、正街、沈家巷、游客中心、交通路、兴东路、兴东广场、晨光路、龙水路、腾云路、枣乡路和正大路,沿途观灯赏景。目前,此项活动正在井然有序地筹备之中。 重点工程:紧锣密鼓 连日来,水东镇以节会活动为契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实施扮靓、扮美工程,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地喜迎四方宾朋。镇党委、政府投入300多万元,同时开启十一大重点工程建设帷幕。该镇对总任务进行分解,逐一落实各项工程的主体责任,明确每项工程的具体责任人、时间进度和工程质量,做到任务靠身、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程按时保质地完成建设任务。 十一大重点工程之首的教堂广场一期工程,总投资60万元,用于拆迁安置、场地平整及建设具有浓郁宗教文化特色的圣心花园和许愿池。目前,施工单位正在抓紧施工。该镇投资24万元,用于建设牌坊和文化墙。由北方书院院长郝凤仙题词、投资约18万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水东”牌坊,已于8月13日顺利完工。集中展示水东传统制枣工艺流程的文化墙,由歙县工匠精心制作。投资5万元的东平广场,将建成仿古墙和“灯娃亮亮”,呼应首届蜜枣旅游节的“枣乡甜甜”,丰富老街景点内容。投资9万元改造的沈家巷与东平路路面,目前已经全部完工,使老街的两个主要入口处更加平整。投资6万元的镇区路灯亮化工程,经过施工单位的努力,现已全部安装完毕。目前,正在悬挂蜜枣旅游节宣传吊杆旗。计划投资120万元的垃圾中转站,属于全省第一家乡镇垃圾中转站,现已完成设备安装工作。宗水路和龙水路连接处的红庙路混凝土路面铺设工程,目前正在抓紧施工。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投资28万元,对老街代表景点十八踏危房进行恢复性整修。老街延伸地段的网子街石桥路面铺设工程,现已基本完工。由宁东禅寺投资25万元实施的改扩建工程,即将全面完工。作为“中良杯”300人割枣大赛场地的水东中学,正在抓紧时间建设操场看台。 景有新游点,点有新看头,人有新感动。如今,节会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人们正热切地期盼着这场文化盛宴的到来。届时,水东将尽情崭露“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独特魅力、文化活力和靓丽形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