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史,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教育工作,如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加强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建设,对于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发挥了决定性的影响。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到了深水区,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各种利益相互博弈,但改革必须向前,问题必须解决,博弈必须取得平衡。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新时期党员教育仍然是一项基础性的战略工作。
一、新时期党员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员教育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党员的流动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同样对于人力资源配置也是如此。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党员的流动性不可避免。而流动性党员目的是为了就业、创业,这些都无法从党员教育中获得,削弱了党员教育对于他们的吸引力。同时,党员流动性加快,导致党员人户分离现象严重,这也给党员教育管理带来新的问题。
2、党员的差异化。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社区不断有大学生、退伍兵、流动党员等新党员、新血液补充进来,社区党员在文化程度、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党员意识、宗旨意识等方面差距越来越被拉大。因此,党员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不能一概而论。
3、方法手段滞后。实际工作中,基层经济发展的压力很大,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所松懈,导致党员教育不能与时俱进、方法手段滞后,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等都欠缺,党员教育没有吸引力。
二、衡量党员教育实效性原则
如何衡量党员教育是否具有实效性?关键要看党员党性是否增强、先锋模范作用是否发挥、群众对党组织满意度是否提高,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党性增强是核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性增强的必然结果,群众满意度提高是衡量党员教育实效性的标准。
1、党员的党性增强。增强党性是衡量党员教育是否具有实效性的核心,它体现为党员政治素质的提高。只有党性增强,才能自觉地提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本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2、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教育是否具有实效性的实践标准,党员必须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既要政治素质高,又要有实践本领,要自觉把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新时期党员要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走在时代前列,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机时刻豁得出去。
3、群众满意度提高。提高群众满意度是党员教育是否具有实效性的价值标准,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党员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党员教育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党员群众的满意程度。
三、创新方法,提高党员教育实效性。
(一)重视党员教育,完善保障机制。
1、有与时俱进的队伍。要做好党员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专职、与时俱进的队伍,要建立以党校为核心、支部为依托的党员教育体系。要建立以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党员教育领导组,真正把党员教育放在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位置。要加强对教育队伍的培训,提高他们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把党员教育纳入到对他们的年终考核之中,使他们与时俱进,不断想方设法做好党员教育。
2、要创新党员教育阵地。除了党校这一传统的教育阵地外,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网络、手机网等多种形式组建党员教育的阵地。
3、要有充足的经费保障。党员教育是一项基础性的战略工作,是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各基层党组织要高度重视,保障党员教育有充足的经费支持,
(二)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实效性。
1、提高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只有提高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党员才想去学、愿意学,才会真学真用,才能提高党员教育实效性。要通过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员活动,建立健全对党员学习的考核机制,提高党员学习的自觉性,要让学习成为党员的一种生活方式。
2、实行分类、按需教育。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年龄等差别很大,即党员差异化越来越大,不同的党员思想动态、需求都存在很大差别,甚至是天壤之别。因此,摸清党员思想动态和需求的不同,对党员实行分类教学、按需教学,让党员学了以后能用、管用,是提高党员教育实效性的基础,摒弃过去青菜萝卜一锅熟的教育方式。
3、创新教育方式。一要与实际相结合。摒弃枯燥的说教,用身边鲜活的事例进行教育,提高党员的学习兴趣。工作中,不仅要进行正面教育,也要对具有负面影响的进行说明教育,增强党员教育的实在性。二要送教上门。由于大多数党员是无职党员,为了生活,尤其是流动党员,无法参加党组织的教育活动。党组织要摸清这一部分党员所思所想,及时派专人送教上门,可利用谈心、拉家常等方式进行,做到党员教育有效、全覆盖。三是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单向式为互动式。党员可以和教员互动,也可以党员之间互动,就某种观点进行讨论,形成一种活泼的教学氛围。传统的党员教育,党员是被灌输的被动个体。而互动式教学则可以提高党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党员教育的吸引力。
4、丰富教育载体。传统的如“三会一课”等一些有效的教育载体要继续坚持以外,还应丰富党员教育的载体,与时俱进地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作为开展党员教育的载体。通过建立网络支部、网络党建园地等方式吸引广大党员加入到网络支部,并通过手机、网络等开展党员教育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