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动态

沈村镇:太阳村的葡萄熟了

发布时间:2014-08-18 10:06 来源: 浏览:
【字体大小: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但在沈村镇太阳村的千亩优质葡萄园里却透着一丝丝清凉,在青青的藤蔓下缀满了一串串晶莹剔透、娇艳欲滴的葡萄。果农们一边采摘着丰收的果实,一边笑谈着今年的葡萄收成。“前一阶段雨水较多,一些早熟品种葡萄略受影响,可今年价格比往年要上涨些,总体而言稳产增收已成定局。”正在采摘葡萄的葡萄种植户张元宝告诉记者。 

    太阳村地处城郊结合部、佟公坝灌区的最末梢,以前受水利设施落后制约,“三天下雨受淹、三天无雨遭干”,特别是经历1999年大洪水侵袭,全村1000多户3600多人口中有三分之一青壮劳力外出打工谋生,而这部分外出人群中,有的在江苏省无锡市某农场管理果园,逐渐学习掌握了葡萄种植技术,“既然无锡这边葡萄价格高得咋舌,咱能不能回家种植赚钱呢?”外出从事果园管理的张元松、张元清兄弟俩合计道。 

    说干便干,张氏兄弟决定返乡尝试葡萄种植,刚开始,他们囿于资金投入和市场风险考量,不敢大面积发展,只是在自家农田里“捣鼓捣鼓”。没过两年,他们的葡萄挂果收益了,一算账要比水稻种植效益翻倍,一下子激发了他们大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既然葡萄种植效益这么好,加上双桥联圩宋墩排涝站建成投用,我们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甩开膀子大干呗!”张元松、张元清兄弟吐露心声。 

    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原先外出的一部分农民也纷纷返乡开始种植葡萄,呈现出“一户带一组、一组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点状辐射态势。用葡萄种植专业户张宏林的话说:“张氏兄弟对技术不保守,有什么疑难杂症问题请教,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甚至有时还骑摩托车赶到葡萄园里现场‘把脉号诊’,解决了广大种植户的后顾之忧,村民们从内心感激他们哟!” 

    能人带动,科技促动,效益驱动。经过十多年的稳步发展,太阳村葡萄种植面积从无到有、从品种单一到品种多元、从家门口提篮小卖到批发销售周边市场。据悉,该村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种植户达到500多户;品种有“滕远”、“金亚”、“金手指”、“夏黑”等十几个,其中以“夏黑”为主打品种;经过整形、修枝、追肥、疏果、涮果等工序,亩均产量控制在1500公斤左右,每公斤市场批发价达到10元,每亩葡萄纯收入突破1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我正是看好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考虑到自家农田东一块、西一快、不很集中,就赶到邻近的乌泥埠农场连片租赁了8.2亩农田种葡萄,目前像我这样外出租地种葡萄的农户全组不少于10户,种葡萄要比打工自由、比种田划算,一年种植纯收入八、九万元不成问题。”北湾村民组果农杨明强乐呵呵地说。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新搬迁的水果市场和建成通车的宣狸快速通道,把我村优质的葡萄打入苏浙沪等大中市场,并通过组建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果农协会,把‘一村一品’特色经济不断做大做强,真正惠及更多的老百姓!”展望未来,村党总支书记徐典浩如是说。(汪传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