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向阳街道把矛盾调处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新常态下的“重头戏”,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节节攀升。
健全体制机制。街道不断加强综治维稳中心建设,中心主任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分管领导兼任副主任,综治办牵头协调,整合公安、司法、信访、民政、社保、农业、土地、城建等与群众关联度大的部门力量,对各类矛盾纠纷齐抓共管。各村(居)也成立了以村(居)党总支书记为站长的工作站,用“领头”来引领“多头”,进而遏制矛盾隐患的“苗头”。同时在工作流程、纠纷交办、职责分工、管辖界定、考核奖惩、责任追究等方面给出了“责任清单”,较好地实现了体制流畅、机制通畅、工作顺畅的目标。
服务规范高效。街道结合村委会换届后的人事调整,全面加强了村级综治信访、调解工作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了工作人员,并集中进行政策法律及相关业务的培训,有力地促进了综治、调解工作的规范化。街道坚持每半月一次的社情民意分析例会制度,集中梳理辖区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排查情况,对复杂情况进行个案分析和集中研判。
延伸工作网络。完善街道、村(居)、组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网络建设,实施了农村社会管理网格化系统工程,建立了自我服务型的网格化管理小组69个,做到组有网格员(信息员)、村(居)有调解室(群众工作室)、街道有调处中心(综治维稳信访中心),确保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层层有人管、级级有人抓、件件有人办的良好格局。
细化隐患排查。在这个街道,村(居)每周定期召开信息员、网格长“碰头会”已成为制度,“有事说事,无事道安”已是惯例;在街道每半个月的综治例会上,实行“让干部用案例说话”,让纠纷调解人介绍调处经过、畅谈体会,改“一言堂”为“百家言”,互通有无,互相启发,共同提高;针对特殊时段、敏感时期实行“一日一摸排”、“遇事随时报”。
注重矛盾调处。街道对排查出的各种矛盾纠纷,按照“有职管”、“有责管”、“有任务管”的总要求,逐一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限时加以解决,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对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则由街道分管领导“领衔”、部门参加,一包到底。截止目前,全街道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3起,已调结52起;化解信访隐患33起,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