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动态

水东镇:农田水利灾后重建记录

发布时间:2016-08-31 08:55 来源:水东镇 浏览:
【字体大小:

   2016年水东接连遭受特大暴雨山洪灾害和重大旱情,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损毁严重。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农田水利建设中,笔者记录了一部分…

一、退休老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水毁修复中

   在七岭村榨屋组有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家,他在村民心中可谓“德高望重”,村里的大小事宜大伙都仰仗着他。他就是杨辅义,出生于1950年,不仅是一位拥有31年党龄的老党员,而且是1985年到1972年在老大队任职的老书记。大伙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杨书记”。虽然已经退休很多年了,但村里、组里的大小事情他都时刻关心着。虽然看起来很瘦弱,但身体健康、精神矍铄。他现在还担任着榨屋组村民组长和村里小(二)型水库——翻身水库的库管员。

   今年七岭村遭受特大暴雨山洪灾害袭击,面对险情、灾情,他坚守一线,每天顶着大雨坚持对翻身水库进行巡视,掌握实时水情,检查溢洪道、放水涵是否泄水通畅,背水坡有无裂缝、流土或管涌,排水系统是否通畅,并积极配合镇水利站同志调控库容。由于暴雨山洪导致榨屋组老榨屋桥被冲毁,给老百姓的出行造成了诸多不便,他又和村干部们一起出谋划策,拟定方案,修建临时通行便桥。

   家人都劝他,说他年纪大了,让他把事情让给后辈们去做,该在家安心养老,他却总是笑着说“别看我年纪大了,我身体依然很好,只要我能动一天,我就出一天力,做一天事”。

二、村民齐心斗天灾

   东胜村王胡组住着320户人家,1200多人,依着武山河两岸而建,今年的暴雨致使武山河洪水泛滥、多处河堤、道路被冲毁,损失惨重。面对灾情,村民们不等不靠,组织人力、物力及时修复水毁的河堤和道路,修复河堤5处约150m,道路修复200m。面对旱情,村民们及时节水调水,不抢灌、不截流,村内未发生一起因灌溉引起的矛盾纠纷,有效的保障了村内100多亩田的灌溉,并集体筹集资金2万元,对年久失修的当家塘坝牛车堰和浸水堰进行清淤。村民组长黄有云说道:“今年的天灾在水东一百多年未遇啊,咱们老百姓不能全指望着政府救助,我们要自力更生,要齐心协力斗天灾!”

三、全力以赴抢修古老水利工程

      位于朝阳河交通社区大葛组境内有一处古老引水工程暗坝

    ——庙塘坝,建设年代无从考证,据石碑记载重修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有着三百年的历史,期间多次被维修,现长170m、宽2m、深2.2m,是大葛村1000多位居民生活和500多亩农田的灌溉水源。由于遭受今年的暴雨山洪,部分坝体被冲毁,泥沙、卵石被冲入引水渠道中,造成堵塞,已经无法正常使用,加之连续旱情,村内农田亟需引水灌溉。为此村集体筹集资金5万元,对受损坝体进行抢修,拆除了受损坝体、疏通堵塞渠道、新建引水主体坝。由于暗坝建设位于河床之下,全是隐蔽工程,施工难度大,大部分施工只能依靠人工作业。为保证工程质量,村书记聂维成每天都会在施工现场,督促指导工人们施工。他说:“庙塘坝是先人们给我们交通村留下的宝贵财富,不能在我们这一辈毁了,所以无论有多大困难,村里都会克服,在抢进度的同时,一定要抓好工程质量,我是书记,我就得在前面做表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