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通津村农民文化乐园挂牌以来,寒亭镇结合美好乡村建设,积极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惠民工程功效,建立了农民自己的综合性文化阵地,不断升级“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将文化融入百姓生活,“种”入群众心田。
整合资金、长效投入。整合各类文化项目建设资金的同时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农民文化乐园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三年间,通津村农民文化乐园在文明创建、文化产业、农家书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等相关建设项目的合力推进下逐步完善,镇级财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达200余万元,为乐园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全面保障。目前,通津村农民文化乐园在满足基本建设要求的同时升级了硬件设施,文体活动室里不仅有桌椅棋牌,还有健身单车;文化乐园中不仅有图书阅览室还有心理咨询室;广场舞不仅可以在广场上跳还可以去舞蹈房里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个性化升级迎合了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一场二堂三室四墙”为建设标准,结合本地人文特色进行打造,尤其注重项目的实用性,在建设文化广场、文化礼堂、文化长廊、文化墙的同时融入了本地的“好人”文化元素,以通津村“好人馆”为文化阵地,营造充满文化气息的乡风环境,积极引导群众从喜闻乐见的身边人、身边事中感受文化、提升素养,让农民文化乐园真正成为农民喜欢的精神家园。2018年,该村共评选出身边好人7名,每月一星7人,1人获评“宣州好人”,好人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
发挥文化协管员作用,激活文化因子。2017年,寒亭镇在通津村正式聘用村级文化协管员一名,有效充实了村农民文化乐园的组织力量。一年半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挥村文化协管员在农民文化乐园建设中的引领和组织作用,通过严格的季度考核和奖惩机制提升了村文化协管员的工作效率,实现了村文化协管员职责的高效落实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按时按质完成。遇到工作中的难题和瓶颈,镇党委政府都会参与到问题的研讨之中,第一时间拿出指导意见,给予充分的资金和人力支持,成为了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坚实“后盾”。在村文化协管员的作用下,通津村群众文化工作位于全镇前列,仅上半年就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5次、文化大讲堂4次、组织参加各类市、区和镇级文体活动8次,未成年人文化活动10多次。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推动了寒亭镇乡村文化的长足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