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动态

水阳镇:“虾兵蟹将”齐上阵 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8-10-23 10:23 来源:水阳镇扶贫站 浏览:
【字体大小:

金秋十月,在水阳镇彭氏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门前,养殖大户彭亚伟和小工们正在把刚刚收购的3000多斤螃蟹装上了大卡车,准备运往成都、重庆、深圳等地销售,网络订单更是遍布大江南北。自9月中旬螃蟹上市以来,金宝圩青虾、螃蟹“实体+网络”销售火爆,截至目前,彭氏水产养殖合作社已销售10万多斤,实现销售额500多万元。

入股农村合作社  稳定收益促脱贫

“彭氏水产养殖合作社有如此大的规模得益于政策扶持,离不开政府的帮助和贫困户的信任。”彭氏负责人彭亚伟说到。

水阳镇像彭氏水产养殖合作社这样依靠养殖青虾、螃蟹而发展的合作社将近10余家。近年来,水阳镇积极鼓励贫困群众将到户增收资金、小额农户贷款以股金和股份的形式,参与到企业和合作社中入股分红,取得政策性收入。鼓励专业合作社、服装厂等吸纳贫困群众务工,取得工资性收入,直接带动镇内639户贫困户,增收964800元,确保了贫困户稳定收益,稳定脱贫。

引进生态养殖模式 ,保护环境促增收

水阳镇坚持把特色水产养殖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生态水产养殖改革,不断调结构、转方式,促推渔业、静养转型升级。除推广“一季螃蟹,两茬青虾”的虾蟹套养模式之外,还引进了“移螺种草”、‘前期养草、后期养蟹”等生态养殖模式。水阳镇通过近5年的生态恢复效果显著。养殖户塘里的蓝藻都在慢慢变白、死亡,发黄、发黑、发红的水质恢复成碧波。住在塘口岸边的双盈村村民刘丙生开心地说道:“以前在塘里洗的衣服回来都要再清一遍,现在都不用了。

水质量的提升也带动了塘口的青虾、成蟹质量更优,销售利润达到了养鱼的2倍,保证收益的同时也养活了水资源,优化了生活环境。水阳镇特色水产养殖发展形势喜人,成为脱贫增收、富民强镇的重要举措。

推行“实体+网络”,大户带动效果好

水阳镇通过开展农村养殖技术培训、电商技能培训、动员贫困户生态养殖等方式,鼓励养殖户将“实体销售与网络销售”相结合,带动脱贫致富。40多岁的王勇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底子差、劳动能力弱、收入低。2018年以来,通过学习最新的养殖理论知识和操作经验,遇到不懂问题不仅与养殖专家沟通,还上网搜索正确实用养殖技术,养殖水平大大提高。以技术带动,王勇的水面基本实现青虾保本、螃蟹增收。同时在彭氏水产养殖合作社的带动下,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销售,极大提高了销售价格,增加了利润。
  此外,
水阳镇积极把能人引进来,把大户发动起来,把贫困家庭带动起来,通过发展产业扶贫,对于无能力农作的贫困户,推广“养殖大户+农户”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大户,保证群众以土地资源和其它生产要素参股,每年取得相应分红,取得资产性收入。贫困户也可以在养殖大户基地学习养殖技术,增收效用更加明显

作为“中国幼蟹第一镇”,水阳镇大部分贫困户乃至村民都在从事水产养殖业。为此,镇政府一直坚持把“水产养殖业”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让水产养殖业成为全镇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为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提供有力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