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宣州区教育通讯员优秀新闻的产出比,12月7日来自不同学校的十多位教育通讯员相聚在水阳镇中心小学,交流教育新闻写作感悟。为增强交流的实效性,本次活动采取实地采访与现场创作相结合的形式。
美好乡村揽眼底
通讯员们置身于水阳镇双盈村白字垾和陈村两个美好乡村示范点,仿佛步入风景名胜区,手中的相机,无论拍到哪里,都是美景如画、如诗。文化墙上,土生土长的农民书画家唐荣喜创作的朴实粗犷、遒劲有力的书法,色彩鲜艳、描绘水乡景致的壁画,让人感受到了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村中央的文化广场上,伴随着大型LED显示屏播放的音乐,几个休闲的村民跳起了城市广场舞;“美浴亭”,座落在小岛之上,向水中延伸,四周围栏曲折,一处绝佳的观水平台,凭栏远眺,千亩养殖基地白字垾滩尽收眼底……
新闻创作话感悟
在创作现场会上,就江南水乡——水阳镇美好乡村建设这一素材的新闻写作思路展开探讨,通讯员们不拘一格,畅所欲言。
资深通讯员认为,面对水阳镇美好乡村这幅“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新闻稿在创作上要凸显美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缩小城乡差距的这一时代主题。
新生代通讯员则认为,面对铺天盖地的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宣传报道,要吸引读者的眼球,必须独辟蹊径,可以抓住水阳镇作为“中国幼蟹之乡”和“中国水运之乡”,“水运”和“水产”成为村庄经济发展的“两翼”这一圩乡灵魂来进行构思,才会产生新颖而独特的效果。
区教育信息网新闻编辑臧德智认为,教育新闻稿的创作也是如此。教育新闻稿要从“校园快讯”上升到“新闻动态”,创作者要对教育新闻素材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寻找其蕴涵着的具有指导性的“闪光点”,再运用创新型思维的角度选择,这样出来的新闻稿才会让人耳目一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