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动态

宣州区开展古民居消失情况自查工作

发布时间:2015-12-07 16:01 来源: 浏览:
【字体大小:

   近日,宣州区文物局根据《我市古民居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及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我局根据本辖区文物工作实际,按照文物工作方针,对全区古民居消失情况进行逐一调查。我区不可移动文物众多,其中古建筑在我区文化遗产中地位凸显。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调查了解到我区的古建筑有74处。由于一些自然和人为原因,其中保护状况较差部分古民居和祠堂等消失7处,分别为背篓桥,2001年由于火灾原因消失;梅文鼎故居,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基本建设原因消失;袁氏祠堂,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火灾原因消失;汪氏宗祠,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长久失修,自然倒塌;送子观音庵,上世纪末,由于城市建设原因消失;凤凰桥,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水灾原因消失;梅既昌宅,2015年,由于年久失修及雨水冲刷等原因消失。

   这些古民居大多是年久失修,屋面渗漏,墙体倾斜倒塌,梁架等木结构糟朽、断裂及水灾、火灾等自然原因逐渐消失。其中有些古民居和祠堂大部分坐落在人员密集区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由于资金缺口大等原因,一般的文物点维修经费跟不上,导致部分古民居未得到及时修缮,逐渐消失。且多数古民居多分布于偏远贫困区,自身发展条件和能力弱,贫穷是保护的最大困难和问题根源。只有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加大保护力度,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加强修缮技术,才能更有效的保护传统古民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