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中安在线与安徽省农业委员会联合录制的大型访谈节目云上皖农。
本期邀请的嘉宾是安徽省宣州区农委副主任顾以斌和安徽鸿远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汤贵生,二位将共谈宣州区在互联网+在农业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效。顾主任、汤总,你们好,首先和网友打声招呼吧。
顾以斌:主持人好、网友好。
汤贵生: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宣州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农业大县,能不能请顾主任给我们介绍一下,宣州区在农业方面的基本情况。
顾以斌: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下面我介绍一下宣州区的基本情况,我们宣州区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宣城市正在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目前已经审批,我们宣州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县,我区共有26个乡镇办事处,耕地面积86万亩,农业人口75万人,十二五期间,我区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标准示范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试点县,国家级农机安全平安县,同时我区也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我区也是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和合作社先进县。
我区是一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常年粮食播种面积是125万亩左右,粮食总产在51万吨左右,今年是个粮食丰收年,我们的粮食总产在53万吨左右,实现了十年增,宣州区是华东地区是最大的三黄鸡和肉禽基地,全年销售苗禽两亿只左右,肉蛋产量在15万吨左右,同时我区也是一个全国幼蟹之乡。水产品产量6.5万吨。
近年来我区的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15年宣州区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79亿,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有78家,区级以上龙头企业182个,国家级2个,省级16个,家庭农场是416个,合作社是545家,土地流转率达到40%,农业机械总动力在86.8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2%,全区有26个企业通过了“三品一标”认证,2015年,全区农民可支配收入是12413元,成绩是喜人的。
主持人:宣州区是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更是省农业物联网示范县。在此顾主任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近年来宣州区在农业物联网方面的建设情况呢?
顾以斌:我区是2012年被确定为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区,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工作吧。
一是加强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物联网工作,成立以分管区长为组长,区农委、财政局、气象局、林业局、经信委等一系列组成的成员单位,并确定了各个单位的职责,各司其职。
二是考察学习,我们组织了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先后到浙江,到我们省的先进地方学习,确定了大家建设物联网的信心,也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三是科学编制方案,区政府出台了农业物联网建设工作方案。
四是多部门合作,在建设农业物联网的过程中,我们加强了与科大、合工大等学校保持了紧密的联系,目前我们农业物联网工作,定期召开调度会议。
五是财政支持,我们宣州区出台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我们宣州区委出台的。三年来,我们通过政府投入和整合项目,先后投入了五百多万元,先后建设了宣州区农业物联网的综合平台,建立了九个农业物联网的示范点,并且建设了宣州区农产品质量追踪平台和投入平台,并且和乡镇,和新型经营主体相对接。
主持人:顾主任您刚才在农业物联网建设方面为我们做了解读,具体的应用方面怎么样?
顾以斌:下面我介绍一下,在综合服务平台方面,平台主要是用于数据的接收、处理、分析和储存,产生生产指令,对生产相关设备进行控制,目前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图像、文字、数据等形式,可以进行专家会诊和解答,综合平台也具有自动控制功能,能够自动报警,还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终端,对生产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同时我们也可以进行远程农业技术培训。
在生产调度中心方面,我们专家可以利用收集和储存的数据,对动植物的种养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分析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对农产品质量情况进行评估、会商,给我们区政府包括农委提供一些分析、参谋。
在农业物联网建设方面,刚才我说了,我们建了九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点,主要是种植业三个、畜牧业三个、渔业三个,种植方面三家,安装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等传感器,在畜牧业方面,我们安装了温度、湿度、氨气传感器。在水产方面,我们安装了水温、水位、PH值、溶解氧、氨氮等传感器。全区共安装了93个传感器,74个摄象头,由传感器联网组成传感网,组成数据,传到中心物联网平台上去。
主持人:通过顾主任刚才的回答,我们了解到在物联网示范点应用方面,宣州区累计建设了9个示范点,并且涵盖了三个行业,另外还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设体系,具体应用情况怎么样呢?
顾以斌:在农业物联网建设方面,应该说我们尝到了甜头,农业物联网建设,我们总结一下是三化,一个是数据化,在畜禽养殖方面,我可以通过传感器,把空气当中的温度、湿度和氨气浓度全部准确的进行收集,并且在网上可以查找,例如水产方面,可以把水温、水位、溶解氧、氨氮浓度都可以准确的查找。过去我们对畜禽方面的温湿度是大致的数,现在有了准确的数据,正因为有了准确的数据支持,给了我们自动化生产提供条件。
第二个是机械自动化,刚才我说收集数据有什么用呢?这个用处很大,例如在猪场,我们收集的数据如果温度高了,温度过高,氨气浓度过高,超过了规定值,这时候我们可以把风扇打开,把猪场的风扇打开,可以通风,可以降低温度,降低氨气浓度。例如水产方面,我们收集的数据当中,大家知道例如青虾和河蟹对溶解氧的需求特别高,现在我们的传感器可以准确收集到水中的溶解氧的浓度,过去采取人工巡查,发现有虾子飘头,日夜巡查,打开增氧机,现在我们通过手机终端,或者在企业平台上就可以查到,当时的溶解氧的数字,如果出现缺氧,我们可以打开增氧机进行增氧,这样降低了劳动强度,也减少了经费。我们算了一下,一个塘口可以节约五百块钱电费,亩增效一千元左右,所以在机械化运用方面,数据采集上来是信息化采集,机械化控制,这个作用可大了。
第三个方面是可视化,我们九个示范点,刚才我说了,安装了74个高清摄象头,通过网络,生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平台,可以通过终端,查阅到生产的场景,特别是我们有几个企业,像汤总高度重视他们安装大屏幕,大屏幕安装了30多万,老总出差可以随时打开电脑,看看家里的生产情况,同时企业管理者通过大屏幕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配合企业进行一些考核,指挥各个生产环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这些数据都可以储存,作用是很大的。
再一个就是我们区去年创建了全国农产品安全试点县,我们区以试点县为契机,一个是我们区建立了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并且和24个乡镇、办事处和十多个企业都购置了农产检测仪,并且这些对象组成一个网络,区政府出台了对农产品的质量考核细则和实施计划,这样企业可以在农产品质量网站,可以把数据传播到信息平台上去,以后我们可以在平台上及时了解和掌握,对体系的建设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可以对全区农产品质量风险进行评估;二可以了解企业合作社是否使用了违禁药品;三是指导乡镇办事处企业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
主持人:通过刚才顾主任回答,宣州区在利用农业物联网方面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鸿远牧业有限公司在宣州区有没有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汤贵生:我们都知道农业企业必须向信息化远程管理和机械化操作发展,我们到浙江大学考察学习了农业物联网的知识,接下来在宣州区政府和农委的领导下,开始了物联网的建设,截至2015年底已经投入资金一百多万元,我们公司向现代农业迈出一大步。
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总部建设监控平台,实现远程管理,在公司总部能够实现对猪场实时察看和监督。在总部建立集监控管理、展示为一体的多媒体中心。
第二,在猪场建立生产视频、监控管理中心,实现精细化管理,逐步采用网络化和数字化的理念,对猪场进行规范化管理。进行视频收集及追溯,对猪场的人员的操作进行实时观察,配合绩效考核给予指导。
第三,猪室的环境监测和智能控制实现远程控制,在每个环节内,即是环境传感网络,对环境温度、环境湿度、氨气值等参数进行监测,实现对猪室内的环境安全进行一体化监测,进行智能控制和集中管理,当环境出现异常时,实施人工和智能调控。
物联网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物联网是靠电子设备支撑的系统,对电子设备的稳定性要求很高,当电子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对我们公司内部的维护和监管人员的一个挑战,也是那些远程的物联网组建公司的头痛问题,设备得不到有效的维护,数据的错误等,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此类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对物联网系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缺陷,我们认为企业不仅要组建物联网,更要用好和维护好,不能仅仅依靠物联网公司,更要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有自己的一套维护和管理及创新的办法,为此,我公司专门配备了三个专职物联网管理人员,对物联网信息化建设进行维护和开发。现代农业的发展,是最终实现集约劳力、精准管控,我公司农业物联网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目前已经建立基本框架,但是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养殖上的开发和运用,在原有基础上开拓出更多实用的体系建设,更好的提高生猪养殖效益与水平,推动农业物联网信息化建设在养猪行业的发展。
主持人:汤总,通过刚才的描述我们了解到,有一个问题是在农产品安全追溯方面,能不能具体举例或者详细介绍一下。
汤贵生:在食品安全这一块,从2011年开始,我们在这一块特别注重,我觉得作为一个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安全度决定你这个企业的发展度,我们在这一块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是每批猪肉,在生猪出场之前都要送检、检测,这个检测是市局采样,然后送国家农检中心检测,检测数据最主要体现四个分析,农残、重金属、抗菌素四大类,四大类检查合格才能让猪上市,我们为了确保合格,每一季度的检测报告,一批猪的生产周期是六个月,而这个检测报告是三个月一捡,可以说涵盖了每一只猪。作为消费者,如果想了解我们猪肉产品的质量的话,从数据上面来说,可以通过访问我们公司的网页。
另外通过物联网这一块的建设,因为我们在这一块有一个视频管理,就是说每一个环节,都有视频影像资料,而且我们确保每个环节的影像资料可以保存六个月以上。
通过这些运作,仅仅体现了其中之一,而且其他的一些投入品,也全部在监控之下,也可以说,在这个监控下,可追溯的这一块,一个是拿数据说话,一方面是拿视频,我觉得接下来食品安全的追溯,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也为了企业让产品走向市场,在物联网建设这一块肯定是个推动。
记者:其实通过汤总您刚才的回答,我们了解到,这款系统其实就是保护了消费者的最大权利,让消费者可以吃得放心、吃得安心,保护他们最基本的知情权。
汤贵生:我们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目前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一个是通过猪联网的数据录入,一方面是视频采入,在这一块做了一些基础工作,面向市场这一块,我们也申请了二维码,但是作为一个养殖业,我们目前的环节仅仅是养殖,目前这一块还是我们的短板。
主持人:通过刚才汤总您的表述,我们也了解到,宣州区在互联网+现代农业方面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那么宣州区在今后推进物联网农业应用方面,下一步的规划是什么?
顾以斌: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市农委的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的两化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生产、经营、服务和农产品质量追溯方面的推广和应用。
一、进一步探索农业物联网运用的新机制,首先我们欢迎农业物联网公司到我们区推广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通过在服务当中收费,把这项工作推向市场化,我们还将和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积极探索农业物联网基地建设。
二、进一步加快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一个是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采用物联网技术,在这一块我们要坚持两个导向,一个是问题导向、一个是利益导向,对于那些热爱农业物联网技术的企业合作社和新型经营主体,我们要给予资金扶持和项目扶持;第二个就是我们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像我们刚才汤总所说的,培养农业物联网人才,使每个企业有一到两名农业物联网的技术明白人,汤总有三名,企业培养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进一步拓宽农业物联网的应用领域,目前我区农业物联网在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设施农业方面做了探索,这还远远不够,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十三五”规划的农业主导产业进行智慧农业的探索,努力打造宣州区现代农业的升级版。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顾主任和汤总来到我们演播室,我们也希望宣州区可以尽早实现现代农业的升级版,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