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志军,现任黄渡乡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27年,认真履行农业技术人员的职责,全心全意服务“三农”,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和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
履职尽责,创新方式指导生产
黄渡乡是典型的农业大乡,农业种植结构具有多样性,除大宗作物水稻、小麦外,以烟草和太子参最具黄渡特色。该同志担任黄渡乡农业综合站站长和烟办主任数年,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为我乡的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裴志军同志常说他爱黄渡烟叶,他也确实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烟叶的喜爱,更将烟叶作为毕生的事业在经营。在他的带领下,黄渡烟叶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黄渡烟草在2002年率先跨入全省万亩乡镇;2003年与皖南烟叶公司开发的特色烟项目获得当年全国烟叶评吸第一名的好成绩,为皖南烟叶焦甜香品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今,黄渡烟叶种植面积在1.5万亩以上,年产值达5000万元,创税收近1300万元,烟叶产业的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在2014年,还圆满完成全国烟叶现场会工作任务,品牌效应得到进一步彰显。同时,黄渡地膜花生、太子参、优质水稻等特色农业也得到了稳步发展。
二是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多年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已经使他具备了相当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知识。该同志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结合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多年来一直坚持为广大种植户印发技术资料,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并多次邀请有关专家到村为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农民朋友打心眼里喜欢这个与他们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农技员,经常有农民朋友点名要他到村里进行技术培训。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疑难问题,不管是刮风下雨、天气冷热、时间早晚,他都能及时赶到现场进行诊断,提出解决办法。
三是科学指导农业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发展也逐步向现代化迈进,科学的指导能提升农业生产的品质和数量。因此,该同志在农业生产中结合黄渡农业生产实际编制《黄渡农情信息》,及时发布张贴到村和各农资经营店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指导农户科学种田。比如在粮食生产方面,他积极配合区农委在全乡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科学统防统治等工作,使得全乡的粮食收成逐年提高。
四是致力解决农民生产问题。在农业工作中,裴志军始终坚持每周不少于4次的到田到户进行指导和解答,自己解答不了的他主动与上级农业专家联系帮助解决。对待示范联系户裴志军一直坚持每周不少一次的上门服务。杨林村的西瓜种植大户孙之龙是裴志军的一个示范联系户,发现西瓜种植出现技术问题,自己又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主动多次邀请区农业专家上门对其指导,特别是在2015年西瓜出现蔓枯病时,瓜叶发病日趋加重,接到孙之龙电话后,裴志军及时请区农委的植保专家到现场诊断,确定病因,对症防治,病情第二天就得到控制,使他当年种植的30多亩西瓜收入创30多万元的好收成;由于今年的雨水偏多,小麦种植户收割有较大的难度,在了解到联系户周小炳因没有机械收割,将会造成损失时,裴志军及时帮助联系收割机进行收割,使他家的小麦能在雨前颗粒归仓。既是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员,又是示范户的朋友。
乐于奉献,甘当人民的勤务员
大家都知道农业生产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工作辛苦不说,时令性也强,错过时令时节,就会耽搁乡亲们的生产收成。因此,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无论自身身体状况如何,哪里有群众需要你就要去哪里。记得在2012年8月8日海葵台风到来之际,裴志军同志同其他同志一道一直坚守在第一现场指导农户做好台风的防范工作至到第二天凌晨,当接到黄渡村农户王生强的电话反应他家的100多亩烟叶被洪水淹没时,他拖着疲惫的双腿及时赶到现场指导并参入现场的抢险排涝,帮烟农调机械挖沟排水,经过5个多小时的抢救,使王生强家烟田的洪水能在短时间内退出后,他又投入到其他农户的灾情调查和指导农户抗灾中去了。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他每天都扎在指导农户的灾后补救工作中,收到农户的一致好评。裴志军同志二十多年一直坚守这这一原则,心甘情愿的为农民服务着,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吃苦耐劳的精神感动着身边所有的人。
他的辛勤工作大家有目共睹,不仅赢得了农民朋友的尊敬与爱戴,也获得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该同志2012年度和2015年度被宣州区委、区政府授予烟叶生产先进工作者,2014年度被宣州区政府授予全国烟草现场会先进个人,还被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评为最美客户,2015年度被宣州区政府授予基层满意农技员。
裴志军同志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生活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一心一意心系群众,想尽一切办法带领群众致富,为群众提供了满意的农业生产技术咨询服务工作,得到了群众的信赖和领导的好评,他是黄渡人民心中“最称职的农技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